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悟天泉论道

作者: 耿心华2020年11月26日原创散文

明朝,嘉靖六年(1527),56岁的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即将奉旨前往两广平乱。临行前,他召唤门下两个重要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天泉桥上,进行了他最后一次课业传授:“我去之后,心学必定大盛,我之平生所学,已全部教予你们,但心学之精髓,你们却尚未领悟,我有四句话要传给你们,毕生所学,皆在于此,你们要用心领会,将之发扬光大,普济世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吟罢,王阳明仰首向天,复又高声言道: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言罢,王阳明慈目向前,大笑之间飘然离去。

此即为史学所称之 “天泉论道”。

一首诗、一句话,应为王阳明对其“心学”最简练的归纳,也是王阳明由凡人成为圣贤的精辟高论。

人,本没有善恶、凡圣之分。思善、行善即为善,怀恶、行恶即为恶,只要能做到“知善知恶”,并能“从善去恶”,即为圣贤。

王阳明之“心学”亦非其独创,而是承继了朱熹的 “格物致知”,以至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只是其为修养心性,以合内外之道,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太平和合”,以成中庸之道。然其“天泉论道”中所暗含的思想,恰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中庸》至圣境界相对应:知善知恶即“明辨之”、从善去恶即“笃行之”。

人性之本原即有善、恶或非善、非恶,居中之“界”为“中庸之道”。人性之非善、非恶,自界点往上即为道,往下即为非道;向上即为善,向下即为恶;行善即为善、行恶即为恶。人要明辨善恶并从善弃恶,即为中庸,亦即“阳明心学”所倡导的修身、成圣之道。

儒释虽非一家,但一些思想还是能通融到一起的。隋末唐初禅宗五祖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恰恰正是阐述如此修身之念。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抗争。自私与慈悲、贪婪与清廉、懒惰与勤奋、放纵与节制等等的抗争,亦即善与恶的抗争。所不同的是,有人不辨善恶;有人辨而不行;有人行却不坚;有人有意为之,有人无意插柳。

人之善恶均呈动态。不管昨天如何,关键是现在怎样?知善知恶、从善去恶否?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只要现在就做圣贤之事,现在就是圣贤”。

“行善即为善。”向善、明善、知之行之即为善。善恶成败的转换就在瞬间的选择,这正是王阳明成为一代圣贤的秘诀。

王阳明之一生,曲折坎坷。从他的坎坷经历和文韬武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光明峻伟的人格,坦荡磊落的胸怀,和追求真理之节操。还是谨记他那句回荡千古的名言:天地虽大,但存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亦可为圣贤。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