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作者: 杨健2021年07月09日心情日志

今年是孙女出生在上海的第三个春节,一家人决定回家过年。

2018年的这个冬天,我和妻子一直在上海照看孙女。回家?按照现代观念,一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但按照传统观念,老家才是家。我们还是决定回老家。自从决定回家过年,孙女就经常念叨,我的老家在淮北,我现在就想回老家。因为我们告诉她老家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特别热闹。

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儿媳就忙着买年货,收拾来回路上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出发前,一家人都忙乎开了。车子保养、清洗,收拾各种需要带的东西,清理打扫卫生,撤换新旧年的春联等等。忙了大半夜,所有东西提前上车,整装待发。本想第二天早上提前出发,等她们收拾停当已十点啦!应了那句老话:半夜起来下扬州,天明还在锅后头。

现在出了门就是高架、高速,但开车回家的人越来越多,虽然腊月二十八日就返程,依然躲避不了拥堵,特别是碰到收费站,一堵就是几公里!一路小事故不断,快快慢慢,好在大多数人都按秩序,守规矩,但仍有个别“胆大的”飞快地从应急车道窜过,令人不耻。急也没用,慢慢跑吧,权当一次旅游。本来六个多小时车程跑了十个多小时。车内孙女小嘴吧唧吧唧一路不停,倒也不寂寞;车外一时雨,一时雾,雨雾迷蒙中欣赏这暮冬时节旷野里空冷寂静之美。

晚八点多终于下了高速,进入家乡。孙女看着路边的电视大屏和霓虹闪烁的老家,“哇,老家真漂亮啊!”亲家早已帮助把新老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备好了酒菜。孙女蹦蹦跳跳,四处瞧瞧,手舞足蹈,一切都新奇。

赶在节前带儿子去乡下给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上坟。儿子点火续纸,默默无声,动作有序,坚持在泥地里跪着。按照传统风俗看望老人,拜会朋友。儿子看望九旬的外婆时说,外婆把人生活得最精彩,看望坚持抗癌的薛大爷说,薛大爷是让上帝都害怕他的人。此刻,我突然感到儿子长大成人了!礼尚往来,回礼的对联、福字、窗花、馒头、包子、水饺、麻片、酥糖、花生糖、炸蚂蚱腿、红薯片、丸子等,摆得到处都是,使本来空荡荡的屋子一下子充满了年味。

大年三十中午,是过年的高潮。父母不在了,兄弟三家聚集在饭店,老老少少近二十口人,放在谁家都难以承受。互相打着招呼,互相给孙子辈塞着压岁钱,由久违的生疏到血缘的回归,气氛也渐渐热闹起来。酒足饭饱,合影留念,挥手告别,年好像就过完了。

接下来是拜年、接闺女、走亲戚等年的仪式。孙女刚开始见到那么多人有点怯怯的,渐渐就主动融入,后来还主动给大家唱新年歌,背三字经,渐渐熟悉,知道了哪是爷爷奶奶家,哪是姥姥姥爷家,虽然对亲戚尚分不太清,但对老家的印象有了感性的认识。

整个年没有热热闹闹的社火,没有张灯结彩,没有噼里啪啦响彻不停的爆竹,没有漫天飞舞的烟花,这年味似乎比我给孙女讲述的少了许多,好在孙女被各种新奇包围着,并不曾失望。

几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儿孙要返回上海。孙女搂着我的脖子说,爷爷,我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回我自己的家了。你会想我吗?当然会啊!那你给我打电话呦。望着孙女挥手远去的背影,我竟流出了眼泪,心像这春寒料峭的天气。虽然我们也是席卷中国网络“带薪保姆”大军中的一员,但没有怨言,没有牢骚,辛苦并快乐着。很多事过程比结果重要,就像这回家过年。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