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之六 散子花儿

作者: 如海波澜[文集]2021年01月22日原创散文

“散子花儿”,在我的记忆中,既是“花儿”,也是“根儿”。花儿,是地面以上开放的鲜红的花朵。根儿,是地下生长的像蒜头一样的东西。后来学了生物,才知道那个叫鳞茎。

我家山沟里的“散子花儿”有两种,一种是长在阳坡的,细叶,花蕾下垂,花开以后花瓣翻卷过来,像个小灯笼,颜色鲜红,开在初夏的山坡上,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煞是醒目。每当小伙伴们看到它以后,第一反应就是采花,几枝花攥在手里,像举个小火把。接下来就是挖“散子花儿”——地下鳞茎,每人随便在旁边撅一段树枝,就开始挖起,只需一会儿,一个白生生的蒜头一样的东西就被起获,随便在袖口或大襟上擦去泥土,就一片一片摘下放进嘴里,脆,甜,香,嫩,略带一点点苦味儿,在那饥饿的时代,不啻chì是天赐的美食。如果挖的多,可以带回家蒸或煮熟,也可埋在灰火里烧熟,吃起来就会感到面,像烤土豆那种感觉。

还有一种是长在阴坡的,叶较宽,也厚,阳光透过树荫洒在上面,闪着光,更显鲜嫩。花儿呢,也是鲜红,但花瓣不翻卷,也不下垂,而是向上开放略带喇叭形状。它的地下鳞茎长在阴坡的厚土里,扎得深,用树枝很难挖到,要用镐才行。它的味道和阳坡的没什么区别,只是水份更足,生吃很是水灵。

这两种“散子花儿”我们管它们叫“山散子花儿”。

其实我家后院的北墙根下还有一簇“家散子花儿”,每到春天,由于北墙根向阳、避风,比别处温暖,我家的“散子花儿”老早就钻出地面,叶子黑绿,肥肥嫩嫩的,很招人喜欢。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幻想着它地下的“散子花儿”,肯定特别大,够吃好几顿的。可是大人不让挖,就只能看花儿啦。

因为这簇散子花儿已生长有年,茎杆已经比拇指还粗,且有十几二十棵之多。看着它们茁壮生长,真是喜人,只是它开花略晚于山散子花儿,要到盛夏才开,它的花儿也是卷曲下垂的,花瓣上布满斑点,长长的花蕊,顶着大大的花药,上面满是花粉,引得一种带有黑斑的黄色凤蝶,围着花儿翩翩起舞。这时我就悄悄靠近,趁着它傻傻地采蜜之机,双手一合,运气好的话,一只大黄蝴蝶——“黄大燕”,就成了我的俘虏,用线绳拴了它的肚子,另一头拴一截柴棍,它就再也无法逃脱,任由我玩耍。这“黄大燕”是花椒树上一种绿绿的大肉虫子变的,不是啥好东西。

终于在某一年的秋天,我家挖了那簇散子花儿,哇,居然有半升子那么大,还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小崽儿。我们留下那个大的,将小的悉数埋回地里。记得这一个散子花儿,掰开来摆了一屉,上大锅一蒸,全家吃了好几天,味道不错,只是有点儿苦。但在当时已是上等的佳肴!

后来读了一些书,才知道阳坡的叫卷丹,陕北叫山丹丹花。那首有名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就是指这种花。那个阴坡的叫百合。

我家后院的家散子花儿也应该叫卷丹,只是它的繁殖方式很是特别。它每片叶与茎相接的窝里都有一颗黑紫色的颗粒,生长之中会自然脱落,每一颗掉到地上都会自己生根,然后长成一棵新的“散子花儿”。

探索自然的世界,还真是有无穷的乐趣呢!

作者如海波澜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