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选择

作者: 卢海娟2020年10月18日心情随笔

父亲如果健在的话,今年也该95岁了。

和我们的党一样,父亲生于1921年。那是个贫困冰冷的冬天,祖父是个盲人,以唱曲乞讨为生,祖母体弱多病。在父亲之前,他们也曾有过三个孩子,但都没有存活。父亲的到来给这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家庭带来了一丝希望。

日子在饥饿和苦寒中周而复始。5岁那年,父亲瘦小孱弱得甚至还不能稳稳地走路,祖母却因病撒手人寰。年幼的父亲牵着盲眼祖父的手成了小乞丐,终日沿街乞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只要生命还在,再苦的日子也无法阻止它生根发芽。

在凄风苦雨中挣扎了3年,8岁的父亲已长成伶俐乖巧的少年。有一天,一位剃头的师傅对祖父说,这孩子又勤快、又伶俐,给我做徒弟吧,总比跟你要饭强。

从此父亲就成了剃头匠的徒弟,他洗衣、做饭、带孩子、倒尿盆……一家子的活全落在他身上。说是学徒,他那么小,即便客人坐下来,他踮起脚也够不到人家的头,不过是扫地收拾家什或者为客人洗头罢了。

没多久,祖父也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那时正是军阀混战时期,破败的城里常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军队驻扎或是开出。一位来刮脸的军官和父亲最是有缘,他总是让父亲为他洗头,有一次竟开玩笑说想收父亲为义子。

军官对剃头匠说,这孩子挺聪明的,让他去读书吧。

军官把父亲读书的钱扔在桌子上。

于是,父亲进了学堂。不到两年的读书时光成了父亲童年岁月里最可炫耀的往事,尽管读书之余仍然有没完没了的活等着他去干。但有书读父亲已感到很满足。

军官终于没有收父亲为义子,那是个动荡的年代。连告别都不曾有过,在某个夜晚,军官带着他的部队忽然就销声匿迹了。父亲怅惘了很久,在以后生活中,他都念念不忘这个给了他读书机会的恩人。

13岁时,父亲学成了手艺。师傅老了,懒了,他要支起门户,养活师傅一家人。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师傅死了,一家人各自寻了去处,19岁的父亲才离开小城到乡下谋生。

这是一处穷乡僻壤,没有什么资源可供日本人掠夺,父亲开了一片荒地住下来,两年之后他盖起了自己的草屋,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其间父亲目睹了王凤阁将军一家被日本人活埋的惨烈,耳濡目染了杨靖宇领导下的抗日联军将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也是在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这几个字在父亲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父亲朦胧地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组成这种勇往直前、坚不可摧的队伍,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砸烂旧世界,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理想。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结束了,蒋介石妄图窃取革命果实,燃起了内战的烽烟。

父亲扔下他的田、草屋以及没过门的母亲,毅然去了前线。

三年时间,无数壮烈的征战,无数英雄的献身,父亲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终于跟着我们的党,走进1949年。

退伍的时候,父亲只带回来两样东西:一是他的党员身份,二是参加解放战争的纪念章。直到垂暮之年,父亲仍然常常抚摸着那枚纪念章唠叨:苦都被当年那些老党员老革命吃了,剩下的只有甜了。

新中国初期,党的建设是由一穷二白开始的。责无旁贷的,父亲成了那个闭塞又贫困的乡村的领路人,开荒种田成立生产合作社,父亲一直跟随着我们的党摸索着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也辗转徘徊过,但是无论遇到怎样的迷途,他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劳苦大众谋福利是他一生恪守的信仰。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父亲带领乡亲们一土一石地垒起了一所学校,为此他放弃了升职进县城过好日子的机会。两年之后,当父亲把这所学校建得有模有样时,他又悄悄地离开了,人家请他来当校长,他说,校长怎么可以由只有两年文化的人来担当?

父亲去了一个更小更穷的村庄。

就这样风风雨雨40年,父亲作为千万名党员中的一员,他默默地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

父亲病重时,正是“村村通水泥路”那段时间,病榻上的父亲总是倚在高高的枕头上望着窗外忙碌的修路工人,等到家门前的那段路修好,父亲忽然容光焕发,拄着拐杖出门。站在被老人家称为“油漆马路”的村路上,父亲苍老的目光望向村外,道路笔直地伸展开去,没有尽头……

父亲是带着对这个繁华盛世的无限依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离去的,如果有来生,我知道,父亲的选择不会变,依旧会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无限的虔诚。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