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高速公路

作者: 流沙2021年03月29日心情随笔

自从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这两年有太多的号称“互联网+”的项目横空出世,又一个个被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市场估值让人咋舌,但没过多久,又一个个消失在时间的风尘里。回过头来看,很多人曲解了这个词汇本来的含义。

现在从事实体经济的老板们都在痛苦地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苦心经营的“核心竞争力”突然没有竞争力了,日子越来越难过。自己筚路蓝缕走来,兢兢业业几十年,公司却远远比不上互联网企业让人咋舌的市场估值。他们认为自己没有牵手互联网,所以自己落后了。

但我们还是惊奇地发现,“互联网+”并非万能,有了叫车软件,却无法替代开车的司机;有了网上订餐,仍然少不了厨艺高超的厨师;我们出门旅行在网上购票,还得去机场搭乘航班;万科房产开发出了“万科云”,我们不能住在它的云里,仍然要住在房子里。

小米公司的雷军和格力电器的董明珠曾经对赌,小米公司如果五年之内超过格力电器,那么董明珠拿出10亿元。这其实是一场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制造企业之间的对赌,两人都表示“胜券在握”。

商业本来没有什么传统和非传统、互联网非互联网之称。商业本来就十分现实,就看消费者买不买账,再看你能不能盈利,能不能创造社会价值。小米用互联网思维卖手机,但买了手机的人,并不是因为它用了互联网,而是它的手机性价比高。格力电器通过传统渠道卖空调,大家用格力空调,并不会因为它有没有互联网应用,而是它的空调必须质量好。

互联网其实是一种“工具”,或是一个通道。怎么来理解呢?传统产业就像跑在乡间土路上的奥迪,再怎么踩油门也开不快。传统产业转型,不是把自己变成了互联网企业,而是把奥迪开到高速公路上去。一旦传统企业用上了互联网这种工具,它就可节省下大量的营销成本。

“双十一”时,长于线上销售的酒仙网被线下的1919网超越。这个事例释放了一个信号:一旦传统企业用上了互联网工具,那些天天玩概念,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互联网+企业”也许只能望洋兴叹了。有人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全世界的鸡蛋联合起来也打不过一块石头。

如果梳理世界上的那些伟大公司,无论是苹果、微软还是脸书,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因为互联网思维,而是它们高超的产品质量和贴心的服务。互联网不过是它们满足人们需求,从而获取利润的一个通道而已。

互联网,善用就好,但不必跪着用。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