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默读成风

作者: 蕙质兰心2020年12月19日心情随笔

昨天开车到了90公里之外的一个实验小学,去听课培训。几堂课听下来后,我又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是无法去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是最近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种现象还是让我有一丝丝的不适应。那就是琅琅的读书声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默读。

为什么要默读呢?因为便于思考。可以说现在的语文课堂正刮起一股思维训练的风潮。

爱迪生说:“如果你年轻时没有学会思考,那就永远学不会思考。”苏格拉底也这样说过:“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所以思考对于人的成长来讲很重要。同样语文课上,如果学生不会思考,语文素养就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在语文课上,进行思维训练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语文的方向不应该只有一个思维训练的中心,然后大家一窝蜂地往这个方向冲过去。于是课堂就变成了,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默读段落,圈画出关键字词;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一夜之间默读成风。

默读思考是学生安静的内在活动,不可视。所以学生是否在默读?默读的时候是否在思考?教师很难把握。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有的学生确实存在装腔作势的默读思考,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好好的默读思考,在交流的时候,都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他的思维有效性很差。同时,现在的课堂教学因为大量使用默读,课堂的气氛也比较沉闷,缺少了一份生气。

“默读便于思考、朗读便于记忆。”每一种读法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课堂中的琅琅书声是需要的,这已经是几代语文人都证明的道理,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现思维训练是重要的,在语文要素落实的同时,加大了思维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重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根据年段、根据学情,根据文体特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明明是一篇文质优美散文,是培养语感、渲染情感的好载体,结果也去默读思考了。大家一窝蜂地朝着一个方向挤,过度的思维训练同样也会出现问题。其实人的思维发展本身也是有规律的。比如低年级孩子,这个年段的孩子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学生有声的朗读,如果我们让他们默读几段,进行思考,这是有违思维发展的规律的。当然为了培养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适当来教他们怎么默读,渗透一点简单的思维意识,这是可以的。中年级的学生思维开始发展起来,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就是论事、点对点的。你让他们透过文字去分析什么;联系各个部分,发现什么,同样也是不可取得。高年级的思维又进行了发展,学生开始走向抽象思维,因此可以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是必须的,但小学生的思维还是有限的。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思维程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教师想当然的挖深难度。毕竟城市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在同一级别的思维能力上还有一定差异。小学生的思维高度和初中的思维高度也不一样,高年段的孩子依然是小学生,毕竟五六年级的孩子还会积极的举手来呼应老师,而到了初中就很少有学生通过举手来呼应老师了。学生真正从直观形象的思维进入抽象思维的模式,还是要到初中开始,那时候,你让他活跃,他也不活跃了,因为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要进行思维意识的训练,不要过分拔高学生思维训练的难度。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还是不要太单一为好。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