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隐胜有隐

作者: 向左2024年03月18日心情随笔

曾几何时信仰被人类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欲望的东西。欲望如同荒凉之地的曼陀罗,所过之地枝蔓无处不在,一发不可收拾。渐渐的曼陀罗具有了毒性。触之既死,血红的毒液通过各种渠道遍及华夏大地。放眼忘去,一方方净土正在逐渐浑浊。一时间所有抵抗化为徒劳。

宁静的秋夜,源自深秋的凉意笼罩着蒙蒙细雨。我相信这是佛的眼泪,如同细沙磨砂而过。空气中还在回荡僧人们喋喋不休的经诵,这声音如若来自遥远的上古时代,空灵、圣洁。

佛说:菩缇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历史途经轮回,乾坤百转。有种源自无上境:界的神圣藏匿于佛家万卷经之中,翻开泛黄的经文,并无坊间传闻中的神秘传说,亦无武侠剧中的绝世武功。密密麻麻的樊文似乎只反复的记载着两个词语:渡人、渡己。

神圣来自空谷幽幽之地,修行只是一种超脱罢了。

佛语为善而终,尚无谷深而高堂林立。佛不以庙堂高大而自荣,不以曲伸溶洞而自卑。佛不可解,实为自解。若追其根源,只需知晓境界不同,故无根可寻。古书中常载道,得道之人为仙为圣为佛。殊不知,得道必先渡己,自得道而渡人。得道之人圣洁不可方物,猜不透,理不清。思想不可捉摸,不善辩,通其理。信奉顺其自然,不予世事加以强求,此难免世俗之人总猜疑。辩其之:不解实为自已认,难辞其咎。世人不解,寻求之。其不知,佛不理世事。何以以世道求知之?此一世若佛尚无佛道可言,岂不悲哀呼?呜呼哀哉。

自古天下三分,佛界、仙界、凡界,何以以凡界之约贯以佛界之?此三界本无甘连,殊能知各自为营,且无半点关系。佛界圣如莲荷,自释帝渡人,途经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沿袭至今佛依然唯此佛,渡人渡己之佛,尚无变数。善变者为世人,世事。

佛者屹立千年而不倒,无乎此道。欲求善,先善行施以自己。佛常善,若求根源,此理众终难晓。通此道,多行善,行善于人,实善于己。此为立佛之愿。若背之,不得善全。前车之鉴,前辕之辄,竖以标之。善者终有缘佛前立而不折,恶者归尘如入冥殿,终难释。善者为大义,恶者岂能匹之?常有俗人怨佛理世之,其为佛者渡道。善人之,常不理,佛之悲也。常之悲也。呜呼哀哉。

净土不为世人所赐,此乃佛者修心而自觉。何谓世俗之地?世俗强求,佛者为善,何不惧之?若为惧,有损佛者圣誉。佛不理,佛者无尘也。佛醒世人只得不理之,世人狂笑。佛,罢罢罢,面具僧人。佛不语,笔伐不得,口语又为三戒之一。急煞向佛之人。佛不语,不悲。

解析:

近日网传少林寺方丈大师释永信等等不实绯闻,初次看到着实震惊。曾几何时,邪恶之手又伸向世间仅剩的那方心灵净土。其实这不是佛教的悲哀,也不是少林寺的悲哀,而是世人的悲哀。和尚吃斋念佛,这是和尚的本道。如果和尚连这点最基本的法则都背弃了,那和尚就不是和尚了。

有些人喜欢怀疑做了自己做不到的那件事的人,喜欢用匪夷所思的想法鄙夷比自己强的人。敢问这个玩笑是不是开的有点大了?就想常常把“河南人都是骗子”挂在嘴边的那些人,试问这些人有几个被河南人骗过、欺过?又有多少人亲眼看见过释大师怀抱美女,香车豪宅?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么解释最好不过了。

少林寺跟少林寺风景区没有关系,自然少林寺的方丈跟少林寺的财政收入也关系不大。少林寺风景区一年的财政收入相当可观,有登封市政府这个官方部门把持什么时候能轮到一个寺庙成为官方?少林寺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寺庙,只所以被推上风尖浪口只是因为依附少林寺成立的少林寺景区。景区都是政府部门设立,寺庙无权独自经营吧?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少林寺方丈主导少林寺上市?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少林寺文化是中国最具传统的文化象征,方丈必是当代得到高僧,试问无权过问财政的人会为了不属于自己的经济收入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把一艘纸船抛入大海吗?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