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雨季

作者: 杨浩2021年02月05日现代散文

暮春时节,我与县作家协会会员一道,驱车赴离晴隆县城四十余公里处的北盘江马马崖水电站库区采风创作。

在距库区约一公里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狭长平静的河流,在两岸群峰的夹峙中,犹如一块巨型翡翠,令人心醉神往,“春来江水绿如蓝”说的可不就是眼前的景致吗?

我们乘船从距盘江铁桥约500米处的一个简易码头顺流而下,目标直指马马崖水电站大坝。

可容纳近五十人的游船顺风顺水,一路清风拂面,船尾拖出一串串欢快的浪花,让人神清气爽,胸襟为之开阔,尘世间的种种烦心事儿早已随风飘散。

起始航段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仅仅数百米之内三桥横跨江面的壮美景观了。首桥托举输油管道越过江面,次桥为新修的盘江新桥,往前百余米,就是素有滇黔驿道上“咽喉”和“滇黔锁钥”之称,与二十四道拐同等重要,因其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被称为“抗战钢架桥”的盘江铁索桥。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中一架架日本军机疯狂轰炸盘江铁索桥的镜头就是在这里实景拍摄的。如今,盘江铁索桥虽历经数十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在川流不息的北盘江上,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那一段不能忘却的抗战岁月,时时激励着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再往前行,曾经被国民党军炸毁的石拱桥墩清晰可见。据史料记载,1949年,国民政府19集团军第89军刘伯龙部溃退贵阳经过盘江桥,为阻碍我人民解放军追击,将盘江铁索桥下游近百米处的一座石拱桥炸毁。如今,隔江相望的石拱桥两座桥墩犹存。

穿过历史的尘烟,游船一路平稳前行。要说同饮一江水的马马崖库区与光照湖库区有什么分别的话,前者水面较为狭窄,最宽处不过百米,狭窄处也就十米左右,尽显险峻秀美;后者则宽阔壮美,大气磅礴,可谓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妙处了。

江面两岸,生态良好,连绵的层林树种繁多,树高都在一至二米,同行的朝阳兄虽是林业工程师,却也无法一一细说出具体的树种及名称。在和暖的春阳朗照下,向阳的树叶绿得发亮,几乎能看清叶片的脉络,背阴的则绿得沉静,很有宠辱不惊的气度了。林间各种不知名的清脆鸟鸣声此起彼伏,着实热闹。间或有一二只鸟儿悠闲地在水面上低飞盘旋,一会儿又飞回茂密的丛林里,再也不见了踪影。

一些树木在两崖如刀劈斧削直立的岩石上,仅凭极薄的土层,依然奋力向上生长,生机盎然,你不得不感叹生命的不屈和顽强,随便挖一棵放置在家里,绝对是一流的盆景,只是,又有谁能攀爬得上如此陡峭的山崖呢,除非有猿猴般敏捷的身手。说到猴子,朝阳兄说,这段水域常有猴子出没,至于能否见到,那得看运气了。

不知不觉间,游船已驶出十余公里,两岸风光一步一景,让人目不暇接。同行的作协会员中,不少摄影高手,相机“咔咔咔”的快门声响个不停,尤其是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两岸直立的岩石,更是成了镜头的焦点。这些岩石,有的象巨大的蘑菇,有的象一排排堆放整齐的图书,有的象巨人的头颅,有的则象负重而行的巨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确实令人啧啧称奇。岩石间,不时有洞穴出现,或大或小,造型各异,洞中是否有不老的神仙,或是出世的隐士?引人遐想。

这些裸露的大小不一的岩石,色彩之丰富,构图之精美已远超人们的想象,岩石的颜色或浅黄、或深黑、或纯白,或红黄相间,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绝仑的壁画,即便是丹青高手,也会自愧不如。

沿岸瀑布成群,遗憾的是,时下正值枯水季节,那些大大小小的瀑布只留下了激流冲刷过的痕迹,试想,如果是雨季,一道道瀑布飞溅而下,注入清澈的河流,瀑布旁茂密的树叶被飞溅的水珠清洗得晶莹透亮,激流过处,细密的水珠随风飘扬,形成薄薄的水雾,如梦如幻,那又该是一幅何等绝美的风景呢!

“快看,前面就是双江口了。”随着会员们的欢呼声,我们已来到了麻沙河与北盘江汇合处,这里海拔仅543米,为晴隆最低点。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过县里的最低处,不想初次来到实地,更感知行合一的重要。只见麻沙河静静流进北盘江,汇合后又以势不可挡的急流向下游奔涌而去。

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航程,我们来到了马马崖水电站大坝,蔚蓝色天幕下的电站大坝把奔腾的北盘江拦腰截断,任凭江水湍急,大坝岿然不动,把桀骜不驯的江流变成了源源不竭的电能造福于芸芸众生。

从起点到终点,全程二十六公里,船到岸后,大家就在船上品尝一下纯天然鲜美可口的正宗“盘江鱼”。

这时,一行白鹭在大坝库区泛着金色光斑的碧波上自由飞翔,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绝妙佳句来。

返程途中,站在船头以不同视角再次感觉库区景色之美,实感不虚此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见到两岸瀑布群飞珠溅玉的景象,待雨季来临时,我当故地重游,那时又该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