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刘霜荣2022年12月01日生活感悟

说到读书,总能让我回忆起大学时光。那时整日与书相伴,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嘈杂,手捧一本书,便是岁月静好,人间值得。

那时读书真的是如饥似渴,进到图书馆就如久旱逢甘霖,身心得到滋润,每天都要待到闭馆音乐响起才肯离开。之所以对读书如此着迷,大概是因为少年时的一些遗憾吧。

自幼我便喜欢读书,但家境并不富裕,并不敢奢求父母为我买。有时从同学处借来一两本,却也总是不能满足。可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渴求。初二那年,随着知识的增长,这种渴求愈发强烈。印象最深刻的是个蒙蒙细雨的周五,一位男同学从家里带来本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在他稍显凌乱的课桌上蓝色封皮是那样鲜艳醒目,以致上课时我都控制不住视线往书瞥,脑子里想的全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一向腼腆的我酝酿许久,终于在放学前开口向那位男同学借了这本书。拿到书的那一刻,就像个馋嘴小孩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糖果。放学路上,担心书被雨淋湿,把它藏在外套底下,左手扶着单车,右手按着书,仿佛怀抱的就是整个世界。雨不紧不慢下着,风不急不躁吹拂着,它们浑然不知这赶路人的心思。脚底像踩着风火轮般,我飞快往家里赶。

那是个值得我用一生去反复回味的周末。它是那样珍贵,我腾出所有休息时间,手不释卷。母亲见状,递来个橙子,示意我休息一下,解解乏。我却想抓紧时间看完,不想浪费一刻,于是边吃边看,怎料一不小心把橙汁溅到书上,擦拭了好久,可还是在书上留下了印记。因弄脏了同学的新书,我愧疚不已。好在最后得到谅解,可是那年那个周末的那本书,却始终没能看完。

那本没看完的书,是当时的遗憾,而那留在书上的印记更是留在了我心底。高中三年忙于考学,也没多余心思阅读课外书籍。所以进了大学,定是要把积压心底几年的遗憾,十足的给它弥补回来。老子的《道德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老舍的《四世同堂》、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除了经典著作,一些趣味历史、悬疑小说、杂文报刊我也不放过,总之绝不挑肥拣瘦,那是书海广阔任我遨游。

有段时间迷上了汪国真的诗,于是翻阅相关书籍,潜心学习写诗的一些门道。如何填词押韵的笔记写的满满当当,可到毕业也没写出一首像样的诗来。最后自己给出一个理由:涉猎不够,储备不够!

那时到底读了多少书,没数过,书名大多是不记得了,甚至一些书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我知道它于我的意义是那样重大。它让我在躁动不安的年华里无比踏实,它让我在暗淡岁月中能追逐光亮,它让我在灯火阑珊处找到归途,它让我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无情的是时光流逝,无奈的是生活蹉跎。毕业后,很少读书了。工作的繁忙与生活的琐事占据了大量时间,偶有闲暇时光也是被手机夺走。每次望着书架上的书,总认为唾手可得,于是无数次的"下次一定",久而久之便与书渐行渐远。近日忽觉内心十分焦虑,像小孩子丢失了心爱的玩具,无限失落和沮丧。这才幡然醒悟——噢!我把书遗弃了,也遗失了曾经那个更好的自己。

但是书不会遗弃任何一个想要把它捧在手心的人,它会原谅偶尔的迷失,也会一直等着你再去把它拾起!掸掸尘灰,久违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