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桥

作者: 巩本勇2021年08月20日人生随笔

河养育了湖,湖容纳了河。发源于鲁中平原和丘陵的诸多河流,与马踏湖有着直接的关系。马踏湖东面有乌河,南面有大寨沟,西面有孝妇河、猪龙河,北面有杏花河、预备河、小清河,其中,乌河、孝妇河是湖区的主要补水来源。

景奇奇景道不得,水曲曲水路何归。马踏湖96平方公里的湖面,有纵横相连、交织成网的船道水路2100多条,合计全程足有400余公里。水路或长或短、或窄或宽,之间都如脉络般相贯互通。有水就有船,还有的,就是桥。在马踏湖区,各种各样的桥,独特得很,有木桥、板桥、泥土桥、石拱桥等。它们朴实的身材倒映在平静的河水中、湖面上,像一幅真实的水墨画。

这些桥布列于湖央、湖边、河旁、堰上,掩映在花草绿树丛中。藕池与藕池、鱼池与鱼池之间,一根树干一架,便是一座桥。这树干没有抛光,凹凹凸凸,简单、简易;河汊搭一块木板,一头搭在自家的门口,一头搭在苇田的木桩,也是一座桥,踏实、稳妥。如今,木桥、板桥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板桥、大铁板桥等。

马踏湖的旅游景点多得很,九曲桥直通湖中心的锦秋亭。九曲桥九曲十八弯,且每个弯曲的角度大小不一,有大于90度直角的,也有小于90度直角的。九曲桥一般由石板、栏板构成,石板略高出水面,栏杆低矮,造成与水面似分非分,空间似隔非隔,形成一条来回摇动,左顾右盼的折线,以达到延长风景线、扩大景观画面的效果。

湖区林间道路的桥大多为拱桥。马踏湖区的拱桥有石拱、砖拱和木拱之分,其中砖拱已不多见。常见的石拱桥,又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视河的宽度来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别高大,两边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状,又有五边、半圆、尖拱、坦拱之分。石拱桥一般水中部分用石头垒砌,桥面铺石板,混凝土浇灌,桥边做有石栏杆。站在石拱桥上,欣赏湖区美景,简直是一种享受。

乡村胡同里的桥多为泥土桥。这种桥主要材料是木桩、苇箔和泥土。木桩在水中固定好后,沿着木桩把一根根木头架在河的两岸,放上苇箔后铺上一层层厚厚的泥土。泥土桥的成本低,风吹雨打容易损坏,但只要平时多放些泥土加固就可以了。  

近几年来,马踏湖湿地公园开始了大手笔的开发建设,以污染治理、水道清淤、增加蓄水、退耕还苇为重点,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与水生植被群落,改善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景观环境和村居生活环境。万金安桥一苇渡江桥等几十座景观桥掩映湖中,与满眼茂盛的芦苇,碧绿的湖水上野鸭、水鸟追逐嬉戏,形成一幅和谐的自然水乡景观。

起凤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座桥架在马踏湖的乌河上面,据《黄氏宗谱》记载,先祖原籍直隶冀州枣强县司窦村,自洪武四年徙居济南府新城县演马庄,八世祖朱选从演马庄迁居乌河西岸的起凤村。从此,黄姓居乌河西岸,魏姓居乌河东岸。为沟通两村,方便往来,人们便在乌河上面搭了一座木桥,这木桥倒影在河中,酷似一个“耙头”,于是起名为耙头桥。在明朝正德年间的一个早晨,东方刚泛着鱼肚白,一群农民就扛着锄镢下地干活,当走到耙头桥上的时候,忽见一只金凤凰“扑啦啦”从桥下飞出来,“呀,呀”叫了两声,便向着西北方向飞去了。这桩新奇的事儿,很快传遍了乌河两岸的家家户户。金凤起飞,吉祥开瑞,人们便将耙头桥更名为起凤桥。

人类最初建桥,估计不是为了好看。因为有河,人要过去,自然就想到了桥。马踏湖里的桥,在人们的视线里若有若无。但是,每一座桥,都会默默地迎来送往着两岸的人们。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桥。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