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梦溪园

作者: 刘干2020年11月06日生活随笔

镇江丰厚的历史底蕴,令我魂牵梦绕。短暂两日游,让我深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江南古城。

西津渡、金山寺、北固山、焦山、南山都让我感叹和回味,而更让我难忘的是梦溪园。

梦溪园,坐落于镇江市梦溪园巷二十一号,向里走,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门楣上镶嵌着一块匾额,刻着镇江籍科学家茅以升题写的三个大字:“梦溪园” 。这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的诞生地。

沈括三十岁时梦到一块有山有水的佳境。后来路过润州(今镇江),去看早年托人在这里买下的一个园子,“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小溪流水,澄澈极目,如梦中所游之地”。沈括惊喜之余,将小溪命名为“梦溪”,亲笔题写了园名刻在石头上,建起“梦溪园”。五十八岁那年,沈括便拖家带眷定居在这里,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七年,完成巨著《梦溪笔谈》,直到六十五岁逝世。

由此可见,梦溪园虽聚文人、贤士于一处,但直到“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沈括出现,定居镇江,《梦溪笔谈》诞生之后,这才山得人文,因园而显。可以说,是梦溪园成就了《梦溪笔谈》和镇江的名气。

从正门进园,迎面一幅沈括画像,雍容大度,器宇轩昂。两间平房中间是一方典雅精致的院落,花墙、假山、古井、翠竹,再现了当年园中一隅的景致。出了大门,第二进便到厅堂,是沈括科技成果陈列室。正中央坐着的那尊塑像便是沈括先生,一手握卷,一手托着一块陨石,神情专注,似沉思,若探究,使人如见这位科学家在著述不息时的勤奋严谨之情。

塑像两侧是浑天仪、陨石,依墙环绕的三面橱窗内陈列着文字、图片、模型,它们反映了沈括在科学技术领域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其中十二气历的测定,在我国历法上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陈列的《良方》中有一篇《秋石方》,记述从人尿中提取秋石(即性激素)的方法。橱窗内还陈列着外国学者研究《梦溪笔谈》的专著、期刊,供游人览阅。

陈列室上方悬挂着两块醒目的匾额,一块是钱伟长题写的“通才硕学”、一块是钱三强题写的“学坛巨擘”,凝聚着我国科学界对沈括的崇敬、钦慕之情,赞誉了这里的确是个读书立著的好地方,即使今日,梦溪园中也处处可见江苏大学学子们的勤学朗读的身影。

越过二门,便到达了梦溪园的核心部分——壳轩。壳轩是沈括的卧室和读书写作的地方,厅堂里安放着沈括塑像,陈列着沈括当年的著作及使用的工具、实物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一颗命名为“沈括”的行星的照片也陈列在这里。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曾充满激情地说“沈括的名字永远在宇宙中闪烁着光辉。”

萧萧堂是沈括会客之处,是和友人探讨学问、排遣感伤、抒展襟抱之场所。沈括就在这样环境下,走笔如神,写下了那名传千古的《梦溪笔谈》。为此不由感叹,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多么珍贵的人文遗产。

出了萧萧堂,就是深斋、远亭、苍峡亭等,每处的匾、牌、楹联无不见证着这里千年的历史。

随意选择了一条看来很是清幽的石阶悠然上了百花堆,岸老堂建在百花堆之上,岸老堂是沈括全家的住屋,沿路两侧多是银杏和柏树,参天而立,绿叶密集,偶尔有几丝阳光从树缝间射下,斑驳地散落在百花堆上,让丛林也有了生机。

离别梦溪园,竟有些不舍,它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但它的美并不全在于秀美的风景,而在于它俯首可拾的先贤名儒的风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于它“勇攀科学高峰”的气魄,在于它沉淀了千年历史的再现。或许,梦溪园的魅力,就在于它从古老走到今天,又将今天变成了古老,显得淡静,优雅,豁达,包容。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