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故事

2023年03月22日优秀文章

关于劳动的故事(必读6篇)

荒诞岁月里的劳动课

文/红河谷

我出生在农村,小学、初中、高中正赶上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那个农业学大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代,农村的孩子与其说是上学读书,还不如说是给学校义务打工。

记得初中那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劳动课,就是白干活,难得坐在教室学文化,学校有时把教室的窗户挂上黑布,给学生看《决裂》这类的电影,提倡劳动光荣。那时没有高考,上大学靠推荐,除了根正苗红外,干活磨练出一手老茧,就是上大学的资本。

初中是大队办的,学校有很多农田,还搞养殖。劳动课大致分两类,大部分学生种田,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跟着师傅养鸭。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我和一个姓桂、一个姓邹的同学背着简单的行李从学校出发,走了很远的路,来到景色美丽的湖中央一个不大的小岛上。茅草搭建的棚子里走出一个中年农民,他就是养鸭的王师傅,一脸严肃地把我们引进了四面透风的棚子里。从此我们吃住都在鸭棚里,跟着王师傅养鸭,早上把鸭子赶到湖里区,野外放养,晚上把鸭子赶回鸭棚。

一天,王师傅突发奇想,叫来我们三个学生,以命令的口吻说:"你们三个今晚去摘几个菜瓜来。" 他说的很轻巧。"离我们四里地的山脚下,有一块瓜地,我看过了,不少瓜。"

那时小学五年制,刚上初中那会,我们也就十一二岁,还是个孩子,但都明白那是偷窃,心里很不情愿,但也不敢当面反抗,只能怯怯地相互看了看,谁也没吱声。

师傅转身从鸭棚后边找来两个邹巴巴的蛇皮袋,丢在地上,说道:"摘两袋菜瓜就回来。"他还说是摘,不是偷。

我们还是没说话,也没有捡起地下的袋子,以示抗拒。

"不去,明天你们谁也别想吃饭。"师傅态度非常强硬。

三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屈服了,谁也不敢得罪师傅,劳动课的成绩还捏在他手里呢。见我们妥协了,师傅好像更有了底气:"晚饭后,我带你们一道,在瓜地附近的山上等着,天黑了,趁着月光下去摘几个瓜。"

吃罢晚饭,我们很顺从地跟着师傅来到预定的山坡上,等着月亮升起。这时,师傅开始现场布置,他用手指向前面的一片开阔地说:"就是那片瓜地,你们几个摘瓜一定要快,装满两袋就赶紧撤离。"

"要是有人发现了怎么办?"我们三人异口同声地担心起来。

"不用怕,我留在山上,高处看得清楚,一有动静我立马用手电灯光照射,你们就赶紧跑。"

可是,事情比我们预想的要糟糕。就在我们摘满两袋菜瓜,准备撤离的时候,突然一大批村民就好像从天而降似的,落到了瓜地不远的地方,有的打着火把,有的拿着手电筒,至此也没看到师傅的手电光。

顾不得多想,我们丢下蛇皮袋,作鸟兽散。不知道那两位同学是怎么逃离的,我奋不顾身地趟过一条水沟,钻进稻田里,在稻田的深处隐蔽起来。

田埂上到处是火把,手电筒像探照灯一样在稻田里四处照射。

"抓偷瓜贼呀!""出来!""打死他们!"喊声此起彼伏,随后响起了"砰!砰!砰!"的枪声。那时枪支管的不严,山区农民有打猎的习惯,家里基本都藏有自制的散弹枪,枪一响铁砂就喷出一大片。

我静静地趴在稻田里,像邱少云一样纹丝不动,任凭蚊虫叮咬,每分每秒都是煎熬,当时只有一个念想,再痛再痒也不能暴露目标,心里不停地祈祷不要中枪。

不一会,听到有人喊:"偷瓜贼跑啦!追呀!"顿时村民们一窝蜂地追了过去。

过了好一会,四周彻底地安静了,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朦胧的月光下,没有了人影。在确认安全后,我像侦察兵似的,悄悄地从稻田里爬到了山脚下,再爬上山坡,藏在杂树丛中,思考着是回十几里外的家,还是就近返回鸭棚,不管怎么走,都有一段白天也不敢独自行走的山路,因为山路穿过一片令人生畏的坟场。

我决定还是回到鸭棚。

幽蓝的月光下,坟场格外地阴森,不时地冒出一团一团的红色火焰,树林里还传来几声不知是什么动物发出的怪叫,我的头发顿时竖立起来,我告诉自己必须从坟场穿过,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加快了脚步,拼命地跑了起来。

闯过了最可怕的地段,还必须沿着河埂,才能走到鸭棚。夏天河里的荷叶高高地窜出水面,非常茂盛,我的心又收紧了,总担心荷叶下边藏着水鬼,跳上岸把我拖到水里,解决了小命,这样我心有不甘,我还小,怎么也不能死,于是我沿着河埂一路狂奔。

茅草棚里,亮着昏暗的灯光。当我冲进去的时候,师傅坐在凳子上抽烟,桂同学浑身是泥地蹲在地上,惊魂未定,双手捂着脸哭得稀里哗啦。

原来师傅太大意了,直到村民亮起火把、手电,他才发现,于是不管我们死活,乘机留了,毫发无损。桂同学和我一样的经历,只是比我早回来一会。

我瘫坐在地上,眼泪大坨大坨地滚了下来。

师傅轻描淡写地说:"洗洗吧。"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也好像是在自责。

我们在湖边洗了个凉水澡,静静地等邹同学回来,师傅也在等,他不停地抽着劣质的香烟,一声不吭。

夜渐深,我们开始担心起来,生怕邹同学被村民乱放的散弹枪打死在稻田里。大家一夜没睡,一直等到天亮,邹同学还没回来。师傅彻底慌了,这个可恶的家伙应该是六神无主,早饭都没吃,脸色铁青,估计他也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我们想去稻田找找,又觉得很渺茫,还是放弃了。

大家在恐惧和不安的气氛中度日如年,期盼奇迹的出现。

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人影从河埂走来,是邹同学,他没死。原来他潜伏稻田没多久,忽然发现身边一条蛇高高地抬起头,吓得他连夜跑回了家,引开了群情激奋的村民,为我们从稻田撤离创造了大好的时机。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糙养,心理承受能力强,经受这堂劳动课,身心视乎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每个人都健康地活着。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那荒诞岁月恐怖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后来我们三个养鸭的同学,因为劳动积极,表现好都上了高中。那时候上高中主要是推荐,考试只是个形式,表现不好,家庭成分高,休想上。高中是公社办的,依然有劳动课,挑黄砂,种地。

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参加了高考,我上了一所中专,桂同学上了本科,邹同学没考上,在家务农。

劳动是奋斗的底色

文/廖华玲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主席的这句话,朴实无华,暖人心扉,催人奋进。

回首历史,奋斗不仅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更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光荣,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砥砺前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中书写时代华章,劳动是奋斗的底色。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收获幸福。没有付出,便没有收获。幸福的笑容是在挥洒了汗水和泪水之后,一种成功喜悦的自然流露。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取得的。如果说成功可以复制,那么其模板上一定镌刻着"劳动"二字。

命运多坎途,有痛苦,有迷茫,有挫折,有困境。面对这些十有八九的人生不如意,若我们选择放弃,成功也就离我们而去。如果我们经过"千淘万漉虽辛苦"的艰难奋斗,用劳动的姿态塑造"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辉煌,那么一切将因劳动而美丽。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命运是用来挑战的,人生也会一次次蜕变,而惧怕困难、颓废生活、不思进取,前怕狼,后怕虎,则是弱者的表现。真正的劳动者敢于直面人生,直面自己,正视缺憾,勇往直前,用汗水浇灌出幸福的花儿。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奋斗,你的人生将碌碌无为,暗淡无光。一个人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一旦缺少了奋斗,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向上的勇气,生活"一潭死水",荡不起涟漪。"奋斗"一词,是人人都会喊得响亮的口号,但有的人宁可坐在那里大谈"梦想",或找一百个理由证明自己没有失败,也不用双手拾起"劳动"一词去不懈努力。天道酬勤,成功是做出来的,干出来的,而不是敲锣打鼓想出来的,喊出来的。

劳动是奋斗的底色。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也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人生奋斗的价值,就是以其中包含的艰辛劳动和非凡智慧来衡量的。可以说,劳动是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摩天高楼;是劳动,迎来了网络信息时代;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无垠的荒原变成了肥沃桑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劳动感受幸福,让奋斗的人生出彩,感悟生命的壮观。

历史的车轮终将抛弃那些征途上的懒惰者、懈怠者、无为者,从来,"勤劳"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即使在积贫积弱的年代,人们也不曾放弃用劳动改善生活的梦想,何况如今进入中国新时代,劳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对每一个劳动者而言,劳动是通往幸福的阶梯。我们坚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劳动的姿态是最美的舞姿。握住所有因劳动而开满茧花的双手,拥抱所有因辛劳而沾满汗水的身躯,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时间不会辜负你的劳动,梦想不会遗忘你的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劳动,我奋斗,我幸福!

劳动的诗意

文/马从春

劳动,是有着浓浓的诗意的。小时候,爷爷在田里干活,我在一旁玩耍。我问爷爷:"干活累吗?"爷爷笑答:"不累,劳动里有诗意呢。"我不信,要他说原因。他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是诗意吗?"

爷爷曾经做过村里的私塾先生,熟读四书五经,古文造诣颇深。孩提时代,懵懂无知,我只知道劳动就是干活,干活一定累人,哪里有什么诗意可言?可是爷爷说,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最幸福。年幼的我遵照他的话,帮他摘地里的豆子,然后运回家。当看着满满一大篮子的豆子时,尽管我已经汗流满面,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终于,我尝到了劳动的快乐。

海子肯定是知道劳动的诗意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他的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几句,我不知道诗人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但我确定,他是了解劳动的幸福的。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有亲身从事过相关劳动的人,才能够写出这样的句子。

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是喜欢劳动的诗意的。他在《四时田园杂兴》里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乡村的大忙时节,男耕女织,日夜操劳,就连孩子也在学着种瓜,可是诗人并不觉得劳动是一种苦累,写得活泼轻松,极富生活情趣。

我的朋友朱三,从小害怕干活。那时候的乡下,没有农业机械,农活全凭手工,每到农忙,孩子也要帮忙。朱三放学回家,他爸叫他劳动,他不干,说我还要看书呢。对于希望孩子跳出农门的农民来说,看书是一件大事,所以朱三一说这话,他爸就不吱声了。后来,朱三真的考上大学,进了城。有一天,他见到我,说:"我在城里过腻了,啥时候咱还回到乡下,搞二亩地,喂几头羊,那种劳动真舒坦。"如此这般,想来他已经真正知晓乡村劳动的诗意了。

人类学家说,劳动促进了古猿的大脑形成和直立行走,进而创造了人类,历史学家说,人类的辉煌文明,全都是劳动结出的硕果。我没有那么专业,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一天不写文章,不在电脑前用手指敲击键盘而劳动,就会浑身不自在。就像我那已经八十岁的乡下奶奶,她仍然下地干活,仍然侍弄着牲口,她告诉我,人,活着,就得劳动。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未经诗人同意,我想冒昧地加上一句,可以构成一幅更加完整动人的画卷,"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且诗意地劳动着".

伴随劳动长大

文/飞翔

"劳动赚工分,家家没有钱。"我出生在那个"一穷二白"的难忘时代。

父母劳动一天,共计赚不到1元钱,还能养活我们弟兄三人,是什么原因呢?

我记得上学那年起,就开始下地劳动了。插秧、抱谷、耙田等,每天可得3分。农闲时放牛,捡粪,割猪草。读书的孩子有早稻抢插农忙假一周,有暑假个半月。我们边读书,边劳动,父母养我们的成本不高啊!

劳动让我体会了吃穿的艰难,劳动让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

妈妈管教我们弟兄三人,就是要勤快做事,好好读书,读小学时,不按时捡粪就不准吃饭。读中学时,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就不准报名读书。"量体裁衣""勤俭持家"是那个时候做家的原则。

我从7岁读书,到18岁回乡务农。学费家里只花了100多元,生活费不到3000元(大集体时的生活水平很低,每月10元的伙食费就不错了)。因此说,那时一对夫妻凭劳动养活5、6个孩子很普遍。不是什么能耐大呀!我劳动早,知道劳动的辛苦,就自觉下功夫读书,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每学期学校给我发一张荣誉奖状啊!"三好学生","五好学生"的奖励拿了十几年,没有一分钱的物质鼓励。

走进改革开放年代,我与爱人经营3亩地的种植农活,四季忙碌不止。由于教书的待遇很低,我一直是边教书,边种地,还要做点小生意。我的孩子也是很小开始学会插秧、抱谷、放牛、做饭、洗衣服等生存技能。

我是10岁左右学会做饭的。缝补衣服从读高中开始。洗衣服,生活自理从16岁开始。耕地、耖田、育种、等农活从27岁开始学习。

虽说我是一个教书先生,我与生产劳动打交道的时间很早,也很长。劳动锻炼了我的筋骨,劳动让我充满了精神从事脑力劳动。目前健康的体魄就是长期体力劳动换来的,我心里确实要感谢劳动!世上没有神仙皇帝,需要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劳动伴随我长大,长大后我喜欢劳动。

现在的人往往推崇玩乐玩味,厌恶劳动,这种意识不对呀!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世界。"恩格斯的名言一直响在我的耳边。

我曾是女劳动能手

文/欧政芳

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做插件工人。

那是一家生产家电及电脑产品的港资电子厂,有2000多人,生产规模十分宏大,厂区里整天机器轰隆隆响,工人们两班倒。到了上下班时,厂区里人群熙来攘往,步履匆匆穿梭于宿舍、食堂、工厂之间:准时打卡、排队打饭、轮候洗澡、按时就寝,严格遵守工厂的封闭式管理。每逢节日,工厂里也会搞一些活动,来丰富一下工人单调的生活。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过"三八"妇女节。在"三八"前,厂方就在公告栏出了活动布告:3月8日下午女工可以休假半天;在饭堂举行"女劳动能手"颁奖大会,所有到会的女工都可以领礼品。

到了3月8日早上,厂区里随处可见彩旗飘飘,以及鼓舞人心的红幅标语:"姐妹们,三八节快乐!""向辛勤的女工致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争做技术型,创新型,学习型的工人!"……这一切,在占工厂总人数80%的女工眼里,全是节日的喜庆的氛围,多么激动人心。早上上班时,我一面专心致志地工作,一面天马行空地憧憬着在这家港资厂工作的美好未来。

中午下了班,我们一群要好的工友,结伴从厂房步行去宿舍区的饭堂,在水龙头前轮流洗手、轮流洗碗,一边七嘴八舌地谈论一会儿即将举行的颁奖大会,猜猜谁能获得"女劳动能手"的称号,猜猜她们将会获得什么嘉奖,猜猜礼品是什么。

当我们排队到窗口打饭时,才发现中餐有加菜:两个水煮蛋,两个卤鸡腿,一条炸鱼!居然如此丰富,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意外,餐桌上围坐的工友们叽叽咯咯地说说笑笑,个个都兴奋得喜笑颜开,然后一脸惬意地享受着平时少有的美味。

因为可以领取礼品,中饭后,女工们都挤拥在饭堂里,观看"女劳动能手"的颁奖。"女劳动能手"的评选标准是:各个车间或各个流水线上,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女工。因为获奖的名单和名额都是没有公开的,当主持的经理宣读获奖者名单时,数千人聚集的大饭堂,一下子从闹哄哄变得鸦雀无声。突然,广播里传出我的名字,表彰我以每分钟插元件82粒的速度在插件组遥遥领先于其他同事。我激动得连跑带跳上前去领奖,在我领到了"女劳动能手"的奖状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高兴得几乎要大哭一场!

颁奖大会结束后,所有女工们都领到了三包来月经时用卫生巾,姐妹们忸忸怩怩地领取,一边偷笑一边地把这份特殊的礼品搂在怀中,然后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着回宿舍。

工厂工作是紧张的,打工日子是忙碌的,青春年少的我,因为获得"女劳动能手"的嘉奖,从此就拥有了更加认真、勤奋的工作态度。

和父亲一起劳动

文/刘亚华

父亲开了一家柴油机修理店,因为技术过硬,生意不错。周末,我本来打算去钓鱼的,父亲立马就拦住我:"去我店里劳动去。你呀,再不锻炼就真成绣花枕头了。"

一到店里,早有人在门外等着父亲修机器了。七台柴油机一字儿排开,父亲见了这活儿喜笑颜开,我却愁眉苦脸打不起精神。修柴油机确实是个体力活,不仅累,而且脏,父亲长久地蹲在地上,发动机器听声音,诊断是哪个零件出了故障。经他确诊后,我便在他的指点下拆机器,拧开螺丝,换零件,又重新把机器装上,第一次两手沾满油乎乎、黑漆漆的机油,一不小心把自己弄了个大花脸。

一天下来,我累得已是精疲力竭,连饭都不想吃了。父亲安慰我:"再锻炼几天,保管你就不会觉得这么累。"母亲见了心疼极了,特意做了我爱吃的牛肉端到我面前,还嗔怪父亲,不该让我干这活。父亲说:"你看他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这点活就累得不成样,我六十多岁的人,也没他那样子。我干修理几十年,就靠这手艺养家糊口,我老了,让他帮点忙又怎么了?"我赶紧打圆场:"我不累,和父亲一块儿干活,我愿意。"这时父亲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你跟着我干,保管可以再干二十年,这修柴油机的技术,我传给你。"

我笑了,父亲也笑了。尽管他一直在我面前装成硬汉子,数落我不行,可我分明看到他偷偷地揉他的腿。他的轻松都是装给我们看的,我明显地感觉到,干这行,他已经力不从心了。这种体力活其实不应该是老年人干的,可父亲打着实现自身价值的名义,实际上是在减轻我的经济负担,一直在强撑着,我知道是该我帮帮他了。父亲干了一辈子这个活儿,虽然他爱着这项工作,但365天没有一个休息日,确实够辛苦,也确实需要放松一下了,我决定以后只要放假,就到店里来,跟父亲当徒弟。

我想,跟父亲一块儿劳动,那是对父亲最好的孝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