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八角楼

作者: 疏泽民2021年08月28日生活随笔

若问世上什么光最亮,在我看来,是八角楼的灯光。

八角楼位于井冈山市茅坪。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山,在绿林武装袁文才、王佐的帮助下,来到茅坪安家,住进了八角楼,在这里指挥井冈山革命斗争。

秋雨初歇,大巴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下,抵达茅坪时已是半下午。从停车场通往八角楼有一条卵石甬道,甬道右边的山脚下是青砖黛瓦的徽式建筑与黄色土坯房,错落有致,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犹如尘封的历史,披上神秘的面纱。甬道的左边,是一条溪流,泉水淙淙。与甬道擦肩而过的,有两棵双人合抱粗的古枫树,根植于嶙嶙的巨石上,苔痕斑斑,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当年毛泽东曾以“枫树长大后竟把石头撑开了”为喻,形象生动地教导红军战士要像枫树那样坚韧顽强,只要坚定信念,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红军之根一定能撑破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这块巨石。站在挺拔的红枫前,仰望枝头千万枚红叶,犹如一面面五星红旗,舞出一片朗朗乾坤。

走进“谢氏慎公祠”大门,厅堂内陈列着几排简易的长条木凳,正前方摆着木龛及长条原木供桌,木龛上方墙壁上挂着一面党旗和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标。1928年5月20日至23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召开会议,铿锵有力地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稳定了军心、民心。

走出谢氏慎公祠,只见公祠青砖外墙上赫然写着几幅标语:“消灭新旧军阀战争”、“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消灭代表土豪劣绅的国民党”等,白色的字迹,被玻璃框罩在剥蚀的砖墙上,历历在目。这些标语,是贺子珍同志带领红军宣传队所写。红军撤退时,用黄泥糊在标语上,揭开黄泥后,标语又呈现眼前。历经岁月淘洗,标语清晰如昨,我似乎听到了九十前地动山摇的呐喊,看到了军民列队振臂高举的拳头组成的钢铁森林。

转过屋角,来到一座小院,这里有几栋土坯房,那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派人与井冈山绿林武装首领袁文才、王佐会见后,袁文才将毛泽东率领的红军接到茅坪,住进了八角楼,工农红军在这里休养生息。

小院的一角,一幢赭黄色两层小楼格外醒目,门楣上挂着郭沫若同志题写的“茅坪毛主席旧居”红底金字匾额。小楼的主人是茅坪的谢观南,红军队伍来井冈山后,便让给了毛委员居住。走进旧居,沿着窄而陡的木楼梯登上小阁楼,走进阁楼左侧的八角楼。来这里之前,我一直以为八角楼是具有八个棱角的徽派建筑,直至爬上楼,才发现八角楼是指屋顶上开着八角形的天窗。天窗由木板镶嵌而成,共三级,下大上小逐级收缩,既扩大了房间的空间,又具有采光功能。八角楼垂直高度并不高,显得有些压抑。室内摆着木架床、高背椅、木桌等家什。简陋的木格窗前,摆放着案桌,桌上陈列着毛泽东同志用过的铁盏青油灯和砚台。油灯十分粗糙,朴拙,它其实就是一截小油筒,穿上一根铁丝,搁上灯芯,用以照明。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极度匮乏。为了节省灯油,部队每个连晚上只能亮一盏油灯,点一根灯芯。考虑到毛委员需熬夜谋划根据地建设,撰写理论著作,部队照顾他多点一根灯芯,可毛泽东坚持不搞特殊,在一根灯芯的油灯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盏油灯,点亮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与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点燃了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井冈山精神之火。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大部分时间住在八角楼。在这里,他就着一根灯芯的青油灯,于严寒的冬夜披毯疾书,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思想,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站在青油灯前久久凝望,我似乎看到了黑黝黝的青油灯已被点燃,由暗渐亮,八角楼的灯光逐渐明晰。这如豆的灯光,似熊熊燃烧的火炬,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拨开迷雾,冲破黑暗,把工农红军脚下的道路照亮,把中国革命的前程和航向照亮。朴拙而神奇的青油灯,浓缩了用之不竭的能量,它取之于红色根据地,提炼于革命斗争实践,凝聚着革命先驱的理想信念和集体智慧,如同一束穿透力极强的极光,在我们的心头闪耀着永不熄灭的光芒。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