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的那条小道

作者: 莫欣2022年07月31日人生随笔

1968年,我当知青的地方,是石台县大演公社夹在一条南北向山沟里的联合大队第一生产队。沟底不足半里地,两旁山峰壁立,上午不到9点见不到太阳,下午4点以后太阳又躲到西山背后去了。从这里出沟,3里地到公路旁,绕个圈再往南行5、6里,才能到公社所在地大演。我们知青常要去开会学习,就有乡亲指给我们一条小道,说是翻过陈家岭,下山过河就到了永福,要近一大半路程。

那一天,村里的仓库保管员王金昌去公社粮站对账,邀我一起去走近道。从队里散居了几户人家的岭坑坞出发,这里人迹罕至,一周前我们在这边耘田时,还亲眼见过豹子来叼鸡,乡亲们惊呼:老虎!一边纷纷举着农具冲过去,才吓跑了那比狗大不了多少的畜牲。

山边一个斑茅掩映的路口,青石板的小路蜿蜒向上,人走进去,宛如泅进了无边的绿色海洋,风从树梢上吹过来,带来一阵一阵的涛声,偶尔传来猫头鹰的叫声。石板多已残破,只剩下弯弯曲曲的沙石小径,前不见天,后不见来路,眼前只是绿色的屏障。好在路并不长,攀登约莫二里地,阳光从头顶上洒了下来,到了陈家岭的山崖前。

眼前豁然开朗,脚下是悬崖,往前望去是隐隐约约的远山,近处是在阳光下闪着碎金的河流,金昌指着说,那是秋浦河的上游公信河。在河与山之间有一大片田畴,在青的黄的田畦周边散落着白墙青瓦的农舍。随风还飘来一阵阵歌声,仔细看去,似乎是一些村妇们在田间劳作。回头看刚刚上来的路,又被斑茅掩盖了。一阵凉风从山口袭过来,把我混身的汗和累都吹跑了,畅快极了。

两边看看,崖口上还有几块石础,上面的纹路被岁月刻上了滿满的沧桑。我好奇地问,这是哪个朝代的?金昌告诉我,这里原有一座供路人歇脚的凉亭,由清朝时几户乡绅领头捐钱粮修迠的,五十年代还在呢,后来破败无人问津,就只剩下这几个石础,向后人证明这里往昔的胜境。

山道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贴着左边的山腰蜿蜒向下,远远地能看到前下方河对岸的大演了,号称大明树王的几棵古樟树耸立在河畔。下坡路走得轻松,不觉脚步加快,却被金昌叫停。说着他趴了下来,在山边一个拐角处掏开碎石和枝叶,一个海碗大小的洞口现了出来。他把脸贴过去,回过头来带着几分神秘地招呼我:莫欣哥,快来试试,神仙洞!我趴过去,洞里一股股凉风徐徐吹过来,好象有台电扇在里面,仔细听听,还有呼呼的声音。这真是太神奇啦!看我惊讶的表情,他更得意了,告诉我这个洞一直通山的那一边,夏天吹凉风,冬天冒暖气。不信?你下次冬天再来试试。他得意地说。

不一会儿,也就二里地左右就下到山下的河边。沿河往左拐,就是新农大队和星火大队——如今闻名于世的牯牛降景区,右拐过了河就是永福——历史上因大演目莲戏而得名的大演。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