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小短文

2023年04月06日优秀文章

关于旅游的小短文(必读6篇)

探访山嘴村

文/郑晓斌

游览坡头区官渡镇笔架岭生态森林公园,若不探访岭脚下山嘴村的清代古宅、倾听村庄的人文史迹、品赏山村新貌及村外的田园风光,那就太可惜了。

山嘴村,坐落于笔架岭、茅岭和天梯岭三山山嘴处,由此而得名,是坡头区建村较早的古村落。走进山嘴村,沿着山嘴村村委会左侧巷道往前走,巷道两旁几乎是清一色古宅,清代建筑风格太吸人眼球了。据说,全村建于清代至民国初年的古宅约有20座,各宅占地面积在20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之间。古宅以合院式砖混结构为主,清水二十四墙体,人字封火山墙,博古顶脊。古宅内仍保留原先所铺的方形红砖地板,屋顶也是原先的杉木桁条,白瓦盖面。多数古宅用青石做门头,有些大门上方的"翰林第"匾额格外耀眼,有的屋檐下壁画栩栩如生。山嘴村古宅现已列入坡头区第三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是研究清代建筑的瑰宝。

进入其中一座古宅,犹如步入空调古董店,令人大开眼界。古宅由主体厅堂和配套组合而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主体厅堂宽敞,三进两井式。配套有天井、厨房、杂物房等。正门上部壁画模糊不清。着意踏着青石门枕,抚摸着饱经风霜的青石门头与陈旧厚重的实木门扇,令人赞叹不已。门楼(门厅)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左侧有小门进入配套的天井及配间房舍。门楼前面是天井,两侧为走廊。阳光斜射,分外耀眼。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厅,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屏风仅存上部,实木榄格状。上部横木较粗大,中间留有圆孔,供装拆门扇之用。正面屏风向前凸出,椭圆状。据说,始建时正面屏风也是垂直的,其形状变化正是历经漫长岁月的见证。下部仅剩较粗大的横木,因时间长久风蚀磨损而面目全非,但门枕仍依稀可辨。纵观正厅,令人遐想翩翩,再现其昔日之雄姿。

穿过正厅,便是二进天井,与一进天井结构相同。移步后堂,令人为之一振:宽敞明亮,占地面积60余平方米。刚进古宅时的汗珠已褪尽,此时的感觉是身处舒适的空调厅里。有人还询问古宅可否出租,奢想租此古宅供休闲度假享用。

后堂与天井相接处左侧有一小门进入配套的天井与房舍。天井狭长,宽不到2米,直通门楼左侧小门。配套的房舍有厨房、澡室和杂物房等。

走出古宅,沿巷前行,品赏着清代独特、气派的古宅,赞叹着山嘴村勤劳致富的先辈,更赞叹其后代继承、保护先辈文物遗产的超常意识与智慧,为美丽的山村增添了历史文物保护靓丽的一笔。

倾慕之心顿生,不由得人们对山嘴村的先辈、后人肃然起敬。尤其是对"书礼之乡"、"寿星村"更加崇拜。据说,清嘉庆恩赐举人陈献猷,清同治丁卯科举人、铨花县教谕陈诗,清咸丰附贡署高明训导陈毓俊,清光绪廩贡陈文龙等,饱读书诗,满腹经纶,事业有成。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陈星宇之母被皇帝敕封百品孺人,钦旌"七叶衍祥",赐匾立坊("百岁坊")。解放后创办的山嘴小学,至今造就了博士、留学生和100多名大学生,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报效祖国、家乡。自古以来,山嘴村民以知书、懂礼、识大体为荣,人才辈出,舍生取义,安家立业;并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延年益寿,至今有百岁老人多名。"书礼之乡"、"寿星村"实至名归,好家风、好村风继续鞭策着后代继承先辈优良传统、艰苦创业、建造美丽的家园。

走到古宅巷道尽头,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稻浪。阳光明媚,秋风频吹,稻香阵阵,润人心扉。回首远眺,笔架岭名不虚传,状如笔架,岭天一色,绿得流油,银光闪烁。如此美景映衬下的山嘴村,高楼相拥,争高比艳,各显风姿,尽现乡村突飞猛进靓丽的一幕。

游览杜甫草堂

文/芳邻秋叶

从蜀南竹海到成都市,一路上的山都是绿树葱茏的,与宁夏的、甘肃的以及青海的那些山相比,好得多了。

下午6点多钟,便顺利地到达了成都市区。找到了预约的旅馆,安顿好之后,天已经全黑了。接着,几个人便在旅馆附近的大街上随意地散步,既是看看街景,也要寻找合适的饭馆吃晚饭。

走了一段路之后,看见那个街心广场上的成都大妈们在跳着广场舞,真是卖力啊!

又走了一段路,看见了一个"中华老字号"的店面,便走了进去,坐了下来。那里的每双筷子的纸套上,都印着早年郭沫若在此用餐时写的诗句:"三洞桥边春水深,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足见它是老字辈的店了。不过,设备还是一般,例如天气很热,却没有冷气供应,只用个落地风扇来纳凉。后来才知道,好像当地的餐馆大都是这样纳凉的。

第二天早晨,在入住旅馆的餐厅里吃着早餐,看见也在那里就餐的一家四口,大概是从北京来旅游的,一儿一女,好像是龙凤胎,看起来挺理想的。儿子身上穿着一件清华附中的校服,似乎是我家小外孙的榜样了。

一吃完早餐,便立即出发,朝着杜甫草堂景点奔去。

杜甫草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景区内翠竹香楠遮天蔽日,亭台池榭古朴典雅,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着名园林。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据说杜甫先后在这里度过了4年的时光。该景点在五代,以及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曾经修整过多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曾经到成都去出差过几次,印象中的杜甫草堂比现在的要简单得多,记得比较清楚的只有"少陵草堂碑亭"一项。那时没有看见过"杜甫茅屋故居",也没有看见过"大雅堂"等等建筑。那时景点外围的环境也比现在的要荒僻得多,似乎是在城市的郊区地段,游客也很少。这次去看了之后,感觉景点里面的内容挺丰富的,景点外围的环境也变成了"市内"的样子了,游客也是熙熙攘攘地一派兴旺景象。回来之后查了查百度,确实的,"茅屋故居"与"大雅堂"等等项目都是在那时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啊!

据说,"少陵"本是地名,因为杜甫在诗中曾经称自己为"杜陵野老"和"少陵野客",因此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于是也就有了"少陵草堂"的提法。

另外,杜甫草堂正门匾额上的"草堂"两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书写的。"茅屋故居"是依据杜诗的描写、明代的格局以及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于97年时恢复重建的。

再则,在"大雅堂"内陈列着的大型彩釉壁画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有64平方米大。在"大雅堂"内还树立有12尊历代着名诗人,包括白居易、李清照等人的大型雕塑,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文化氛围很浓。

那一天,站在"少陵草堂碑亭"前看着那些抢镜拍照的游客们,想起了老公曾经在那里照过的那张照片,一时间触景生情。那时,他很精干。可如今,他已经驾鹤西去了。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登巴斗山

文/陈水刚

没到巴斗山之前,早就听前辈们说起它的故事: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坡度奇陡,山程高远。

今天上午九点,我特意从小章大老远地骑自行车过去,沿途经过兴隆场镇,来到了巴斗山脚下,心想这山很普通,跟我家乡的山差不多高。路还是硬化路,很好走。开始,我哼着小调乐滋滋地骑车爬坡,目不转睛地目视前方,期待终点坡顶。

在拐弯处,见一身穿黑色大衣、脚穿皮鞋、手提篮子的四十来岁男子正往山下走。我刹车便问:"到巴斗山顶还有多远啊?"这男子看着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不以为然地来了一句:"远着呢,孩子,车骑不上去的!"我还声谢谢,继续往上走,心想:看来前辈们说的估计是实了。

我用脚猛力蹬踩踏板,一心想着快到山顶。就在这时,迎面又见两位老大爷走下来,每人背着一个鼓鼓的、很笨重的大包,匆忙地往山下赶。我迫不及待地问:"大爷,上巴斗山还有多远啊?"他俩笑了:"回去吧,年亲人,你上不去的。"

一会儿,他们又离我远去了。来时的初心支撑着我使劲地蹬着踏板,因为我不听他们的劝告,所以才匆忙地往上骑。

当我筋疲力竭时,终于看见了第一个寨子。顿时,豁然开朗,我看到了希望,心情也特别激动,心想快到了吧!这时,汗水早已布满了脸庞,时不时的从下巴处滴落下来,流经唇边尝到咸咸的味道。

上坡骑自行车是费力的,尤其像这种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更是费力了。看着前方,手酸腿软,没劲了,只好推车前进。同时也不断地鼓励自己,山不再高,有路就行,对于爬坡,大山里的孩子永不言弃、永不服输。

就在这时,郭老师打来电话:"水刚啊,你现在在踏虎学校吗?"

"我在去巴斗山的路上呢。"

"你快回来吧!晚上踏虎学校叫我们一起吃饭呢!现在我们正从麻阳县赶回来。"

"行。"

挂上电话,跨上自行车,穿过了第一个寨子。

这时对面摇摇晃晃地走来一个醉酒之人,主动挥手跟我打招呼,嘴里叽叽咕咕,念念有词,他说的模模糊糊,不清不楚。我停下来随便应了一句:"我去巴斗山。"他立刻来了一句:"你是解放岩的吧!"我说:"是的。"因为解放岩属于泸溪辖区,但话言有点偏调,所以无论解放岩的人在泸溪哪个地方,只要一开口就会被认出是解放岩的。

思考之余,我又跨上车, 继续前进。在车路的两旁出现了松柏树,下面很多坟墓。此情此景,心情忐忑,恐慌不安,此地不宜久留,必须速速离开。

骑了大概有十几分钟的样子,有一水库,面积不大,但足以灌溉它下面的良田。水库边上有很多参差不齐的黑瓦木屋及一面耀眼的五星红旗,大概哪里有一所村小吧!由于时间很紧,等会儿要和他们一起吃饭,顾不了那些了,继续前行。

突然,手机铃声响了,不得不停下来,从牛仔裤兜里掏出手机接电话。看到手机上的号码,顿时吓了一跳,新疆阿克苏打来的,我轻轻地按了接听键,从手机里头传来了普通话:"喂,是陈老师吗?".是个女的,声音很甜,当时心想可能是自己的学生吧。仔细聆听,"听说你骑自行车上巴斗山了,车子骑不上去,上面坡很陡,而且路稀巴烂,你把它寄存在村民的家里吧,你现在到哪儿了?"听她的口气好像跟我很熟似的。我说:"我也不知道,反正还在水泥路上。"她又说:"你还是回来吧!离山顶还远着呢,晚上我们一起吃饭,他们马上就要回来了。"我满口说好的好的,双手反而撑着龙头,脚步更加快了,没到山顶,我绝不回头。

后来才知道这位女教师原来和郭老师一样的,是从益阳那边来我们这里支教的。

我又跨上自行车,脚踩着踏板缓慢前进。不知怎么搞的,感觉有风了,"呜呜"的在耳边刮起。于是"快马加鞭"经过了第二个寨子。不久就出现了岔路口,一条是去巴斗山的泥巴车路,另一条水泥路不知去那里。

泥巴路果然稀巴烂,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对于这样的路面我也无能为力,只好推车前进。

走着走着,就看见一人赶着马队在驼沙子。唉,交通不便,马就成了人们唯一的运载工具。超过马群,走进柏树林,里面阴深深的,我想快点经过这里,便使劲的推车前进,坡越来越陡,风越来越大,树叶"莎莎",风声"呜呜",像孩子的哭声一样。

此时此刻,我心里是有点害怕的,有点后悔独行此地,当初为何不听别人劝告呢?为什么不回去?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是上是下,是进是退,何去何从?到这个份上了,我只能义无反顾往上走。

坡越上越陡,都快要垂直来了,风猛烈地吹打着我的身躯,阻挡我前进的步伐,推车更难了,我双手紧紧握着龙头,脸朝泥土背朝天,弓着身躯,脚尖使劲的蹬地,缓缓地推车前行。我要上去,车子也要上去。

到现在为止,额头上、脸上、手上大颗大颗的汗珠往土上滴,就连背上和胸膛都感觉到汗水在流。衣湿透了,裤也湿透了,身上也"涨水"了,从衣边滴下来,从裤脚流下来,鞋湿了。

眼看转过那个弯就到了,欣喜若狂,待转过弯一看,嘿,又是一条很长很陡的路,又是一次"长途跋涉",真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不过我并没有灰心,继续往前推进。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走出了阴深深的、可怕的柏树林。拐过一个弯,就看见路边有一尊菩萨,看见菩萨了,我就知道离山顶不远了!顿时,心里乐开了花。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来到了上巴斗山云峰寺的台阶。我把自行车扔在车路上,展开双臂,拥抱蓝天白云,大喊一声,然后就"瘫痪"在地。

上面的风很大,随时都能感觉到一股冷气拍打我的脸,凉嗖嗖的,吹在衣服上,好冷!就在这时,郭老师打来电话:"到哪儿了?水刚。"我说:"在回校的路上了。"那你小心点啊!"

走过石阶,直奔山顶,站在云峰寺的门口,不敢入内,只好远观,拍了几张相片。就转身欣赏连绵起伏的山峦。咋一看,一览众山小,好像用巴掌就能遮住它。山顶与山顶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近,简直一步之遥。一眼望去,灰蒙蒙的一片,看不到尽头,好比一副水墨山水画,意境极其深远。如此美图,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亮眼,格外美丽,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如此美图,怎让人不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呢?我幸运自己生长在泸溪这块宝地上!

难怪先人把父亲比喻成大山,一座坚不可摧的大山。站在山顶,我们就可以高瞻远瞩……

电话一直在催促,考虑那么多人在等我,于是跨上自行车原路返回。

偶遇芷江

文/王晓

和芷江的相遇,实在偶然。回过来再想想,又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从贵州驾车回程,正值国庆假期,气候宜人,不是赶去目的地,走一程歇一歇,心情放松得多。从贵州过湖北进湖南,第二天临近中午,车沿着一条大河开,豁然前面出现一座壮观的风雨桥,带着新奇,我们停车驻足。

从路边的横幅、单位挂牌得知,这个地方叫芷江。芷这个字不生僻,屈原《离骚》里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芷草、秋兰映衬诗人高尚的情怀、不俗的情趣。范仲淹《岳阳楼记》里也写道: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芷江城就是这样一个不俗的所在。

这是一个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系,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我们的相遇是必然。看见气势雄伟的风雨桥,我便奔了过去。所谓风雨桥,本是桥,可遮挡风雨,形成集市,湘贵一带比较常见。这个龙津风雨桥横跨舞水之上,连接古城西东,是湘黔古道的重要津渡,也是大作家沈从文谋生过的地方,当年的沈从文就在这里给屠户们盖紫色印花戳,为政府收税,每个档口应该都留下他的足迹。我随人流在河面上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把桥上的每一家摊位都看过。各色生意都有,有卖蜡染布、小背篓等当地特产的,也有卖时髦的小孩子玩具、电子产品的,更多的是喝茶摊、小吃摊。水萝卜很好吃,看起来像萝卜干,口感爽脆,解渴解馋,价格便宜。

风雨桥一端就是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天后宫在舞水西岸,坐西朝东。这座天后宫由福建人所建,原为福建客民会馆,至今已有250多年。我是第一次看妈祖庙,被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绚丽的彩绘镇住了。门坊的青石浮雕呈重檐歇山顶门楼形状,斗拱飞檐,十二金鲤咬脊,葫芦攒尖。两侧雄狮蹲踞、石鼓对峙。左右青石铺地,围以塑有双龙、大象、金瓜饰物的石质栏杆。17级青石台阶紧接沿河石街,碧波荡漾,更显门坊雄伟、奇峻。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随意转转,有一种新奇,也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事先没做功课,也没有计划要在这里停留,更没想到这里必须看什么,一切随缘。就这样,我们遇见风雨桥、妈祖庙,还有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万和楼。湘贵的鼓楼有别于我们概念里的鼓楼,它临空飞展,多角,往往不是一个,群居,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场所。万和楼就像我们这里的市民休闲广场,抽陀螺的、跳广场舞的、溜旱冰的……热闹得很,一派生机勃勃的生活景象。

城里不时能见"和平之城芷江欢迎你".1945年的中国抗战胜利洽降就是在这里举行。这里的侗族人自古就有"地不平身平"的处事观,城中随处可感谦和、淳朴民风,这份好感让我们决定在小城住一晚,尝一尝久负盛名的芷江鸭。那只鸭子的味道记得不太清楚。只记得做菜的湘妹子真不怕辣,鸭子里好多红辣子,辣得我们满头大汗,却又不舍。当地人烧鸭子速度真快,下锅到上桌不过半小时,无须炖煮半天,这么快可能跟鸭子的肉质有关系。

遇见芷江,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难忘铜鼓行

文/葛先虎

今年入冬以来,见到太阳的日子屈指可数,人的心也如天气般无"晴",压抑、郁闷。11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我和一位同行决定去铜鼓走走,去寻找那颗失落的心灵,去感受战友兄弟的关怀,同时去饱受大美铜鼓的恩赐。

出行的当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半路上时雨时停,行至修水天气渐渐好转,天空亮了起来,我们在修水短暂停留后前往铜鼓。中午12时左右,阴沉的天空悄悄露出了太阳公公的脸,气温也有所回升。到达时铜鼓时,天空已完全放晴,阳光刺眼。虽略感疲惫,但暖暖的阳光,让人振奋,让人心里热乎,更让人感动的是,到达铜鼓后,几名战友已早早赶到路口迎接。

铜鼓县城不是很大,但依山傍水,更是一块红色的故土。当天下午,在战友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秋收起义纪念馆。纪念馆房前后门过道各有两根大理石、花岗石贴面的大方柱,十分雄伟、庄严。热情的讲解员,带领我们一行参观学习了整个纪念馆。走进纪念馆,看到那一场场战斗的画面,一幅幅先烈的肖像,一件件战斗的实物,如同走近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如同走近先辈的身边,如同走近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看到的这一切,让我想起了2007年我组织的那次红色徒步活动。当时,我带领20多名队员,沿着当年秋收起义的路线,从修水徒步井冈山,途经秋收起义纪念馆,两次来到纪念馆学习,两次受到这些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崇高牺牲精神的洗礼。是啊,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更多年轻生命的牺牲,才有了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才有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走出纪念馆,我们在记录本上留下了我们的笔迹和感悟,觉得自己的心灵再次受到洗涤,灵魂再次得到净化。

在纪念馆隔壁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萧家祠。祠堂的门口,两棵百余年树龄的罗汉松,如同当年主席的警卫员守卫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萧家祠,我们见到了一尊毛主席的石膏塑像,他高大伟岸,凝望着远远巍巍的高山,似乎在对整个革命战争局势运筹帷幄。据讲解员介绍,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历尽艰险来到铜鼓后,就住在萧家祠内上厅左侧房间,并在萧家祠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阐述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秋收起义的有关事宜作了全面部署,同时宣布将驻扎在萧家祠的工农义勇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并号召大家拿起枪杆子,举行秋收起义。战友告诉我,铜鼓有很多红色景点,是被国家列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全国十五个县之一。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起去感受、学习。

铜鼓的菜也很有特色。当天晚上,其中一位战友在自家的餐馆,为我们准备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晚餐,有酸辣羊杂、辣炒动脉管、红烧鱼泡、小炒花肠等。这些菜品,个个都做得特别精细,酸辣爽口。所有的菜都切得比较碎,而且盘子也不是特别大,每道菜都比较酸辣,和九江的菜有所不同,与萍乡及湖南的风味有些近似。一位战友告诉我,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与我市的修水、湖南的浏阳交界,所以饮食也与湖南菜有些相近。而当晚所有菜品的配料,都是他提前一天到菜场专门挑的,有些配料不提前买,根本买不到。面对满桌的美食,我们食欲大开,几乎做到"光盘"行动。在用餐时,战友告诉我,铜鼓的特产非常丰富,且全国驰名,如竹笋、蘑菇等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铜鼓不仅是红色的故土,还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3%.第二天上午,迎着冬日暖阳,战友带领我们体验了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湖光山色。天柱峰属于丹霞地貌,人还没到森林公园,就远远看到那高高的山峰。走近后才发现,原来这些高高的山峰,坐落在九龙湖上。天柱峰三面环水,雄伟挺拔,处处奇峰突兀、壑深谷回,要想走近她,只能乘船进入。船只荡漾在九龙湖上,湖水将天柱峰包围着,湖水清清,倒映着山峰,平静悠闲,峰连着湖,湖依着峰,美不胜收。登岸之后,我们一行又来到坐落在天柱峰山腰岩洞中的灵石庵,通往山腰的石径两旁树木郁郁葱葱,绕过一井清泉后就到了灵石庵观音殿,她是一座千年古庙,香火不断。我们一行走进大殿,虔诚祈福,祈求家人、亲朋幸福平安。沿着陡峭的栈道,经过艰难的攀爬,我们终于到达了天柱峰峰顶。和之前行进时的满目苍翠不同,登顶后,眼前豁然开阔,大大小小、葱绿欲滴的山峰及宽宽窄窄、波光粼粼的湖面尽收眼底,宛如九条青龙游走在众峰之间,这时我才后明白了九龙湖的真正含义。面向远方,我不由心情激荡,几声大吼,声音久久在山谷回荡。返程时,我还装了几袋苔藓,准备带回九江滋养兰花,这样我就能时常回想,大美铜鼓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收获,带给我的幸福。

这是我第三次前往铜鼓,却是收获和感悟最多的一次。也许因为前两次是工作原因,匆匆而过,也许因为这一次是战友之邀,在意用心。但不管如何,这次铜鼓之行后,大美铜鼓已成为我的故知。

走进板梁古村

文/贺清华

一下车,就禁不住惊叹这里居然有这么一个好去处:安静祥和的古村落,村前是半月型的池塘,村后是树木茂盛的岭南山脉,青山绿水间,青墙黛瓦。这就是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乡境内的板梁古村了。

板梁古村让久居城市的我感叹良久,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

古村前的小溪边、池塘边有村妇在浣衣、老人在聊家常,对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陌生人,他们视而不见。也许是见多了来这里游览的陌生人,所以只管悠哉游哉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始建于元朝的板梁古村,穿越600多年的时空,开始在我耳畔轻轻吟哦。

走进板梁古村,时光仿佛倒流了,岁月斑驳的青石板、深幽静谧的小巷,把我带回到了那些温暖的旧日时光,让我嗅到了童年的味道。

我们穿行在古村落里,被无数过往的脚步磨得发亮的石板路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在每一栋老屋前我们都驻足流连。每一栋老屋仿佛都有一个说不完的老故事。这些历经岁月的老屋,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堂屋里,我看到了倍感亲切的八仙桌,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太师椅,看到了嫁女娶媳的花轿。在一个角落里,我闻到了纯手工酿制谷酒的香味……一时间,我竟模糊了自己所处的真实年代。一掉头,我看见不远处房门前坐着一位老妪,她用清澈、单纯的眼睛望着我们,嘴角挂着令人不易察觉的笑意。她坐在门口静静地欣赏着我们这群陌生人,门里则是一个深深的世界。

每个大门前,都有石板砌的门槛,门槛的两边是磨得发亮的青石门墩,甚至还看到了一个系马墩。大伙惊喜之余,纷纷坐到了青石门墩上,瞬间领略了时光的白驹过隙,斑驳的是流年,远逝的是儿时的记忆。

如果说江南古村都是荆钗布裙的小家碧玉,那么板梁古村则是一位名媛闺秀,她的完美存在得益于她格局严谨的古民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祠堂、私塾、民居、古桥、古塔、古井、庙宇、古商街、古驿道。走进了,才知道这座古村落竟是如此的不显山露水,而是布局紧凑通融,变化韵味有致。

穿行在板梁古村里,就像是穿行在历史的隧道中,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凝重。我感到自己脚下踩的不是石板路,而是一幅古朴美丽的画卷。我看到古村里冒起了炊烟,响起了狗吠牛哞声,人们峨冠博带,衣裙飘飘,经商的、卖布的、种田的、打鱼的、做官的,一个个悠闲自得,神采飞扬,历史重现了,鲜活了。

走出板梁古村时,我依然沉浸在那些旧日时光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