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文欣赏大全

2023年03月16日优秀文章

情感美文欣赏大全(必读8篇)

故乡的小河

文/荷塘青青

弯弯的月亮下,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老家的小河,隔着光阴,悠悠地唱着阿婆的歌谣,像一个黑影,咻咻地嗅着,循着原路,闯进黑夜的乡愁中。

小河,在旷之野,在天之蓝。

老家的小河,河面窄窄的,不足五米宽,清澈见底的河水常年不息地流着。河面像一面镜子,风起时,河水微微地涟漪,呢喃了一河酽酽的缱绻。河底水草丰盈,涉水,不经意的,水草就缠住了脚踝。小河里的鱼,极其的鲜美,有河鲫鱼,乔白鱼,窜条鱼,还有一些小小的虾米,鱼儿和小虾在水草中自由地游弋。藏在水草密处的是密密匝匝的河螺。河螺没有田螺大,尾部尖尖的,田螺个头大,但是田螺的味道却是稍微逊于河螺。两岸的草木葳蕤,细瘦的竹子间杂在芦苇丛中,紫薇花,野蔷薇怀拥在一簇,繁葩密缀,顾盼生姿。

小河于村里的阿婆而言,是生衍不息的希望。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到处是一派荒凉的景象。独有小河的两岸,绿草萋萋,村民们挖草根,吃野菜。依赖着这一片丰饶的草地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流年里的光阴仿若一块旧铁,慢慢地生成了绿锈,而故乡的小河,恰若一块金子,日子越久,反而愈发的亮起来。

四月的江南,河水的温度逐渐温暖,两岸的竹笋冒出了小芽尖。竹笋炒腊肉,笋的鲜味加上腊肉的香气,直教人垂涎三尺,美味无穷。傍晚放学的我们,急匆匆地倒出花布书包里的书,钻进了蔷薇、芦苇之中。四月的蔷薇还来不及绽放,芦苇枯萎的叶间偶尔露出一点猝不及防的青翠。肥硕的竹笋欣然然地从沙地里冒出,躲在荆棘里,像是和我们捉迷藏。蔷薇带刺的枝干划伤了我们的手臂,头上扎的辫子散落在肩上,一个个披头散发草丛中乱窜。夕阳隐于一黛青山之后,霞光四射。残阳如血,河水泛起了一层红红的波光,波光潋滟,染红了两岸。蔷薇花满架,粉红的花朵恣意地摇曳在风中。竹笋长成了一棵小小的竹子。我们采摘下蔷薇花,把竹子新长出的嫩芽头轻轻地掐了,斜插入细碎的蔷薇花。那个季节,家里的厅堂和房间,哪里都是我们插花的杰作。

紫薇花花开河岸,河水上涨,迎来了漫长的暑假。夏天,祖母爱喝小酒,爱用河蟹,小虾下酒。清晨,气温比较凉爽,我约上几个伙伴,带着小桶和渔网。上游的村妇洗衣淘米,我们在桥底下,网河里的小鱼。石桥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荷锄下地做农活,偶尔还有牛儿踢踢踏踏的声音回响在桥底下。桥旁边有一棵年岁已久的柳树,树干虬髯,柳枝倒垂在河中。清风拂过,柳叶在河水里随波婆娑,荡起一圈圈鱼鳞般的波纹。鱼儿在河底忽而孤单地游荡,忽而一群游戏水中。我们跳入河中,头天下午,我们就在河底放上了几个编织袋,袋子里撒了一些死了的小鱼,麻绳随意地捆绑着袋口。河蟹比较愚笨,闻着鱼腥味进编织袋,却绝对不知道自己爬出来。我们捞起水里的编织袋,袋子里总会有数只小小的河蟹爬动着。河蟹的颜色橘黄,呈方圆性,四肢长着浓浓的细毛,河蟹也会用螯足夹人,我们用手死死地钳住河蟹的前足和后足之间的空隙处,然后扔进装满水的桶里,河蟹惊慌失措,藏匿在桶底一动不动的。而此时捡河螺的伙伴们,早已捞了满满一小桶的螺蛳。他们匀出一部分的河螺,放进我的桶内。太阳照在洗衣的石埠头上,洗衣的村妇逐渐的少了。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我们的身上,河水沸热,冒起了白烟。白鸟躲在芦苇丛间,咕咕直叫。不远处就是我们的瓜地,据说沙地种出来的西瓜格外的脆而甜。我们飞速地爬上岸,直奔瓜地。慌不迭地挑一个西瓜,爬上了岸边的柳树上,蝉热不住了,喘着气聒噪。空气里的热浪一层又一层扑上来。河风裹着河水的腥味,吹乱我们的头发。西瓜黏黏的甜味刹那间消除了酷暑。我们抹了抹嘴,拎着小桶满载而归。

劳累了一天的牛儿,终于得以休憩。傍晚时分,我们牵着牛儿,散放在小河的两岸,牛儿温驯地吃着草儿,我们一个个扑通跳入河中,河水淹没了我们的膝盖,我们学着狗爬式,在水里扑棱着河水。等到牛儿吃饱,我们拉着牛儿下水,刷洗牛身上厚厚的泥巴。牛儿在水里不停的转着圆圈,不一会儿,河水变得浑浊。天色近晚,不远的村庄炊烟袅绕,风里传来了母亲叫唤回家的声音,我们骑上牛儿,踩着田埂晃晃悠悠地行走在暮色里。

海子说;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小船。那么,芦花丛中的小河呢?秋日的天空下,芦苇花像老朋友般光顾了小河的两岸。"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飘。"芦花飞舞的时节,一蓬蓬一簇簇一片片洁白的芦花,清雅飘逸,风舞翩跹,像是凝出了一把把的诗意氤氲在空中。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小河安静地躺着,阿婆带着我们割着芦花。乡下人把芦花绑成扫把,赶在中秋前夕的庙会上卖上几个钱,添置家里的油盐等生活用品。宋人张一斋写道"忘却芦花从里宿,起来误作雪天吟。"我们欢喜地睡在芦花里,烟青色的天空,阿婆嘟囔的声音如同耳语。"很久以前,一个小女孩长得非常得漂亮,肌肤就像芦花一样白皙。她的父亲远在他乡做生意,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小女孩八岁那年,母亲生重病死了,不久父亲新娶进了后娘。后娘有一个和女孩一样大小的儿子。后娘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自从父亲出门做生意去后,后娘从来不给女孩吃米饭,小女孩吃的是菜叶子煮着糠,后娘还时常鞭打着小女孩下地做粗活。而后娘和她自己的儿子整天地躺在家里,每天吃喝玩乐。一年秋天,后娘吩咐女孩把田里的棉花摘回家后,又吩咐女孩到河边割了许多芦花。寒冷的冬天到了,后娘和她的儿子穿着厚实的棉袄烤着火。小女孩穿着单薄的棉衣在雪地里拾柴火,棉衣夹层里裹着的是芦花,芦花怎么能抵抗寒冷呢。小女孩哆嗦着,冷死在雪地。她的魂飘着空中,化作了白鸟,小女孩想念父亲,她啼哭着,啼出了一滴鲜红的血。至今,白鸟长长的嘴角都有一撮红色。"阿婆的故事令人遐想无边,风动,芦花如回雪清扬,叫人心旌摇荡。芦花丛里,一只如雪的白鸟,在空中盘旋着,盘旋着。

多少年没有去看望老家的小河了,故乡的小河,与我坐忘于光阴的两岸。想念小河,只能趁着薄醉,对着月儿,一壶清茶,染绿了时光,隔着一程山水,隔着光阴的苍茫。

冬日暖阳照窗前

文/轻风流水程维

我家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百鸟欢歌在远近,阳光朗照到门庭。

家住凤凰花园,近山临水,空气清新。阳光灿烂、蓝天白云的日子里,常有各色各样的鸟儿叽叽喳喳飞到门前院子里来,停在栅栏上,停在树枝上;左右顾盼几下,就又一振翅膀飞走了。飞走一只,又会飞来一只;如此往复,院子里好不热闹。住屋朝南,院子门前隔着一条通道,对面正好是一块绿地,几棵小树;没有楼房遮挡,因而阳光充足。尤其是冬天,门前几乎整天都是阳光朗照。在这里过日子,感觉到简直就是在太阳里洗澡!天天感受,天天温暖。

只是门前这条通道有点闹心:日常汽车来往较多,家里长年灰尘较重。于是,只好每周都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扫地,抹房间,擦地板,真成了我的"每周一歌"了。

这"每周一歌",无论春夏秋冬,一般都安排在周六上午。只要不下雨,吃过早饭就动手。……从三楼到一楼全部忙完,通常至少要有三个小时的时间。

做这件事,原先是居住环境所迫;渐渐地,就习惯成自然了;再后来,就变成一种自得其乐的乐事了,届时则不可或缺了。这年头,好多人家打扫卫生都是请人的。有时与同事朋友聊天谈起我的"每周一歌",不屑者居多;偶遇"赞扬",其实则不无揶揄:"家庭妇男"也。而我,则实在是非常情愿做这件事的。这里边的道理,讲起来非常简单:长年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间或从事一些体力劳动,于身心健康而言,的确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调剂。

干体力活,虽然有点苦有点累,但是当你付出了那么点苦和累之后,再去"检阅"厅堂房间、床铺桌椅、衣柜书橱、楼梯扶手、地板台阶,你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了!一场大扫除搞下来,全身上下格外舒爽!

人对自己的东西总是很有感情的,"敝帚自珍"嘛。何况我这里,还是住得挺舒适的屋子呢。再说,人的筋骨,也是需要舒活舒活的。其实于我而言,做这件事情,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一种独有的情趣在里面。

夏天,总是容易昏昏欲睡没有劲头;而干上了这件事,身上汗一出,立马精神就来了。再加上穿得少,挥洒起来也就自然非常方便了。冬天干这活儿,当然难免有些缩手缩脚,不过也自有其乐。

我的房间、女儿的房间都是朝南的,窗户很大,晴日里阳光非常充足。从元旦到春节之间几次搞卫生,都是在冬日暖阳照窗前的时候。扫过了地,接着就是在房间里抹抹擦擦。我的房间里,窗口边就是书架,中间有两张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其中一张放得很大。两张照片分别镶嵌在一大一小两个镜框中。我常常会沐浴着窗口的暖阳,一边擦拭镜框,一边端详照片,心里有滋有味。

记得这张大照片是在她四个月大时,被保姆抱着照的:头上戴着一顶浅黄色小绒帽,身上冬装鼓鼓,外面套着一件白底的上面绘有淡淡的蓝、黄、灰各种花纹的罩衣,一张胖乎乎的圆脸,一对双眼皮的大眼睛,在***妈和我的引逗中侧着脸绽开了笑容……

这是我最喜欢看的一张照片,无论什么时候看,心头都会生出一种非常亲切而温馨的感觉。

自己房间搞完了,就打扫到女儿房间了。因行业特点,孩子单位是轮休制,周末周日和节假日轮到休息的机会极少。我大扫除时她往往不在家。在洒满阳光的窗前书桌上,收拾着她的书籍、笔记本、笔筒,还有其他的这样那样,常常会让我回想起她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胖娃娃总容易招人喜爱,大眼睛的胖娃娃尤其如此。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和我抱着她上街,几乎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啧啧"赞叹之声;甚至曾经有人戏言之"伟大的杰作".由于她的可爱好玩,一些原本并不熟悉的人,也和我们走得比较近了,甚至后来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她刚刚会走路、还不太会讲话的那年冬天,——记得是在家里好多人都回来过年的时候,有一天早晨,她在厨房里看见她太爷爷的火熜生好火了,就拉了拉旁边的姑奶奶(我的姑妈)的裤腿,再用手指指那火熜,仰头示意姑奶奶拿起来;之后就拉着姑奶奶朝堂屋太爷爷房间走去。到了太爷爷房门口,她却要姑奶奶停下来,放下火熜;然后她一把推开房门,搬起火熜,"亲手"往太爷爷跟前送。姑奶奶赶紧一面帮忙一面高声发布消息:"大家快点来看哪,这个囡这么聪明哪……"举家皆惊。

因为女儿小时候在同龄小朋友中身材略显高大,所以进了幼儿园,便被选中每天站在台上领操,很是显眼。

还有这样的事儿呢:小孩子总免不了闹点感冒发烧什么的;我这女儿有时候进医院,要打针了,几个小护士见她长得好玩,都争着给她打针……

说起来不怕见笑:如今女儿早已成年,已经工作好些年了,方方面面都在走向成熟:在单位上做事认真,敬业上进;与同事相处融洽,工作成绩不错,多次受到了上级表彰。然而不知怎么的,我的眼前却老是晃动着她小时候的影子模样——从来爱笑不爱哭,经常笑着闹着在我跟前跑来跑去,一双大眼睛又黑又亮,忽闪忽闪的……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的举止心态便是印证。

冬天,在天晴而又没有风的时候,太阳的力度是不小的。

冬日暖阳照窗前,温馨无比,暖意无穷……

心中一轮不落的月

文/xyf771107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不经意间,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

放假的欢呼声雀跃耳畔,各式包装精美的月饼吸引着眼球,铺天盖地的祝福提醒着节日的临近。只是,此消彼长,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节日的热情却日益转淡,反而会生出许多无端的感慨,甚至会心生无可奈何的抗拒。

月是故乡明。那轮明月,长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闪亮在家乡的天空。吃月饼,过中秋,更是孩提时最诱惑的事情。至今,我总忆起老家的中秋,蛩音唱和,秋风微拂,乡野的气息清新弥漫,空气中飘满了幸福。

"八月十五"是老家人对中秋节的统称,虽然通俗而直白,却承载着家乡人对美好生活无限期盼与向往。每到八月十五那天,当圆圆的月儿爬上天空,月光碎银般散向大地的时候,屋前纳凉的坪里开始热闹了。父母将老式的芝麻月饼、水果敬献于月光之下,还有父亲亲自张罗的简简单单的节日餐,香喷喷地冲撞着我们的嗅觉,馋得不行时便偷偷地用小手抓着迫不及待往嘴里送。虽然老式的芝麻月饼吃起来有些干硬,可在那时只求填饱肚子的乡下却是难得的美味,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吃了还想吃。被月光装点得柔和静美的坪里,大人们喝着小酒,唠着家常,话着这个秋天的收成。孩子们则欢天喜地地跑着跳着,指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听老人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若不是田间蛙鸣阵阵传来,还真分不清天上人间。

于我,父亲在世时的中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温暖团圆,家中盛满了欢声笑语。而今每逢过节,母亲接过了父亲的重任,不辞辛劳地忙进忙出,采购、切洗、制作,就等妹妹、妹夫带着外甥们回家,给家中添上几多生气,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个团圆饭。看着我们吃得开心,她再累都是喜上眉梢、乐在其中。

快乐其实很容易,幸福也是如此简单。可放眼身边,时光将一切改变,社会一天天旧地貌换新颜,奢华富足的生活也让曾经节日的温馨和美渐渐远离,节日经济倒是红红火火。也许,这才是当今节日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中秋佳节,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摆上桌,亲朋戚友推杯换盏,饮尽琼浆玉液,可也免不了挑挑拣拣,这个肥了,那个咸了,这个不够辣,那个不够香……满满的一桌,大家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于是,剩下的美味热过一餐又一餐,或者干脆倒掉,绝对的奢侈浪费。

再看市场上、商场里月饼琳琅满目,味道有甜的、咸的,品种有蛋黄味、水果味、火腿味、海味等等,按产地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港式、潮式……直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更令人费解的是,许多天价月饼直叫人目瞪口呆,那堪称精美的包装礼盒绝对比月饼要值钱。其实,在这利益趋使走向白热化的时代,节日已不再是纯粹的团圆与喜庆,而是各商家赚取利益的绝佳机会。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抢占商机,在包装、产品样式、制作种类上绞尽脑汁,不断推陈出新,力求标新力异,怎样轰动都不过分。

总之,节日的水准提高了,人们对吃的讲究也非同往日,而节日本身却正在一点点失去它曾经的淳美,带给我们的惆怅与思索也不言而喻。

人常说花好月圆,于一年中秋却往往难以两全。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寥寥的秋花已开至荼蘼,褪了那份盛丽与明艳,难觅当初的娇颜朵朵。偶有零星的小花,开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或是路旁,无人问津,却自顾自美丽,有着孤芳自赏的况味。远在天涯的游子,为着理想、事业辛苦打拼,留父母、妻儿依依守望。相思的人儿,借着清风月明,把满腔的思念遥寄,同一片夜空下,享受同一个月圆之夜,把心拉近。

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了大江南北,也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不盼大富大贵,不盼光耀门楣,盼的只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漂泊的离人与坚定的守望者,谁不盼重逢?他们当中有的好几年不曾回家,父母惺惺期盼,妻儿望眼欲穿。而为了这节日的团聚,他们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不只要考虑时间、经济等条件的客观存在,还有近乡情怯的心理上的准备。若不是为了生活,若不是为了让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若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谁愿意背井离乡?谁愿意在举目无亲陌生冰冷的城市里挣扎打拼?

许多人身在旅途,身不由己,而心却一直牵挂着那个朝思暮想的家,只因那里,有情,有爱,有暖。此时,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匆匆赶在回家的路。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无论时间多么短促,无论交通多么拥挤,无论境况多么寒酸,他们都倾心于这一场奔赴,期待已久的温情与幸福驱赶了所有的苦累。

傍晚时分,阳光未曾全部散去,淡淡的月影已微微探出了头,风华淡淡,清雅朦胧,心中荡起意象万千。此时此景,年轻的流浪歌手在熙来攘往的街道用他忧郁深沉的嗓音忘情地唱着陈星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声音如泣如诉,歌者心中的那份凄凉翩然缭绕于城市的上空,惹过往行人纷纷驻足,投以欣赏的目光,为他鼓掌加油。

只道,天上月圆,地上却住了离别苦难。月儿照耀着苍茫大地,谁都有资格分享,而有的人却被生活磨砺得忘了这温暖的存在。圆满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美好,而现实往往将期待的圆满生生切割。也许,我们目之所极全是繁华灿烂,而那些活在社会最底层,躲在阴暗角落卑微呼吸的人,每天为了简单的吃饱穿暖挥汗如雨、委屈求全、忍气吞声,习惯了低头俯身,哪有心情去抬头看一眼天上的月明。

月似无情,有情的是人间。月似无心,有心的是我们。轻倚阑干,沐浴着盈盈月色,任思绪神游,听虫鸣蛙鼓,看群山静穆,才懂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绵绵亲情,懂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懂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依依乡怀,懂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单,懂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景,懂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眷恋,懂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懂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

月影朦胧,把寂寞拉得瘦瘦长长,不堪的羸弱。那浅浅的余辉洒在眼帘,如霜清冷,泛起潮湿阵阵。中秋临近,月儿一天比一天圆了,是不是幸福亦越来越圆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常圆。原来,苍天薄情,月里藏恨。原来,那月圆之时,只为让快乐的人更快乐,让完美的故事更完美,而让孤单的人儿更为清楚地窥见心底那一份久违的缺失。

溶溶月色,透着善睐明眸的清丽婉约,易让人心生柔软和迷离。云端漫步,月里放歌,该是怎样的超脱与了然?许多人愿意在畅聊欢饮中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独喜欢这寂静,凝望着皎皎明月夜,听自己安静的心跳,感受"月中清露点朝衣",心情温柔而恬静。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明月明年"与尘世隔着遥远的距离,我开始怀疑,我能否走过这样一段漫长的路?而这月下弥散的幽曼气息,合着夜的平仄,总能让我的心收获一段时间的沉静。

心中有一轮月儿,弯弯的,柔柔的,淡淡的,娇俏含羞,带着浓浓的古意,永不失去。这月儿,象一只小船,荡在静静的心湖,轻轻地摇,荡出悠悠的歌声,干净而澄澈,飘向漠漠大地浩渺苍穹,飘向前世的遥来世的远,余音不绝。

我愿意,是一只翩然追月的蝴蝶,即使被露水打湿了翅膀,身躯沉重,依然会向着月儿升起的地方,讨一点暖。每当仰望空中的皎皎月轮,看着它淡雅的光华,我总喜欢把它想象成广寒宫:高大的桂花树永远弥漫沁人心扉的花香,勤奋的吴刚永远做他那一成不变的活儿,漂亮的嫦娥仙子永远是怀抱玉兔的冰清玉洁的少妇……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而能见到中秋月明的人是多么幸福?

月色,很静,静得没有一丝动荡。心,亦很静,静得没有一丝涟漪。一片盛大的白月光,若一场华丽的盛典铺展开来,清雅一片,一些久远的人和事在这场盛典上亲切再现,扰乱原本安好的心绪。虽然,花前月下的誓言也早已散落在天涯,花好月圆也只是想象,但仍愿倔强地坚持,只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秋正瘦,月正圆。这月儿,才华横溢,清幽高洁,柔情蜜意,接受着万千的仰望,恩泽着大地苍生。

祝福世界,人事无分,花好月圆,长长久久,地老天荒。相信,家庭和和美美,身体健健康康,事业顺顺利利,情感乐乐融融,便是心中最美的团圆。

期待一轮月儿,美丽的,不落的。期待一场团圆,温暖的,久久的。

婀娜多姿话垂柳

文/西贝黑子

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的车排子,如果春天是一种诱惑或者能给人带来少许震撼的话,于我,当属团场的垂柳了。

就在最后一场冬雪歇息的时候,这个冬天就渐渐离我们远去了。收藏一冬的白雪,也悄悄地追随那云儿飞到了蓝天之上。这时候太阳慢慢变得温暖起来。懒散一冬人们开始活动了起来,渐渐地一切都鲜活起来。

现在的农场人,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也一样,就在柳树鹅黄初露,万物复苏的时候。每天我都会会同家人加入到这群人流中,一句寒暄,一句问候,更多的话语当是你走几圈了,在这里还可以听到不少猫在家里听不到的新鲜事。

初春里,漫步在团场的广场上街道边,我看到了零零散散的柳树,叶子虽然还没长出,但枝头分明冒出很多柔媚的嫩芽,恰似红苞裹绿,芽苞是那般鹅黄,沁出淡淡绿意,色调真的很养眼呢。静看垂柳摇曳,总能让我想起婴儿纯净清澈的眼睛,最是可爱动人。也总能让我想起我的少年时代,淘气的我被那萌动的柳枝吸引着、吸引着,三下五除二,攀爬到二斗渠旁那参天大柳树上,寻一根粗细相当,无疤无疖上好的枝条,把他无情的折将下来,使出吃奶的劲头,用双手把枝条拧管做成笛子来吹。其实,那调儿并不悦耳,却也能让我陶醉,总在小伙伴中显摆。

我独爱垂柳,艳羡她细细的腰身,被风儿一吹,就轻轻摇摆起来,宛如曼妙的少女翩翩起舞。在我懵懂的心中荡起淡淡的涟漪,不觉间羞红了小脸。

提起写柳的高手,我不得不提到唐代大诗人贺之章,他在一首七绝里这样歌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大诗人用他独到的眼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柳树描述的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当然,因纬度的原因我们这里的柳树吐露柳叶的时间,只能在三月末四月初了。

春天的垂柳之所以能赢得众人普遍的认同,我想主要是由于它柔和而温润,如美丽多情的女子。如烟雨婉约羞怯。柳树与春天,在本质上酷似。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说法,自然,我所爱的垂柳该是塞北春天最传神的信物了。

在准噶尔盆地的车排子,没有辽阔的大江和高耸的大山,只有川流不息的奎屯河从旁边弯过。而那里却没有我所钟爱的的俏柳。我所见到的柳树主要集中在团部街道的两旁和办公大楼前,尽管没有美丽的景观相衬,但是这些体态婀娜的垂柳还是给了我愉悦的心情。有时,我在想:如果没了垂柳这种柔媚的树种,这团场的面貌或许就变得呆板无趣了许多。

当然,我更喜欢塘边的柳、堰头的柳、河畔的柳、湖堤的柳。记得前些年去内地农村接劳务工,就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垂柳的妩媚婀娜,塘边堰头、河畔湖堤,成了人们眼里绝妙的风景。风轻柔地吹着,阳光轻柔地照着,身体就变得暖暖的,心情也就变得暖暖的……柳,这时就是头上的那团绿荫;柳,这时就是身边的那种倚靠;柳,这时就是眼里的那抹感动。看,柳、亭亭如盖,是一把遮阳的伞;听,柳、缠缠绵绵,是一曲委婉的歌。这种景象真的让人难以忘怀。

喜欢柳,不仅仅是由于它的娇媚,更由于它强大的生命力。在春天,轻风细雨的日子,随手折一节柳条,插在潮湿的土里。不久,它就扎了根;不久,它就长了枝;不久,它就越来越壮实。农场的人们就是掌握了柳树好活的习性,每到枝条还没有萌动的时候,连队的林管班,都会集中劳力到柳林里砍剪枝条,切截成十几公分一段,找一片好地,插上一片苗圃,到了秋天或者来年挖来植林。柳树喜欢十来株或者几十株聚成小小的一团,疏疏朗朗,竞相生长。看上去十分俊俏,却内在强大。垂柳薄而窄长的叶子,是最叫人怜悯爱惜的,所以,古诗有云:芙蓉如面柳如眉。

喜欢柳,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秀丽,更因为它与生俱来的随和秉性。在田间地头,柳树能随形就势,连绵起伏,在众树眼前,柳树从不张扬,总是低着头,从不炫耀自己身姿柔嫩和轻巧;在河边湖堤,柳树默默挺立,含情脉脉,为春天无私吐露自己的绿意,却无百花那争芳斗艳哗众取宠的浅薄之心。

喜欢柳,便十分留意了她,亲近了她。还斗胆用一只秃笔模仿诗人的情怀,描摹了她。诸如:冬雪殆尽来去无,春柳鹅黄芽苞鼓,薄雾轻纱随风摆,婉约美人掀帘幅:一如,漠上柳,春来知最先。清风婀娜罗裙摆,舞腰清瘦惹人恋。诗情画中来,鸟鸣处,心情自盎然,红苞裹绿露芽尖,折枝拧管笛声脆,童心似未眠。

一夜春风,绿了枝头,轻轻折柳枝,细细来端详。拧管成笛,胜似箫鼓,吹一曲柳梢忘情,春音婉转。那是谁在欢歌,又是谁在聆听,小鸟雀跃,细瞧无语缓缓步,搅得春心荡漾。偶然四顾,见是枝头点点红苞裹绿,羞了岁月难眠。

春天的垂柳,总摇曳着千般柔情万种风韵。在我看来,这就是清新的心境,这就是浪漫的诗情。

携一抹阳光,笑看流年

文/佚名

岁月如一指流沙,缓缓的在指尖流淌。我静坐在流年里。捻一抹心香,执一盏清茗,携一抹阳光,笑看红尘过往。——题记

光阴流转,韶华如水。岁月如一指流沙缓缓的在指尖流淌。回首过往,辗转流年。人生就是一场无悔的修行。一场场遇见,一次次经历,一回回懂得。在那人来人往间,总会有一些感动留存于心,总会有一些牵挂难以割舍,总会有一些回忆刻骨铭心,总会有一些馨香萦绕于梦。

这个秋天注定是暖暖的,我躲在季节的角落里,沉醉于文字带给我的温暖,感谢生活,让我在清浅的时光里静守安然,感谢文字,让我在平淡的日子里诗意盎然。感谢经历,让我在成长中体会到生命中的美好与温暖。感谢岁月,让我学会品读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生命沉淀的厚重与隽永。

素年如锦,红尘摆渡,茶靡了几季光阴。人生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四季轮回无不渗透着岁月的积累。月有盈缺,潮有涨落。人生,有相聚就会有离别。有欢乐就会有痛苦。有高潮就会有低谷,有花开就会有花落,回眸间,无论我们怎样眷恋那些曾经的温暖也要学会随遇而安。

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人生,但可以试着改变自己,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掌握生命的厚度。人生的起起落落间,没有人会握得住天长地久,没有人会得到永远的幸福,也没有人会得到百分之百的圆满。世间万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滚滚红尘,心安便是最美。

流年,总喜欢穿心而过,遇见,似一场花开。我站在岁月的转角,感叹生命中的倾心相遇与无常的别离。人生的聚散离合都缘于一场缘分。缘起时,你在人群中,缘散时,你以在天涯。年轻的时候,如若遇见,不说永远,说珍惜。有的时候,刹那便是永恒。暮然回首,苍老的是岁月,永不老却的是初见的明媚与温暖。

张小娴说,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生命中相遇的人很多,相知的人并不多。一直相信,有一种缘分,不必在乎天长地久,不必在乎情浅缘薄。只是一份付出便是幸福。只是一声懂得便是花开。经年以后再回首,终是无悔这一场倾心的相遇。

美丽的爱情如清晨的阳光,总是让人沉醉,让人神往,让人千回百转。花开花落,你曾许诺过谁的天长地久。流年清浅,你曾和谁盟约了爱的誓言。岁月错过了多少等待,暮然回首,总有一段回忆会在记忆中搁浅,总有一段感情需要用一生来铭记。执手相思,两两相望,然后再两两相忘,旧时光里的殇淡了又浓。爱很短,短到只是一个擦肩,爱很长,长到可以付出天荒地老。

也曾有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痴念。也曾有过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慨。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付出总会错过,就让那些曾经的美好和握在手心里的暖在记忆中摇曳成一种祝福,当爱情洗尽铅华。当岁月走过沧海桑田才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在心手合一的执着里,是在柴米油盐的平淡里,是在并肩而行的岁月里,是在挫折坎坷的生活里。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爱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爱是流年里不老的风景。

四季交替,日月轮回。岁月已被流年浸染,留下了轻轻浅浅的痕迹。幸福就在那些平淡的时光里。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幸福。幸福可以是妈妈的唠叨孩子的笑脸,幸福是领导的一个肯定朋友的一声问候,幸福是每晚爱人为你守候的那盏灯。幸福是平淡生活中的心手相携。有人牵挂是幸福的,被爱是幸福的,爱一个人是幸福的,遇到一个懂你的人是幸福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幸福的。幸福是平淡生活中的精彩,幸福是一起经历岁月洗礼的不离不弃。

简单,是一种恬淡,是豁达是从容,是一种人生态度,简单似禅。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心灵境界。人生路上学会简单就会快乐,就会得到幸福。你的幸福不在别人眼里,是在自己的心上。以一种简单的心境享受生命中的阳光与温暖。以一杯水的单纯面对一辈子的复杂。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所有。用微笑摇曳出彼岸的春天。让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让那些平淡的时光在指尖绽放光彩,镌刻出生命的最美。

季节流转,岁月于我们终是落花流水两无情。君看今年树上花,不是去年枝上朵。我们总以为花谢了还会再开。其实却以不是从前的那朵。我们也不是从前的我们了。流年似水,浮生若梦。我们经历了年少的痴狂,青春的懵懂。慢慢的才明白岁月一去不复返,人生百年弹指间,要学会珍惜,懂得感恩。用一颗淡然的心与岁月对饮,让生命因为懂得而更加的厚重,隽永。

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生命只是沧海一栗。却承载着太多的悲欢离合。佛说,放下的越多,越会觉得拥有的多,或许每一个转身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或许每一程山水都会有新的风景驻足。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人生,每一季都会有鲜花绽放,学会笑看花开花落,潮涨潮汐。轻舞流年,静守安然。微笑向暖。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每天早晨都能看到生活赐予我们的那一米阳光,这才是生命最美的开始。人生的舞台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生命就有多宽广。人生其实很简单,走自己想走的路,爱自己该爱的人,喜欢的就去争取,得到的就学会珍惜。如若生命是一场花开的过程,让我们学会沾花浅笑,淡看风月。听鸟语流转,沐浴生命的阳光。让心灵之花静静的绽放,让花开花落一样的美丽。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风霜可以刻画容颜,岁月会老去,永不老却的是心中的爱与温暖。静夜,我沉醉在流年里,听一曲云水禅心,捻一抹心香,携一抹阳光将心开成一朵莲花。惟愿人长久,爱永恒,情永远,岁月静好。

钟情这雨季

文/xyf771107

雨季漫长,心的雨季更长。——题记

[一]

多雨的季节,天说变就变。瞬间,大风起,把大地席卷,尘飞扬,眼迷蒙。

头顶的天,已乌云密布,铺天盖地般涌来。瞬间,天空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噼噼啪啪临空而降。风雨飘摇的世界里,树枝狂乱地摇曳,门窗怦怦作响,花瓣已不胜凉风冷雨,被雨洗净娇颜,沦为尘土,行人慌乱地奔跑,只为躲避这一场大雨的来临,不懂事的孩子蹦蹦跳跳在雨里欢呼雀跃。

眨眼的功夫,雨以雷霆万钧之势倾盆而下,大地一片雨雾缭绕。面对突如其来一场大雨,心有点点的慌,却又期待这一份畅快淋漓。人总是这么矛盾,害怕,却冥冥中期待,渴望,却不敢靠近,爱,却不敢说出口。

看着地面被雨漾起的无数波圈,氤氲了心事,打捞起回忆。马路上,车飞驰而过,车身后,浅起无数洁白的精灵,飞花似梦,落下一地的斑驳,浅浅的叹在心底幽然升起。怎样的一个世界?晶莹透亮,馨香满怀,或是惆怅漫天。

这个世界,尘埃满布。雨,有时也许需要这么狂乱,这么急促,这样可以洗尽世间浑浊,从此还它的干净澄澈,生机灵动,活色生香。

俗世中人,入世太深。总需要一些涤荡,需要一份清澈。一场雨的来袭,也许可以让心不再麻木和彷徨,还一片花红柳绿,清新怡然,还一片蓝天碧海,丽日阳光。

临窗看雨,斜织着,细细密密,如织如帘,落在眼角眉梢,把心扉凉透,亦把心事浸透。

掌心的雨,圆圆润润,冰冰清清,透透明明,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散了所有的心结。而我,不忍碎了它晶莹的梦,不敢盈握,亦不敢撒手。

[二]

雨,一直钟情,只是因为契合,契合一种心情,如同思念的潮水漫过心尖,润润的,淡淡的,凉凉的。

因为喜欢,所以印象中的我很少打伞,不喜这份负累,更不喜这份遮掩,喜欢这份淋漓的淹没和透心的清凉。在小雨飘然里,看路边娇艳欲滴的花开,感受这不知名的角落里生命之花绚丽的绽放,不觉喜上眉梢。

雨中的漫步,雨中的思索,雨中的美丽,雨中的思念,雨中的感悟,不是谁都有机会和心情去感知的,也不是随时都可以感受,所以我珍惜,期待一场雨,将过往沉淀,将未来填满,或是放空,重新开始。

雨中那些钢筋水泥的冰冷城池,顷刻间好象也不再坚冷,显得那么静漠。不时的犬吠蛙鸣,在这雨幕里奏响别样的音符。眼前那片裸露的黄土,被雨浸润过后,无限沧桑中尽显博大和厚重。

远山葱翠,被雨雾重重包围,如烟笼轻纱,无尽的迷蒙,充满着无限的神秘与诱惑,放眼望去,与天相接,托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与重。

雨,下得无休无止,时而倾盆,时而霏霏,偶尔会有短暂的歇息。终究,是地面湿滑,空气潮湿,心亦被淋湿。

心中的雨季,总比这个雨季要来得漫长,于是,不再觉得孤单,只是心有些微微的冷,楚楚的疼。

[三]

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感受这一季走得柔柔缓缓,遗失的温暖积聚心中,情在那一刻安然释放。

小雨飘然的天空下,蝶舞翩跹。心跟着飞回到那一段青春飞扬的日子,一路跑着,笑着,跳着,一脸的无忧,满眼无邪的天真,连哭泣都是温暖。

河边的杨柳,在雨中静默,在风里摇曳,顾盼的模样,婀娜娉婷,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驻足,赏这季的飘逸灵动,眼眸中映出满满的绿,充盈的颜色,丰满内心的荒芜。指尖轻触那抹浅绿,季节的温暖消散于掌心的微凉。

时间很残忍,于指缝中安静地泻落,决绝得不容挽留,消失得无影无踪。是雨把你冲散了吗?是雨让你融化了吗?如果是,那么可否让我双掌承恩,倾尽一生的力量将你细心地呵护和疼爱,让你温暖,让你快乐,然后舍不得离开,温暖身后一地的苍白。

雨,有着柔软的魂,注定忧伤的颜色,画满成片成片的纯净和遥远,然后婉转一世凄清的空灵与幽戚,这是宿命。

听,雨的呼唤,雨的呐喊,雨的告白。看,雨的纠缠,雨的挣扎,雨的追逐。它的降临,可曾问过归宿?可曾期待过温暖?问世间,有谁能有这般纯粹与绝对?又有谁能有这般勇敢与无畏?

叶儿,轻薄得毫无份量,被风追着飘飞在雨幕里,如天女散花般在空中旋转,而后急速下坠,狂乱的,跌撞的。俯身想要拾起,却见它飞速从指尖逃离,不容我追赶。

窗外,多情的雨滴嘀嘀哒哒,点滴敲打于心。雨,总容易叫人怀想,激起心中刻意佯装的平静,沉睡的过往在心中荡漾成无数个圈,美得心醉,如梦似幻,却承受不来。

关上门窗,走回房间,想要躲避这雨,也想止住回忆。

[四]

电脑前安坐,指尖开始在键盘上肆意,跳跃的灵动,飞扬的思绪,一直是我依赖的。

深藏的秘密,寂寞的出口,难述的情怀,寄不出的思念,说不出的爱恨,全被这一字一句醉心的敲打,刻画得有血有肉,真实而坦白。

我以为,键盘清脆的声响可以盖过那雨声。却不料,我忽略了这场雨的力量,穿过玻璃,透过钢筋水泥,越过空气,直蹿耳膜,漫延于心。嘴角掠过一丝苦笑,是你的不需要逃,也注定无处可逃,面对,承受,化解,一切都会结束。

不知何时,醉雨初歇。只是,心事难述,心无恋处,光阴催发,流年空掷。

看似安静的表情,心翻滚着凌乱。有时,真渴望是一坯静土,一道小溪,一株植物,安静地呆着,安静地流淌,安静地生长,一切自由而寂静,不需要期待,不需要安排,不需要守护,只需要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角落,便是安然。

雨刚停,鸟儿已迫不及待,在天空盘旋追逐,成群结对,一生追逐,一生相随,快乐幸福的模样。

风起,发丝轻扬,轻贴着脸,丝丝滑滑的感觉,荡起心的帷幔,温温软软。遗落的时光,与我无关,不再追,也追不回。走过的人,不再想起,也只是曾经,何必霸占于心。

每天被繁杂的家务、公事缠身的我们,无奈的交际,虚伪的掩饰……身心俱疲。这时,需要听一场雨,感受一阵风,看落日余晖的静美,让心还原最初的简单,不染纤尘。

雨后的天空,碧空如洗。没有了雨的吟唱,身边久违的安静。也好,醉在红尘看陌上寒烟翠,笑着给自己安慰,雨季终会过去。

汗水浸泡的童年暑假

文/施崇伟

在几十年前的孩提时代,妈妈与我有个约定:学期结束,我能把一张奖状、几个作业本、三两只铅笔的奖励带回家,便可获得暑假到外婆家的通行证。在外婆家的童年暑假,是一年中最翘盼的盛典。它因此成为我努力读书考个好成绩的动力。

外婆家在五十多里外的鹤山坪上。经过一整天的跋涉,终于登上坪顶,望见那一弯弯的大田,一丛丛的竹林,我激动起来。"凉水湾"、"小竹园"、"大石坝"、"大老山"……串串名字,唤起来如童谣般悦耳。它们,都是我的"乐园".

外婆家的暑假,其实是一场接一场的劳动。外婆家养着一头牛,两头猪,七八只鸡,这是需要全家人来照料和伺候的。只有老狗"二黄"可以让人省心。暑假,还得抢收玉米、收割新一季稻谷,还得三天两头与天公竞赛:日头最旺时晒场,暴雨袭来时抢场。

我,喜欢的就是那些劳动的日子。

到外婆家的第二天我就出工了。外公怜爱我的方式,就是把专门为我编织的割牛草的背篓,不仅编得比舅舅和小姨的好看、精致,还特意小一号。我像尾巴一样跟在小姨后面,我后面的尾巴是"二黄".要割到最鲜嫩的喂牛草必须早起,鲜嫩的牛草也是邻里间的一场资源争夺。小姨比我还小一岁,却是异常的老练。她早已在我来之前"侦察"到了一片藏在"大老山"深涧里的芳草地,特意给我留下,让我来崭获。幸运得很,这里一直无人发现。即使有好的草源,也需要有技术作支撑,才能既保持青草的鲜嫩,又不会把草浪费。我经过这几年的暑假操练,割草的技术也是炉火纯青。

老练的割草者是先不急于动手的。我放下背篓,环视左右,找准下刀的入口。再蹲下身,捡拾草丛中暗藏的石头、瓦砾。挂着露珠的青草在晨曦中似在含笑,轻风徐来,它柔嫩的腰身悠悠摇晃。是展露我技艺的时候了——蹲着的双脚,变成了弓腰,是为了持刀的手能舒展地挥舞,脚能韵致地移动。头天晚上就磨亮的月牙刀早已按捺不住。右手持刀,在青悠的草丛划过一道柔美的弧线,空灵的左手迎来幽香倾覆,顷刻之间,五指葱茏。一阵子的风卷残云,一阵子的手舞足蹈,抢在太阳还没敢狰狞前,就已将老牛的美食装满背篓。收获归途,山歌在谷涧回荡,湿透的衣褂迎接着清风的奖赏。那份得意,连身后的"二黄"都能懂。咋不?且听它肆无忌惮的"汪汪".

在劳动中收获快乐,最淋漓尽致的还得算打谷子。

一天天的,谷田由青转黄。当谷穗驮得谷杆有屈服之意时,外公和舅舅已经在忙着准备了。方形的搭斗上了新漆,确保它能滴水不漏;再多编了两张围席,泛着竹香;镰刀的锯齿格格分明,闪着亮光。

打谷的当天,俨然一次庄严的出征。除了外婆在后方烧水煮饭外,一家老小全部出动。丰收的战场,六姨和小姨在前头用锋利的镰刀把坠满谷粒的稻谷苗整齐地放倒,外公和舅舅各自抱着一束稻苗,高高扬起,狠狠砸下,随着此起彼伏的"绑绑"声,饱满的稻谷像一粒粒闪烁的金瓜子,脆声声地落入围席间的搭斗。我在割开后的水田里,捡拾遗落的谷杆,颗颗归仓,这是外公交给我的任务,也是那个年代我们最实际的珍惜。

打谷,很辛苦,也是让人享受的劳动。童稚年月,更兴奋的是收谷完成后变成一个泥人,朦胧夜色中投入到清凉的池塘,和游鱼嬉戏,听蝉儿在林间歌唱。陪我的,是外婆的故事,是月光的明媚。

暑假结束了。回家时,我已晒成了黑泥鳅的样子。妈妈捏住我更加结实的小臂:"外婆家好玩吗?"我得意地说:"嗯,外婆家就是我的快乐园。"

是的,外婆家的暑假,让我得到了健康的成长。生活虽然清贫,没有农药、化肥的玉米棒子、小米稀粥喂养了我的身体。劳动虽然辛苦,汗水浸泡过的童年才更懂得珍惜。

借米

文/张文刚

借米,简直是我少年时代的一门"功课",借米的盆子和量米的升子就像课本一样常常被我捧在手上。那时,我家十口人,祖母、父亲母亲,还有我们七兄妹,每天吃饭的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断粮,就靠借米来渡过难关。借来的米也好像一 个苦思冥想后得来的答案,暂时舒解母亲紧锁的眉头。

我那时有几分羞涩,虽然和同伴在一起还算活跃,但见了大人总是显得很拘束,开口说话还常常脸红。我不知道,那时侯母亲为什么偏偏喜欢要我去借米。开始去借米,我总要对母亲说:"给别人讲好了吗?"母亲说:"讲好了。"到后来,这个简单的对话就省掉了。其实,找谁借米,借多少,什么时候还,母亲事先就找机会和别人说好了。这样,减轻了我的心理负担,我不需要多说话,只要谦恭地端着借米的盆子就行了。每次我来到别人家,主人看见我手里端着借米的工具,用不着我开口,就会主动招呼我,并带我来到他们家的米缸前,给我用升子量米。量米的时候,主人一般都是把米装平升子,然后一升、两升地把数字数好。借好米后,我会腼腆地道一声谢,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双手端着,不敢失手,也从来没有失过手。洁白的大米躺在盆子里,温文尔雅,全不理会一个少年羞怯、自卑的心理。每次借米回家后,忙碌的母亲似乎就找到了生活的"主题",一切的色香味和酸甜苦辣就由此展开。母亲会把米先倒在米缸里,然后精心盘算,在米中掺一些野菜、红薯、豌豆、莲藕煮着吃,这样借一次米就能管好几天,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那时侯我并不留意米缸,只有等到母亲要我去借米的时候,我才会来到米缸前弯腰取出借米的盆子和升子。米缸大约有一米来高,常常是空的。我走近米缸的时候,盆子和升子必定是先于我们感到了饥饿,张大着空洞的嘴唇,诉说着一些只有大人们才能听懂的话语。而当借米来后,虚弱的米缸似乎获得一剂提神的药方,得以短暂的振作。一直要等到夏秋两季收割稻谷了,米缸才名副其实、志得意满,像一个满腹经纶的书生,稳稳当当地占据一角,等待主人赏识和垂爱;而端坐在大米之上的盆子和升子,更是扬眉吐气。

米缸里有了米,母亲就惦记着去给人家还米。还米的时候,母亲必定要交待我:"借米的时候是浅升子、平升子,还米的时候一定要满升子、堆升子,这样才不让别人吃亏,才对得住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就按照母亲说的去做,每次给人家还米时,都把米堆得满满的、高高的,一升、两升地数着。有的人看我把米堆得太满,就客气地把升子轻轻晃动一下,米就会落下一些到盆子里。这些细微的动作,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虽然过去许多年了,但整个借米、还米的过程以及那些淳朴、和善可亲的面容还历历在目,尤其是母亲在我还米时说的那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永生不忘。母亲的话,朴实,简单明了,却蕴涵着做事、做人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并不深奥,但要想到、做到却不容易。正是母亲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个道理在我年少的心里扎下了根,成为了我日后待人接物的一个准则、一个真理。这就是做任何事情、对待任何人,都要想着对方,都要感念对方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恩情,宁肯亏欠自己,也决不亏欠他人。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