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待春来

作者: 阎建滨2022年01月28日原创散文

过了大雪节气,将迎来冬至。

冬至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节气,也是十分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有两个特点:一是阳气开始上升。小雪、大雪节气阴气太重、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是一年中阳气最缺乏的时节,人会感到非常的不适。可“冬至一阳生”,一到了冬至,阳气就开始上升了,阴阳就开始调和。古人认为冬至乃“大吉”之日,老年人一般能够安然度过冬至就可一年平安吉祥了。二是天气更加寒冷。冬至虽然阳气上升,可寒冷的程度却增加了,外冷内热达到平衡。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夜,过了这一夜,白天就会越来越长,黑夜就开始缩短,也是“交九”的开始。古人有画“九九消寒图”的风俗,“素梅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意思是在纸上画一枝素梅,枝上画九朵梅花,每朵九个花瓣,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个花瓣,九九八十一天后一幅完整的梅花图就完成了。这时也九尽春深、冬去春来,新一年的春天就到来了。

梅花是冬季最惊艳的花,所以,古人画梅、染梅、咏梅、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成为雪冬一道迷人的风景。宋代诗人卢梅坡有《雪梅二首》这样写道:“其一:梅雪争春未肯祥,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以梅雪争春入题,指出梅比雪逊色了“三分白”,雪却输了梅“一段香”。这里“三分”与“一段”相比,“三”看似比“一”多,但梅花却是香在内心和骨子里的。“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诗人在第二首诗中就调和了,写梅与雪缺一不可,诗成了梅与雪最好的精神表达。“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精神象征。尤其是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在寒雪中独自绽放,暗香袭人,寄寓着中国文人的高洁品格。踏雪寻梅的典故一直是古代诗人的佳话,“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这个典故出自张岱的《夜航船》,记载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常在冬季冒雪骑驴寻梅,文思格外泉涌的趣事。“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说的是孟浩然许多诗歌佳作的构思,都是冒着风雪骑在驴背上灵感顿现的,这显然是文人雅士的癖好。

梅花非常耐寒,一般在冬春两季开花。梅原产于我国南方,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观赏梅花始于汉代,我国的《西京杂记》就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唐代就有“红梅”出现。明清时,梅花的栽培技术大大提高,清代梅花的品种达21个,苏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等地,都有梅林闻名于世。“扬州八怪”画梅的名家,更是为世人知晓,观赏梅花也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雅事。文人赏梅很有讲究,注重观赏梅的“色”、“香”、“形”、“韵”、“时”,尤其重视“韵”,有“贵疏不贵繁、贵合不贵开、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新”之说,梅以韵胜、以格高。目前,我国有南京、无锡、苏州、泰州、武汉、梅州等10个城市将梅花定为市花,也有人建议将梅花定为国花,可见梅花在中国人心里的位置有多重。

在梅花的种类里,我很喜欢腊梅花。腊梅别具一格,寒冬开花,又称雪里花。在梅花中,腊梅花开的最早,一般11月中旬就开花了,花期也很长,一直要开到次年的3月份,有长达5个月的花期。腊梅花清香四溢,最适宜庭院栽植。在寒雪之际,一朵朵腊梅凌雪开放,惊艳了整个冬季。雪冬中有了腊梅,让我们对春天有了几许期待,填补了寒冬缺花的遗憾,安抚着人们的心。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特别欣赏梅花傲雪迎霜、迎难而上的精神,他有《梅花》一诗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笔下的梅,很是低调,仅仅是“墙角”下的“数枝”梅花,没有高贵的身份,却有顽强的生命力,面对寒冬大雪独自挺立、傲然开放。“暗香”是梅花的内秀,也是梅花的品德。礼赞梅花“暗香”的诗人很多,比如唐代的黄檗禅师就有诗写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上堂开示颂》)同样,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卜算子·咏梅》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孤独寂寞的,不愿意与群芳争春,也不愿同流合污,即使是“成泥”、“成尘”,也要保持人格的高洁,也就是“香如故”。

梅生于南,也长于南,我国南方不仅有梅园、梅林,还有梅山,如六朝古都南京就有著名的梅花山。近年来,南京梅花山的植梅面积已达400余亩,有宫粉梅、龙游梅、绿萼梅、朱砂梅等60多个品种。从1996年开始,南京市人民政府就开始举办南京国际梅花节,时间是每年的二三月。梅花节成为南京的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促进了南京文化旅游的发展。我国举办梅花节的城市还有很多,如苏州太湖西山梅花节、中国无锡梅花节、杭州超山梅花节、上海梅花节、武汉梅花节、青岛梅花节、成都梅花节等。在我国各类花节中,梅花节庆活动是最活跃的。这也说明,中国人对梅花是多么热爱。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