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夏的文章

2023年03月19日优秀文章

关于立夏的文章(必读6篇)

立夏话"立夏"

文/林冰

二十四个节气一个一个过,说慢真慢,得一年一轮回;说快也快,这不,转眼辛丑立夏到。自2017回绍说到今2021,不觉是第五次说立夏了,好戏呒有三遍好唱,五次各说各的,就是有最多的话也总会说完。不过说来奇怪,每到"立夏",见到热情似火的石榴花,于万丛绿中像燃烧的生命喷薄而出之时,浑身上下有了说不完的话,那就说吧,还客气什么。

自古"立夏"与"清明"一样,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只是后者于2008年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而前者已退出节日圈子。不过作为"四立"中的老二,立夏在国人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立夏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所以,立夏节自先秦开始便是很重要的节日。天子在当天都要亲率群臣到郊区举行迎夏仪式,并祭祀赤帝祝融。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佩朱色玉饰,乘朱红车驾与赤色马匹。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一来以示热烈、隆重,二则表达了对五谷丰登的渴求。汉代沿承此俗,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到清代有了馈赠礼品的说法。随着历史的发展,立夏节越来越民俗化,化掉了"节"字,便只剩下作为节气的"立夏"了。

若将四季喻人,立夏,正是春暮夏初交替之时,好比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年少长成血气放刚,精力充沛,热情奔放的青年之时的过度期。这可是花一样的年华,是人生中最美妙,最宝贵的时期。故送春迎夏时,以示开始,孕育希望,代表青春,充满激情,令人兴奋不已。

立夏习俗,不外乎尝新、秤重、斗蛋。

立夏后,炎热的夏天随之将来,为防疰夏,就得尝新,此时正好时鲜很多,如樱桃,豌豆,青梅,鲜笋,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当然还有茶叶蛋,蛋形如心,吃了蛋能精神更旺,心气更高。小孩除了吃蛋,还有斗蛋的游戏,以及佩蛋,都说佩蛋的孩子可以不疰夏。秤重也即秤人,相传司马昭灭蜀后,怕臣民不服,所以善待后主阿斗,并在立夏当日,当着群臣给阿斗秤重,以后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以示他没有亏待后主。这阿斗年年称重后,安乐善终,福寿双全,于是人们相继效仿至今。据说,秤重后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身体健康,给秤重的人带来福气与好运。这秤人的时候,往往伴随嬉笑打闹,为祥和的立夏增添几分欢乐。

夏天,在"立夏"的引领下,将如约而至;夏天,爱憎分明,赤热明亮,勃发自然,豁达通透;我喜欢夏天,我热爱夏天,来吧,来吧,辛丑的夏天!

立夏最是乡村美

文/戚思翠

立夏姗姗而来了,她从容不迫地穿行于葳蕤阴翳的林荫道上,与温馨柔美的春天握手告别。春已去,夏来临。而这个时节,乡村风景最唯美。

乡村立夏的五月,是一幅春末夏初的季节版图。桃花已被初夏的风扯去粉红的外衣,换上了一身缀满"翡翠"的绿装;油菜花早就藏起她的笑靥,摇曳着饱鼓鼓碧绿滴翠的菜籽荚;广袤无际的麦浪犹如偌大的地毯覆盖着原野,在立夏的风里起伏着,涌动着,几乎每天都在变幻着自己的饰装;柳树披绿,婀娜多姿,生机蓬勃。泡桐正紫,树冠如火似霞。槐树挂白,却像待嫁的婚纱新娘;河岸路旁,田头地尾,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而塑料大棚的蔬菜,正喷红吐绿诉说着乡村的诗情画意;池塘里的鱼儿也来凑热闹,挨挨挤挤,捉着迷藏……乡村五月,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乡村立夏的五月,是一首妙不可言的抒情诗。小桥流水,鹅鸭嬉戏,环绕着一衣带水的村庄,艄公的桨声,将乡村五月的风情摆渡。池塘沟渠间,水草拱出新土,小荷露出尖尖角,在水面上尽情妩媚。不知何时,仿佛于一夜间,蛙声阵阵,敲响了五月鼓点。一声鸡鸣,将太阳从东方拽出,五彩云层里射出光线斜照着灰瓦粉壁,炊烟和雾气在村子里缭绕升腾,营造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伴随着鸡鸣犬吠,为乡村的立夏,谱写了一曲激情昂奋的旋律。而屋檐下又传来了叽叽喳喳的燕啼声,竹林树木间、天空中也纷纷撒下小鸟清脆的吟唱。布谷鸟在咕咕啼叫,麻雀们在窃窃私语,夜莺在低吟浅唱,椋鸟在啁啾欢叫……好一派百鸟鸣春迎夏的景致!乡村的每一声鸟鸣,都是一首无与伦比的绝美诗篇。

乡村立夏的五月,是一支无比动人的赞歌。行走在乡村的五月,到处洋溢着劳动的气息。有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乡村五月多勤劳。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秧苗。"进入立夏,乡村的农事日渐繁忙了。布谷鸟的歌声在田野上萦绕,棉花、玉米开始旺盛的生长,施肥、锄草、除虫、播种……油菜地急不可耐地等待响起开镰的号令。见此情景,仿佛走进了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村居即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农历)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季风飘过四月的阡陌,田园日益丰腴,农人用汗水滋润着五月,烘托出立夏灿烂生动的主题,奏响了一支撼天动地的农忙进行曲。

乡村立夏的五月,自然,朴实,唯美。那种自在、安宁、静谧中孕育着火热的情愫……一旦打开这扇门扉,所有的乡情会随着夏天一涌而来,弥漫成袅袅的炊烟,在五月的艳阳下,流光溢彩,分外妖娆!

立夏的乡村好美!

立夏栽红薯

文/段金仙

立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45°,时间一般在公历5月5日或6日。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农作物已经直立长大了。这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从立夏开始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

立夏正值5月份,插播作物的田间管理进入了大忙季节。我们家乡有句农谚:"立夏大插薯,小满种芝麻".就是告诉人们,立夏到了,该栽红薯了。在农村上学时,我们就参加过栽红薯的劳动。记得那是个周末的下午,老师说:"大家下午要帮生产队栽红薯",我们高兴得都跳起来了。来到地里,老队长给我们讲了怎么栽红薯,先在整好的田垅上刨坑,然后往坑里灌水,水不能太多,浸透就行。再把育好的红薯苗栽入坑内,最后填土埋好。老队长还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把红薯苗放入坑内时,一定要把根和茎的连接点打个弯再埋土,如果不弯,直接栽进土里,红薯就光长蔓不结果实。听了老队长的要求,我们就开始动工了,老师们刨坑,男同学抬水、灌水,我们女同学负责栽种、埋土。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收了工。到了秋天,红薯获得了大丰收,老队长蒸了满满一大锅红薯,喜滋滋地说:"今年的红薯长得不赖,这里面还有老师和同学们的一份功劳哩,今天我们来个红薯宴庆贺一下,大家随便吃……"我们嘴里嚼着甜甜的红薯,心里更是甜丝丝的,因为我们也能为生产队做点事情了。

立夏吃个咸鸭蛋

文/许国华

一到立夏,就让我想起了从前。传统习俗中的立夏,是颇为讲究的,仪式感满满。

立夏的早餐素来是丰盛的,用我们的方言来说,那便是"青蚕豆唾唾,咸鸭蛋戳戳",口福与食欲自然要比平时大多了。此时的青蚕豆,刚刚上市,是"立夏三鲜"之一,也是不可少的尝鲜品。一大盆翠绿嫩软的青蚕豆端上桌,筷子像雨点般地落在餐盆里,风卷残云,不一会儿,餐桌上就堆了一片青蚕豆皮。

咸鸭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民间素有"立夏吃鸭蛋,热天不疰夏"的说法。乡下老家散养了几只鸭子,那里河汊多,水面宽,鸭子吃的都是水中活食,生下的蛋又大又鲜。每年清明刚过,父亲便忙着腌制鸭蛋。村上大多数人家腌制鸭蛋,只是简单地将鸭蛋浸泡在盐水里,过一段时间,鸭蛋就自然变成了咸鸭蛋。然而父亲腌制鸭蛋颇为讲究,不用盐水直接浸泡鸭蛋的简单腌制法,而是采用了更讲究的腌制方法:鸭蛋洗净了,父亲将食盐掺和在黄泥与草木灰中,再均匀地裹到每个鸭蛋上,黄泥巴把鸭蛋裹得密实了,然后将一只只鸭蛋浸泡在装有淘米水的陶瓷缸中,倒入一小盅白酒,放入适量的花椒、茴香、八角、蒜子、生姜等佐料,密封坛口,差不多三十多天就可以食用了。这种方法腌制出来的咸鸭蛋,咸蛋黄出油最多,香味浓郁,微咸可口,口感超好,我们称之为"五香咸鸭蛋".

虽说是"咸鸭蛋戳戳",但立夏吃咸鸭蛋是有一定讲究的。咸鸭蛋上桌,父母当着我们的面,拿起咸鸭蛋,先要在餐桌上滚一下,边滚还边说道:"滚,滚,滚,我家小孩顺顺当当滚过热天啰!"滚咸鸭蛋是乡下"滚夏"的风俗。过去农村防暑条件差,没有电扇、空调,炎炎夏日酷热难熬,小孩极容易生热疖、腹泻、中暑。用"滚夏"方式滚过夏天,其实就是父母期望孩子平平安安地度过炎夏。

滚完蛋后,我们就可以吃咸鸭蛋了。挑个淡青壳的咸鸭蛋,先找准"空头",然后轻轻在桌上敲破"空头",便用筷子向里戳进去,"吱溜——",红红的蛋黄油就冒了出来,一股蟹黄般鲜美的味道,慢慢地飘逸出来。平时清汤寡水的早餐,突然有了"咸鸭蛋戳戳",一下变得有滋有味起来。咸淡相宜的口感,咸鲜十足的滋味,的确是佐餐佳品。

立夏的风俗,不仅要"滚蛋""吃蛋",还要"挂蛋".母亲用染过色的鞋底线,编织成了网兜,把咸鸭蛋装于其中,挂在我们的颈上,用来"压邪".我们那边的方言,"鸭"谐音"压","咸"谐音"邪",挂上咸鸭蛋,自然就有"压邪"的意思。孩子颈上都挂有一个鞋线网住的咸鸭蛋,那五颜六色的线网,连同走路发出的摇晃声,构成了乡村风俗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咸鸭蛋既能"压邪",又能"压重".何为压重?即为压住体重,不让减轻之意。父亲早已备好了畚箕与大秤,我们这些颈上挂上咸鸭蛋的孩子,依次坐在畚箕里,大人们用大秤称上我们的体重,用笔郑重记在门板后面,看看一年来的生长胖瘦。

"立夏吃了蛋,石鼓能踩烂",民间腌制的咸鸭蛋,不光立夏吃,端午也吃,有条件的人家甚至整个夏天都在吃,一直从立夏吃到立秋,是为"补夏".夏日炎炎,口味寡淡,食欲不振,咸鸭蛋那咸鲜的味道,鲜香的口感,不曾远去,一直盘旋在民俗文化的味蕾上。

立夏春归

文/潘玉毅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春与夏比邻而居,挨得极近。明明江南江北的人们尚在忙着探春、迎春,谁知转眼便到了惜春时候,海棠谢尽,柳絮飞尽,立夏稳稳地登临人间。

立夏倒过来读就是夏立,夏立春走,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当春天随着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花花叶叶成为过去的时候,夏天披着锦袍趁着暖风降临在草木之间,与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阵风、每一场雨友好地打着招呼。

书上称立夏为"迎夏之首,末春之垂",算是对它的身份进行了界定——它是夏的使者,也是春夏交接的见证者,或许还兼任着司仪官的角色。春走了,作为友邻,总该送一送吧。于是,蜻蜓,蝴蝶,青蛙,蝼蛄,蚯蚓,都来了。风起处,尽是依依别离情。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虽然有些花渐次落去了,但立夏时节的风光还是极好的。

远山之上,佳木成林,青梅结子,南风吹来草木的芬芳,那起伏连绵的诱人香气,让鸣啭的黄鹂鸟都忘记了歌唱。比起其他季节,这个时候的动物是最活跃的,众多的飞禽走兽在山林里横冲直撞,吓得胆小的动物在草丛里瑟瑟发抖。山间的溪流里有石蟹,有鱼虾,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自由自在地抖着腿、吹着牛,甚是惬意。

河湖两岸,樟树、柳树夹道而立,不管近看还是远看,都是蓊蓊郁郁的,所谓的"绿秀江南"便是指它们而言吧。河里的鱼肥而鲜美,无论用来熬汤还是红烧,都可得十分美味。当然,它们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甩动尾巴的样子,也很美。

稻田中央,能从入夜时分一直聒噪到黎明破晓的青蛙,白日里倒是安静得很,停止了无休止的吐槽和谩骂,只是偶尔怯怯地嘟囔两句。几只长腿白鹭歪着脖子啄食着水中的稗草和小鱼,仿佛经验丰富的老农精心地耕耘着自己的田地,待肚皮填饱,忽而拍拍翅膀,仰天飞起,颇具仙侠风范。洞里的黄鳝趁人不备,从田埂下探出脑袋,在稻与稻之间游弋。

这就是立夏,这就是立夏的草木虫鱼。

而在农村里,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在我小的时候,大人们通常会准备一杆大木秤,给村里的小孩子称体重。那时,我总以为他们是想让小孩知道是不是比去年更重了一些,如今想来,理当不是这个原因。称体重的时候,抬秤的人一边拨动秤砣,一边振振有词地说着"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之类的吉祥话。"出山"在我们那儿就是有出息的意思,想来,立夏秤人,不过是借着秤表达大人对于孩子的祝福罢了。如今,这些习俗早已被人遗弃。但立夏还在,回忆还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就永远都不会消失。

除了称体重,立夏还有吃立夏饭、立夏蛋的习俗,在我生活的江南水乡,蚕豆也差不多于此时成熟,用来下酒或者零吃最适合不过。人们将蚕豆从地里摘来,用水洗净,撒上盐,在高压锅里煮上几分钟就可以拿来吃了。细细咀嚼的话,还能从中品出几许甜意。这滋味,比接连做上三五日美梦尤佳。

又到立夏时

文/小水滴

又一场春雨,打落了最后的杜娟,江堤上一地虹霓。

想起南唐王李煜的那个句子: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春花娇弱的身子总是经不起春雨的撒野。这不,桃花的红还没有看够,杜鹃的紫已凋零了满地。

那年,落红一地,幽闭的南唐王几度相思,别梦依稀。

那月,寂寞的南唐王望着一江东去的春水惆怅: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转眼又到立夏,江堤一片青葱,这样的时候最可以用来怀念,怀念流逝的春天,那个曾经的风光无限。几时重?几度重?多少岁月磋砣中。

总是会忽略眼前的光景,总是被琐碎缠绵,总要到秋风肃杀的时候,才深刻地怀念。人啊,人!

又见,含蓄的夏荷已初露尖角,娇羞的睡莲已温润初现。这一江的春水还会白白东流?这……这这!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