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老的作为

作者: 王洪武2023年03月29日心情故事

退休前,我一直做秘书工作,兼写一些新闻报道和杂文随笔,报刊隔三岔五便露大名。退休后,尽管笔耕未止,可出稿率和稿子利用率却大不如前。眼看一些熟悉的"后生"稿子一篇接一篇地往外冒,我一度非常纳闷,问同为文友的儿子缘由,他慨然答曰:"您老喽!"

想想恐怕真是:"吾老矣!".写新闻是需要大量现实素材的,杂文也要深入生活有感而发,而我退休后长期蜗居陋室,外出跑跑谈谈,接触的也大多是一些老人。单位、社会上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以及调查等都不参加了,写面上新闻、言论自然不再那么方便。搞文学作品,一时又谈何容易!

算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决定听从儿子的"点拨":回到现实,脚踏实地站在老人的角度上,多写一些自己熟悉的、老人所关心的人和事,稿子多投给老人类(包括家庭、健康等)报刊或栏目。"田忌赛马",用自己长期专门写作之"长",比一般老人难得动笔之"短",说不准就能写"兴"哩!

嗨,果不其然,我如此实践下来,所写稿件,不仅几乎百发百中,有不少还评上了奖,被多家报刊转载。稿子不再愁用不出,只恨写不了。

有文友羡慕地说:"您有这样的文字功底,再加上本身就是个老人,生活在老人中间,让您写老人稿件,还不是如鱼得水!"我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人老了,就应及时调整‘位置’,做一些老人能做的事。不然,时过境迁,我还像过去,老不识时,抱着‘旧黄历’‘念旧经’,瞎逞能,不仅自己白吃苦,害健康,怨天尤人,还要讨人嫌。"

德国哲学家赫尔岑有句名言:"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站在第一线上的,各人应该做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写稿而言,综合类报刊要人供稿,专业类报刊也要人供稿;大报大刊要人供稿,小报小刊也要人供稿;重头大作要人供稿,短论小品也要人供稿。正如运动会赛场上,你能争先夺牌的,就奋力向前冲;老了,比不过后生了,那就去当教练、做后勤。起房子,年轻时,能爬屋顶、拿瓦刀;老了,精力不够了,你就去看看料、清清场,只要能为我们这个"大厦""添点砖加点瓦"就行。

作为老年写作者,同样应根据自身变化,站准位置,改写好自己"分内"能写好的精彩篇章。

老有老的作为,与时俱进,是乐活,也是一种智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