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作者: 彭亚东2019年09月26日心情随笔

扭扭坛,扭扭盖,扭扭坛里装泡菜,这是小时候听到的一则谜语。小小的坛子,扭了五六个层级,越扭越大,然后是扭扭的盖子,挺形象不是?至于谜底,不用说也能猜到。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单身小伙很勤劳,每天忙到天黑才回家。后来,他发现饭菜有人给做好了。小伙很奇怪,于是溜回来瞅,原来是一个漂亮姑娘。可是,人一闪不见了。小伙多了个心眼,再次回来,发现茅屋旁有个螺壳,于是捡起来揣在怀里。这下姑娘无处可逃,成就了一桩美满姻缘。

小时候对田螺印象深刻,不仅因为谜语和田螺姑娘的传说,而是起早捡田螺。那时候,每到春天,放鸭的一到,妈妈总要捉它十几二十只。放鸭与卖鸡不同,无须付现钱,到年底放鸭人来收鸭脚,凭鸭脚认公母,而且公鸭不要钱。因此,家家户户都养鸭。而养鸭,最好的饲料就是田螺。

那时候田螺真多,一块田里就能捡到满满一鱼篓。但捡田螺要起早,一则捡的人太多,迟了就没你的份,二则田螺怕热,太阳一出来它们就缩到洞里去了。每天起早捡田螺也够折腾人的,我常常是揉着眼睛打着哈欠背着鱼篓像游魂一样出门。可一下田就来了精神,手里拿起这个,眼睛盯着那个,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心里打着小算盘,等有了鸭蛋,学费不愁了,笔和本子也有了,尤其一想到油亮亮的咸鸭蛋,就止不住馋涎欲滴。

鸭子还小时,田螺捡回家要砸开喂食。地上垫一块大石头,手上拿块小的,田螺放上去,啪啪几下砸开,嘴里呼着鸭滴滴,扬手把螺肉扔出去,引起小鸭子一阵疯狂。等鸭子长出老毛,穿起“毛背褡”,田螺就不用砸了,可以直接喂。我们这里出产的一种田螺个头特别大,有鸡蛋那么大,后来知道叫中华圆田螺。一篓田螺倒下去,滴溜溜满地打滚,那些呆头呆脑的齐毛鸭不论好歹,抢到就往肚里吞,结果咽得一抻一抻地,脖子上的大包才一点一点往下滑,样子可笑极了。

除了喂鸭,那时也吃螺肉。吃时拣大个的砸开螺壳,摘除肚肠,仅留螺肉。田螺的足肌特别发达,且韧性十足,很有嚼劲,那时吃的螺肉其实就是足肌。不像现在,小得可怜的田螺也端上桌。中华圆田螺对水质要求特别高,现在已很难找到,人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只不过改变了吃法,因为那么小的田螺你就是砸一天也不定能砸出一碗肉来。因此,田螺弄来先养几天,同时滴几滴香油加一勺盐,让缺氧的田螺吐出体内杂质。再用钳子钳掉尾部,葱姜蒜大料佐料一起上,吃时对着尾部拼命吮吸,吸到一点汁水和味道。田螺体内寄生物很多,因此必须炒熟,尤其不要忘了放蒜,因为蒜能杀菌。我们那时候可没这么麻烦,将洗净的螺肉放入红锅爆炒,加点油盐辣椒,香喷喷辣呵呵吃它一个满头热汗,那才叫过瘾。

另外,田螺运行的轨迹如同天书,似字非字,似画非画,十分迷人。记得有位书法家模仿田螺的运行轨迹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书体。作者的姓名现已忘记,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作品却宛然在目,那种遒劲而又洒脱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