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散文段落摘抄

2023年04月09日优秀文章

唯美的散文段落摘抄(必读8篇)

初雪

文/快乐人生海云

轻轻的,碎碎的,暖暖的,第一场雪来了。今年的雪来的早一些,小雪节气刚过,就迎来了纷纷扬扬的初雪,怎不令人心旷神怡,神清目明呢?

经常忆起启蒙时学习的课文: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的一片……哦,是"夜走灵官峡"吧;那飘飘洒洒的雪景,仿佛仍在眼前闪现着。几十年过去了,我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落雪;有温温柔柔的小雪,有朵朵梅花似的瑞雪,有漫天飞舞的暴雪……

少年时的雪是甘甜的,是神圣的。雪中有嬉戏的殿堂,有无尽的欢乐和向往。滚哪,闹哇,跳呀;团雪球,堆雪人,打雪仗,不弄个混身湿透绝不回家。虽然换来的是无休止的数落和劈头盖脸的狠揍,可谁不躲在被窝中偷偷乐呢?

中年时的雪是苦涩的。迫于生计,有时不得不顶风冒雪而出,忍受着彻骨严寒而归。那时的漫天雪境,远抵不上儿女的学费和温饱来的实在。但心中时不时仍蕴着一团火,那是渴望,是憧憬,是对温暖的期盼。是的,暴风雪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老年时的雪是温暖的,是苦与乐的交融,是伤心与欢笑的回忆,是抚摸着伤痕时的慰籍。几个老友围着火盆,沏一杯香茶,望着窗外飞雪,回忆几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偶尔忆起谁的风流韵事,开怀大笑中透出苦尽甘来的轻松和满足。孩子们长大了,自己也老了;只有这雪花,仍然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冰冷中蕴含着暖意。不是吗?你看那雪花,正在一点点融化,汇成涓涓细流,奔向万水千山。

雪花仍在洋洋洒洒地飘落着,轻风仍在细细地抚摸着鬓发;朦胧的小山,模糊的楼房,几只闹雪的麻雀,几条嬉戏的小狗……;忽然忆起东坡先生的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我掬起一捧雪,洁白的,无暇的雪,放在口中,品嚼它的滋味。哦,凉凉的,甜甜的,有苦,有乐,有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无边的哀怨和无尽的祈盼。雪还在下着,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眼前一派洁白的世界。这世界,本来不就是洁白的吗?

爱在身边

文/资水艳

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总要经历很多,在这条路上真情似海,给我无尽的温暖。因为有真情,世界才有爱。

印象中的你话很少,很冷酷,像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所以我从不与你交谈。见到你我只会叫一声简单的:"爸爸。"除此之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小时候,我害怕和你一起坐在家里,当和你一起坐在家里时,感觉很尴尬,家里都阴森森的。你从来都不会笑,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我和妹妹都很害怕你。当你走进家里时,我和妹妹就会立刻起身走出去。你在我们心里是一个无情的人。

上初一的时候,我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和同学打架了。当你知道后,你很生气、很愤怒。我第一次见到你这个样子,第一次你和我说了好多对我失望的话,第一次这样骂我。我当时伤心极了,不停地哭。但当我抬头看见你伤心失望的眼神时我好后悔。

那一次,我感受到了你对我的爱。我感谢这个错误,但是我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不会让你再失望了。从那以后,你不再冷冰冰的了。你也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快乐地笑,像个孩子一样向我诉苦,说妈妈的坏话,然后我们开心的笑,妈妈则在一旁疑惑地看着我们。

妈妈对我说:"爸爸其实一直都是爱你们的,只是他不善于表达出来,他对你们的爱,从那次以后,他好像明白了应该和你们多交流。"听完妈妈的话我怔住了,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原来爱一直在我身边,不曾离开。

春雨即景

文/钟长江

立春一过,天气风一阵雨一阵,风是和风,雨是细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花们像参加舞会似的,尽情展示着自己的美丽。桃花夭夭的红,梨花皎皎的白,菜花灿灿的黄……蜜蜂扇动着琥珀色的薄薄翅翼,从这朵花到那朵花,用它们的灵性和勤劳,酿造着春之蜜。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花瓣雨飘零一地。一个女子,茕茕玉立于桃树下。慢慢地弯下腰,慢慢地拾起花瓣,慢慢地拭去花瓣上的泪水。一阵风吹过,花瓣雨簌簌而下,枝端留下的零丁的花,褪尽了颜色,孤独、苍白、还有些许苦涩。脚下的江水,奔流向前,不作片刻停留。女子捧着花瓣,缓缓走到江边,把双手浸入水中。花瓣打着旋儿,牵着女子的目光流向天边。

春雨让人多愁善感。在情人的眼里,它是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的泪滴;在忧伤的人眼里,它是扯不断理还乱的千愁万绪;更有那寂寞的人儿临窗听雨,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春雨让人逸兴飞扬。在幸福的人眼里,它是跳动的音符舒缓的乐章;在得志的人眼里,它是带露的花放;更有那风华正茂的少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群群紫燕在低空飞翔盘旋,享受着栉风沐雨的快感。雨停了,燕子齐刷刷立在电线上歇息,雨起了,领头的发一声喊,燕子又齐刷刷飞向空中。场坝泛着湿漉漉的光,几个孩子在追逐跳跃,他们搬来砖头泥块,将涓涓雨水围成一潭,正在得意忘形之际,突然被某家大人发现,一声唿哨便没了踪迹。

大街小巷涌动着红的、黄的、绿的雨伞,像五彩的花朵,又像七彩的流云。走得近了,红红的伞下,有着一张艳若桃花的脸。小伙子为显摆男子汉气概,右手明明倒提了一把伞的,却光头在雨中悠然漫步,引得路人目光像雨点一样洒落一身。要是行人中有了一位姑娘,小伙子便愈发得意和轻狂,将沾在额上的头发潇洒地往后一甩,吹着口哨一步三摇走远了。

人行道旁的垂柳齐刷刷绽放了新绿,那雨正顺了叶子长长久久地滑行,似无若有的一声坠金。恰巧一人在树下避雨,不知从哪儿冒出两个野小子,突然发一声喊,抬脚往树干蹬去,转眼便没了踪影。树下的人一头雾水,初始恼怒,转而释然,索性钻入雨中,光着脑袋上路了。

春雨绵绵,绵绵春雨。多少年了,不经意间总会想起小时候哥哥讲的一个故事。一解姓秀才,屡试不第,只得开馆授业,做了私塾先生。一日,天雨路滑,先生不慎跌倒,顿时斯文扫地,围观者哈哈大笑。秀才挣扎得起,不慌不忙正了正衣冠,随口吟道:"春雨贵似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诗是打油诗,没有平仄对仗,但起始一句"春雨贵似油"流传了下来。倘若与人闲谈,说这春雨真是麻烦,一天晴三天雨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方一定会说,春雨贵似油嘛!看来在世人眼中,春雨是有情、有趣、弥足珍贵的了。

浅碧轻红香椿芽

文/洛红

民国才女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依我看,还可加上一句:四恨椿芽期短。

香椿是名副其实的错过要再等一年的"树上鲜蔬",每年只有早春到谷雨这段时间的椿芽鲜嫩好吃,谷雨一过便老了。时令性太强,委实吃得不过瘾。

在乡人眼里,香椿不算啥稀罕东西。小时候,邻居王大娘家有棵香椿树,碗口那么粗,笔直挺拔,伸枝展叶,紧挨我家院墙。说是邻家,就跟我家的没两样。

一场春雨过后,三五日,嫩红的椿芽,一簇簇,破枝而出,像花朵,像小伞,镶着花边,闪着晶光,散发幽幽的香。晴好天,王大娘就隔墙高喊:霞,霞,打椿芽啦。姐姐从旮旯里找出镰刀,我步其身后,厮跟着上到房顶,站到边沿,伸手便可够到树枝,采一束,往下扔一束,香椿芽似不愿离开母亲怀抱的娃娃,依依不舍地摇摆飘落。阳光透过树枝,筛下斑驳的光影,身着黑蓝布衫的王大娘在树下迈着小脚往篮子里捡,不时抬头嘱咐我们:"小心点,别掉下来!"

香椿芽入馔,吃法多样。土鸡蛋与香椿是绝配,带着露水和香气的椿芽,鲜、嫩、腴、脆,土鸡蛋炒后,黄澄澄的。碧绿的香椿,配嫩黄的鸡蛋,煞是好看。香椿的香与鸡蛋的鲜相得益彰,当清气充斥舌尖,那滋味就像嚼了一大口春天。

香椿拌豆腐,佐以盐、生抽、麻油。一点小磨香油,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香椿、豆腐、麻油的味道都至为顽固直白,然三者配一起却互相帮衬,满口清鲜。

香椿芽,炒鸡蛋或拌豆腐,仅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何况当时,家里的鸡蛋还要留着换盐,豆腐哪舍得常买?长久的吃法,还是腌香椿。烫过的香椿凉凉,装入罐子,码一层香椿,撒一次盐,直至把罐填满,盖严实,随吃随取。

《庄子》中,香椿意味着吉祥,代表长寿。在乡亲眼里,它是实实在在的菜。庭院一棵椿,青菜不担心。香椿,气定神闲地蜗居于平民灶间。春风一过,香椿主动收敛了香气,安然地待在庭院角落。那一口香,足以让人回味一整个春天。

柿子红时

文/梁灵芝

霜降前后,籽粒进仓柴草上垛,西风摇落树的叶子,秋阳下的村庄越来越豁亮,高的洋楼矮的瓦房都露出了檐角。在这秋的村庄里,几树柿子按耐不住柔情蜜意从浓霜里钻出来,它们身穿大红衣装跃上枝头,似乎在翘望路的远处迎亲的花轿。老屋前,枯瘦的枝干挑起一盏盏灯笼,又像老母亲站在风里为她流浪天涯的儿女们导航。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家是没有柿子树的。村民栽果树的人家也不多,印象深的是村前大堰埂子上有两棵柿子树。春末夏初,柿子花开了,四个粉黄色花瓣依偎在大叶子里,小巧玲珑,活像一个个吊着的灯罩。花瓣凋谢后,指肚大的小柿子乖巧地伏在花托上。青柿子慢慢地长大,在成长中总要脱落一部分。孩子们喜欢在树下捡小柿子,碧绿的颗粒拿在手里润滑如石子。女孩子们捡一把相约三两个坐在石碾盘子上玩抓子游戏,馋嘴的男孩子拾获后视若珍宝,他们塞在只有自己知道的烂泥里沤,并把用这土法退去青涩的青柿子当做美味。

记得那一年柿子红的时候,我带着妹妹坐在碾盘上玩儿,邻居抱娃娃的花婶子叫我:"泼匪女儿,上树帮我摘柿子好不好?"一听这招呼我浑身都是劲儿,跑过去拿根绳子拴腰里三脚并两脚爬上丈把高的柿子树。脚踩稳后,甩绳子系上一个小竹篮,再把小竹篮挂在树杈上。那是棵牛心柿子树,大黄的个头熟透了也不软。我一爬上树就勾枝采摘,黄橙橙沉甸甸的柿子可真喜人,一直摘得树上只剩下稀疏的红叶子。我又一个双手抱树干脚放空,一滑溜就落入地下,眼勾勾望着我摘的这几十个大柿子。花婶儿扫眼就看出我的小心眼儿,笑着承诺道:"这柿子现在可吃不成,等我泡甜了就给你送一些。"于是,我巴眼望天黑再天亮,天亮后又是一个大白天。傍晚的时候,花婶儿的影子终于出现在她的东房角,她端着一竹饭筐红柿子冲我们家走来。那或许不是我第一次吃柿子,却是关于柿子最早最甜的记忆。

村前堰埂子上的两棵柿子树年年开花结果,却一直不能收获。于是,村干部决定挖掉烧柴。如果哪一家想要也可以拿硬柴换。我家刚好有一大堆硬柴,都是通条的小洋槐树。这还是父亲抽空划船到河对岸的山坡上砍的。那山坡是外婆村里的,父亲征得村干部的同意砍了些回来编猪圈。那棵大柿子树被人掏钱买走了,我父亲用板车拉七十斤洋槐木换回一棵小柿子树。小柿子树栽在厨房前的花台边,浇水很方便,只是房前都是大枣树,小柿子树难以承接足够的阳光雨露。隔年,柿树开花了,结了不少小柿子,长大的并不多。这是棵稀罕的品种,成熟的柿子状如小磨盘。年年结二十来个,一个差不多三、四两重。树也一直没长多高,站到椅子上拿钩子往下拉伸手就能摘到。每摘了柿子,母亲拿出坛子里外洗净,在坛子内倒入冷热水勾兑的阴阳水,再把柿子泡入水里封了坛子口。一整天过后,柿子的青涩味退尽,咬一口只有厚实的甜。如今,人去房空,老屋门前长满了灌木荒草。那棵柿子树还守在斑驳的时光里,不知是否又结了磨盘柿子。

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我从别人手里买了个小院,院里有一棵长过房顶的柿子树。秋风起,秋意凉。大小树的叶子很快就落光了。在小院这片清秋小天地里,霜染柿树红,叶子和果实都是火一般的扎眼。没人跟女儿玩时,她喜欢蹲在柿子树下拾捡那些鲜艳的叶子,还用小绳子把一片片红叶子串起来搁在窗台上。柿子熟了,鸟儿呼唤来它的亲友团,它们用尖尖的嘴啄破透亮的柿子皮一阵吸吮。地上常常有被鸟们啄落地的柿子,女儿就把摔坏的乱柿子扔到大门外的老荷塘里。这棵树年年硕果累累,成熟的柿子又软又甜又红。牙口不好的婆婆喜欢,我却烦它整日招引鸟啄落地摔得稀巴烂,惹得苍蝇嘤嘤嗡嗡。所以,只要腾出手,就会摘掉所有的柿子分给邻里亲朋。喜欢极了那种红而不落的柿子,映在老屋的白墙上像一幅暖色静物画。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在异乡的水果店里,我常常邂逅牛心、磨盘柿子,如见到久未谋面的亲人,不禁驻足抚摸良久。买几个红柿子置于案头,茶香氤氲里夜读,倦了,捧起柿子深吸一口气,五脏六腑都找到了回家的路。

一池莲花静静开

文/丁肃清

有些人彼此打交道,时间虽很长,但情义很短。而有的人却一见如故,交往时间短,彼此的情义,常常就在初见的一瞬间。我和李振江就属于后者。

振江是一位公务员,说实话,平时我很少和某些机关里的人来往——一介文人,说的话别人不中听,别人说的行情和行话我又听不懂,插不上嘴,所以,这样的一种凑合,不免就油生如坐针毡的感觉。我和李振江,是经朋友介绍偶然凑到一起的,彼此一侃,侃得有一些感觉,感觉气场对路,彼此说话能接轨。我和他,属于见面熟的那一种。

此人瘦瘦的,没有印象中某些官场里人们凸起的肚腹和趾高气扬。我们交谈起来,不说钱,不说级别,不说人际关系,说的全是书啊、文章啊之类的话。他还送我一本薄薄的印品,他编写的,是谈有关修身养性、行好向善的内容。他给我的印象,严谨,一点都不幽默,身上机关味道很淡,像一个挺正板的学者。

不久之后,振江又来找我,还带来了他刚刚写成的一本书稿,书名叫《美德箴言》,让我帮他理顺理顺,润色一下。读后,我有一些感动,感动啥?是他文稿中的那种正义感,读起来有骨头有筋的。我心想,这是一个爱琢磨事儿的人,而琢磨的事儿,尽是些教人学好儿、走正路的事儿。在当前社会的情势下,他用了另一种"匹夫有责"的方式进行着表达。看看他这本书的章节内容就明白了:谈"德"、谈"心"、谈"礼"、谈"志"、谈"廉".虽都是老生常谈,但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千百年的东西,振江却注入了新意。此书的每一章节里,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一段段的小哲理,把传统文化的深奥浅化了、具象化了、生活化了,没有说教的痕迹,只是娓娓道来的表达。用振江的话说,就是让人能看懂,看懂了才能入心,入了心才有可能有感触。显然,这是一本国学文化的浅译读本,这让我想起早年读过的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如今,像这样的书太少了,人们都讲究猎奇、故弄玄虚、把学说打扮得深奥,而我看到的他这本《美德箴言》,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山涧里清澈的细流,就像大地上长出的庄稼。

生活里影响人们的东西有方方面面,无疑,文化居首,文化是潜移默化的东西,钙一样,空气一样,维他命一样,有着浸骨血的魔力,这谁也不否认。比如,齐鲁与燕赵不同,齐鲁是我们这个泱泱礼仪之邦中的礼仪样板田,而燕赵文化的核心,是自古燕赵多壮士,盛产如豫让、荆轲那样性格的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水土",其实就是文化的滋养。在我和李振江的接触中,他一点都不夸夸其谈,但话语却有板有眼、中规中矩,口头语言就像他的《美德箴言》一样的风格,隐隐觉得出有一种"忧国忧民"色彩。很多好东西,在人们熙熙为利来、攘攘为利往的匆忙行程中弄丢了,而忙于生计中的人们又顾不上寻找,有一个人在替人们寻找着,自以为是找到了,然后把此再还给众人,这就是李振江所干的事。

我对振江的印象,看不出他有常人寻功逐利的疲惫相,听不到他一句对负面社会的牢骚话,挺阳光的,挺轻快的,像是一个宁静的伫立者,思想着、遥望着原野。宁静而致远,这句话是挺适合用在振江身上的。貌似悠闲,其实他的忙只有他自己知道,游走在书文之间,思考、畅想、辨析怎么样才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一方面,振江是一个谦虚的人,他说我是他在本地最尊重的文人,用E-mail或微信交流都要用一个"您"字,他对旁人都取谦恭的态度。另一方面,从他书里的字里行间,又似乎折射出了一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范儿。没有谁指令他研究和他职内工作毫不相干的课题,可是他还是这么做了,悄悄地做了。礼不能崩,乐不能坏,老祖宗的传家思想不能丢。说到这样的话题,他的话就多了、就浓了,猜想他的《美德箴言》,所表达的就是他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的初衷,不会错的,一定是。这叫什么?这叫责任感、叫大胸怀、叫大丈夫本色。不禁就想起苏东坡的那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李振江的体型瘦瘦的,而他的思想却是胖胖的。我想,社会人要是多一些振江这样的人就好了,多多益善。

对这本书稿,振江一改再改,改了之后再召集道德学人征求意见。他把书稿交给我的时候,还嘱咐我,哪儿不妥,尽管修改就是了。说实话,他书稿的伦理文字,对我这个排列文学语言的人来说,自然不敢轻易改动,只有学习、感悟的份儿了。他书稿的思想性有了,是深入浅出的那种思想。语言是严谨的,就如他对人对事取严谨的态度一样。读他的书稿,让我想起早年我曾发过的一篇短文,《洗洗尘心》,是的,就是那种洗热水澡之后畅快淋漓的感觉。

文如其人,这部《美德箴言》,其文字显得干干净净,像是一池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振江的言行举止、人生观也都是那么敞亮,想挑出他的毛病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得此一友,如读好书。就交友而言,振江就是一个"读本",可以共事,可以共心,可以颠覆所谓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感叹。书有精华,人有精华,情有精华。精华者,少为贵,这便是读书、悦人的意义了。

谁说深秋不蓬勃

文/何龙飞

在一般人的眼里,深秋是枯萎、凋零、萧条、衰败、没有生机的象征,往往会让人心生悲凉。而在我看来,深秋也是蓬蓬勃勃,分外令人欣喜、振奋,以至于不得不热爱。

菜地里的茄子叶更绿,杆更壮,花儿次第绽放,竞相争艳,经不住深秋的催促,纷纷结出紫嫩的茄子,或明目张胆地垂挂,或羞涩地隐藏于枝叶间,煞是调皮而可爱。我禁不住凑近那些茄子,分明嗅到了芬芳,我知道,这不仅是怡人的茄香,更是深秋的气息,足以令我陶醉。

辣椒不但没有枯萎,反而在深秋的大幕下尽情地焕发勃勃生机。瞧,它的叶草绿着,枝精神着,长条形或圆团形辣椒悬吊着,绿或红,皆透出成熟的风韵,格外诱人。尤其是秋风拂来,叶、辣椒轻轻摇曳,似曼妙的舞蹈,灵动而风情,不可爱都不行。

南瓜叶虽有些枯黄,然而,来自泥土的养分、深秋雨露与清新空气的滋润,已让嫩叶粉墨登场,装扮着菜地的深秋。那些老南瓜沉睡在藤、叶间,给了我惊喜,给了我沉甸甸的感觉;那些南瓜藤不甘于老态龙钟,顽强地生长,供养着瓜、叶,给了我奋进的力量,给了我无尽的启迪;那些南瓜花金黄着,昭示出青春的气息,给了我"何不潇洒走一回""年轻多美好"的感悟;那些嫩南瓜圆圆的或长长的,更加茁壮、可爱至极。刹那间,我好像听到了嫩南瓜肉在扩张的声音,甚至还有快乐的笑声、无怨无悔为深秋争光添彩的感叹声,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向南瓜翘起了大拇指。

番茄遭遇过蜗牛等害虫的袭击,本已气息奄奄、遍体鳞伤,然而,到了深秋,却意外地"凤凰涅槃":叶绿、果先青后黄、红,一派喜人的景象,叫我怎能不青睐!红薯尖越长越嫩绿,不单碧眼,还把我的食欲尽情地撩拨;豌豆尖越来越旺盛,虽然无语,但是会意,不能不令我摘了一茬又一茬,拿去煮面条、汤、炒肉等,可谓功不可没,感激不已;葱、蒜互不相让,攀比着谁更绿、更蓬勃,为我家奉献着美味,早已把我的灵魂陶醉;回过神来的青菜苗也加盟到"蓬勃族",秀的是旺盛的生命力,秀的是不惧风雨、挚爱深秋的风采;撒播的白菜籽睡在土床上,并不安分,拿出吃奶的力气,积攒着力量,终于发芽、长苗,呈燎原之势,蔚为壮观……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向菜们行注目礼,表达钦佩之情;伸手去抚摸菜们,来个零距离接触,好让我们成为"朋友";说些感恩的话语,权当对蓬勃深秋由衷的礼赞。

再看山里的植物,不也趁着深秋大好时光尽显蓬勃吗?松树青绿悠悠,松果飘香,好不诱人;杉树未淡绿意,生机盎然,极尽装点之能事;其他知名或不知名的草木同样碧绿着,丝毫看不出颓废的迹象,浓墨重彩地向深秋报到,向山野渲染,情深深,意浓浓,叫我怎能不感动呢!

动物们在深秋朝气蓬勃。狗们紧跟我去散步,或慢走,或"急行军",或狂吠,或到林间追逐嬉戏,或驻足观望,或摇着尾巴、眯着眼睛、耷拉着耳朵,彰显着可爱;只见鸡、鸭、鹅灵性得很,咯咯地唱歌,慢条斯理地行走,快活、优雅至极;鸟们扯开嗓子,婉转地歌唱,飞翔成优美的弧线,不美丽才怪呢;鱼们在水里自由地游弋,偶尔吐吐泡,扩散成一圈圈涟漪,颇富诗意。至此,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向动物们讴歌呢,讴歌它们的知趣和懂事,讴歌它们爱在深秋的表现,讴歌它们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时,父亲来电话了,告诉我,故乡田里的再生稻长势喜人,又会是个"好收成",又够忙碌一段时间了;乡亲们一有空就种秋菜,尽管腰酸腿疼,但咬咬牙就挺过来了,心里坦然、踏实着呢;父亲会开三轮车往返于乡村,力所能及地做生意,活出农二哥的尊严与价值;母亲会操持着家务,喂着鸡、鸭、猫等,诠释"后勤部长"的真谛。总之,他们都很忙,都在深秋蓬勃着,希望我也在深秋耕耘着、奋斗着、蓬勃着,以求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可怜天下父母心。想想自己耳闻目睹后真切的感受,我的心便激荡起阵阵涟漪,与草木、蔬菜、瓜果、动物乃至父老乡亲们有了共鸣:谁说深秋不蓬勃?接下来,就只有更加奋进、执着、出彩、动人的份了。

农家四月槐花香

文/李学军

农历四月,洋槐花开。

洋槐花,是花,更是菜。这时候,依山傍水打坐,环顾四周,但见许多植被已卸下胭朵,开始在平凡的世界里生育、生长、生活。而洋槐花,似乎新来乍到,匆匆咽下几口遗落的风粒和雨露,翻山越岭穿行于蓊郁之间,任翠海碧涛怎么阻挡,它也要梳理下嘟嘟噜噜的心事,耸肩抖出一笑,把风采展现。

单说洋槐花,它不是人们眼里倾慕的观赏之花。可是,洋槐花作为百姓爱吃的一种野菜,那就另眼相看了。

依我所见,吃洋槐花,首先还得夸一夸它的花品。洋槐花素白、晶莹,显然是透出了它洁净的心思,一朵朵,一片片,像故乡的雪韵、故乡的白云、故乡的月光,更像故乡丫头的脸,干净而单纯。洋槐花大方,它从不与花草争风争雨比美;洋槐花无私,它把花粉赠给蜜蜂,把花瓣赠予人。然后,花粉被蜜蜂酿成蜜,花瓣被人们做成菜肴。一滴滴、一杯杯、一盘盘甘润的槐花香,沁人心脾。

记得儿时,在乡下,四月,山坡上到处开着洋槐花,大人们三五结伴去采摘。印象中,我母亲常常比别人摘得多一些,我也常常帮她提篮子扛镰钩。母亲摘的洋槐花,拿回家后,先用热水淖,然后滤净,摊开晾,留一些当时吃的,大都晒干装起来,到冬季再泡开食用。那时候,乡下很清贫,过日子不容易,加上青黄不接,因此,洋槐花成为一道救命菜,每年春天,人们总希望洋槐花能早些开。

时下,面对盛开的洋槐花,我看到的是一树深情。

确实,洋槐花虽也是花,但它不为给春天傅粉才绽放,不为让人们欣赏而开。在我眼里,洋槐花那一笑,其实是种疼痛的奉献、快乐的牺牲。

洋槐花开在暮春,那是写给春天的闭幕词,既含诗,又代跋,漫山遍野,香味悠远。一口槐花菜,我觉得,那真是品读不尽的诗味。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