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拜织女 牛郎星何在

作者: 阎建滨2021年08月22日心情随笔

农历七月七,将会迎来中国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中的“夕”,指的是日落之时,节日显然是在夜晚举行的。中国人过节,有白天过的,如端午节,明确有“午”;也有晚上过的,如元宵节,明确有“宵”。七夕节和将要来临的中秋节,几乎都是以夜晚为主的节日,七夕拜的是星星,中秋拜的是月亮。夏秋之夜,满天星斗,幽蓝夜空下,聆听银河两边牛郎星与织女星的爱情悄悄话,成为千百年来华夏民族最美丽的传说之一。

七夕节发源于华夏民族的远古星辰崇拜,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抱朴子·辩问篇》就指出:“人之吉凶修短,于结胎受气之日皆上得列宿(众星)之精。”认为天际星象与人世“吉凶”有着一定的神秘对应关系,于是,常常把天上的星与地上的人联系在一起看,民间也有“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口丁”的俗谚。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人的命运,与天上的星辰出没联系起来,诞生了种类繁多的星术学,这里面既有一些科学的猜想,也有大量的附会谣传。比如在传统节日中,我们用得最多的祝福语就有“吉星高照”,民间与星辰崇拜相关的词语,有“救星”、“明星”、“福星”、“灾星”、“文曲星”、“智多星”、“魁星”等等称谓。一个伟人诞生了,会用“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一个伟人去世了,则用“一颗巨星陨落”来表达。千百年来,星辰崇拜一直根植在华夏民族的文化血脉中。

七夕节最早是两颗星的节日,一个是牛郎星,一个是织女星。牛郎与织女的佳话在汉代已经定型,如今在西安的汉城湖斗门附近,还遗存着汉代牛郎与织女的石刻像,当地村民称之为“石爷石婆”,石婆庙至今香火不断。我国文学典籍中,东汉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更是把牵牛星的牛郎、河汉星的织女,面对银河相隔,终年不得见的苦情写到了极处,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和感怀,也为后世架起鹊桥让两人团圆的期望创造了想象空间。于是,牛郎织女也成为了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化身。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不知什么时候七夕节变成了“乞巧节”,“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达《乞巧》)。我们发现,七夕节的主角由牛郎织女两颗星,变成了织女一颗星,出现了家家拜织女却不见牛郎面的有趣景象。同时,七夕节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从一个期望有情人能成眷属的爱情主题,转化为一个女性乞巧拜织女星的主题。从“七夕”到“乞巧”,这种突变,背后潜藏着什么原因呢?

七夕节演化为乞巧节,首先是宋明理学兴起的产物。从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来看,尽管唐宋都有乞巧的一些习俗,但对牛郎织女所表达的男女爱情还是有所凸显的。在唐代开放的时代,两性爱情被赞扬,七夕仍是牛郎织女两颗星的节日。从宋明理学兴起开始,封建社会日益封闭,尤其是明清以来,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极端理学家眼里,男女关系成为了皇家天朝的“大欲”。所以,七夕节将两颗星突变成一颗星,也是当时的时代思潮和政治伦理所致。在封建理学的价值取向里,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符合封建贵族的伦理价值观。织女有违伦理尺度,私定终身,其行为不应该褒扬;牛郎更不符合封建贵族的“男神”标准,与织女的身份格格不入。所以,到了明清时期,七夕节演变成了一颗星的节日,织女被生化为巧手的女神,成为七夕节唯一的主角。七夕习俗也演变成拜织女的乞巧习俗,乞巧、赛巧、拜巧成为女性“心灵手巧”的大舞台。牛郎这颗星远远地被乞巧节抛弃,七夕节没有了男人的身影,于是,七夕节成了女儿节。

我一直在思考,在没有牛郎的节日里,七夕节依然还能存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我国的节日谱系里,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定位,否则很难立足更难以被传承发展。七夕节在农历七月七出现,千百年来延绵不绝,一定是有这个节日不可取代的“密码”。农历七月,夏去秋来,正是秋收前的一段闲暇时光。华夏民族以农为本,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而“衣”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中,是通过女性来完成的,所谓“男耕女织”,男人解决吃的问题,女人则要承担穿衣的责任,这是家庭的分工,也是华夏农耕文明年复一年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在什么时候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答案就是七夕。因为这一时期尚处于伏天,也比较闲暇,更重要的是,过了七月就秋凉了,寒冬紧接着就会降临,提前缝制秋冬的棉衣棉被,就成为华夏民族女性要完成的一件大事。所以,聪明智慧的华夏民族,利用七夕节这个节日,实际上是解决全社会秋冬穿“衣”的一次大演练。利用七夕闲暇的空隙,通过拜织女、乞巧、赛巧等一系列活动,培育女孩子“心灵手巧”。于是,七夕节成了特设给女孩、女性的一个节日,也为女孩子未来走入家庭生活、担负起女性解决“衣”的责任,提供了一次锻炼机会。

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心灵手巧是考核女子是否优秀的标准,所以,女红成为中华女子的竞技场,七夕节也在这片竞技场中存活下来,并绵延不绝。

如今“衣”的问题早已被现代工业所解决,女红也不在今天的女性生活中占有地位,乞巧节已经失去了农耕文明的土壤,乞巧习俗成为渐行渐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夕节从一颗星的节日,又恢复成为两颗星的节日,甚至成为青年人眼中的“中国情人节”,但节日不正是在变化中彰显出生命之活力的吗!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