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火柴盒

作者: 陈景霞2021年09月08日心情日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镇江火柴厂会将加工火柴盒的工作分配到街道加工点,再由加工点分发给各个家庭来加工。那年头,镇江有许多经济不宽裕的人家靠加工火柴盒来贴补家用,寒暑假许多孩子也利用这段时间加工些火柴盒挣来开学时的书杂费。现在想来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勤工俭学吧。

加工火柴盒时,先是用固定尺寸的纸张,糊在一片木质的薄片外面,木片上有压制好的印痕,顺着印痕,将木片折叠成盒状,并用糨糊将纸张贴在盒子的外面,使盒子的形状固定不变且大小相同。除了装火柴的盒子,外面还有一个套,它也是用纸和木片子糊成的,套在小盒子上,大小正合适,很像一个小抽屉,可以抽动。

我三岁时就跟着哥哥姐姐一起,帮着妈妈糊火柴盒,冬天小手指冻得通红,但仍然十个指头上下翻飞地在小木模子上折来叠去地忙着。晚上家里人为了多做点活都睡得很迟,我年纪小做到晚上九点后就会打瞌睡。妈妈为了给我们醒神,常给我们讲故事。那些故事都是她童年时听书场里说书的人说的,《杨家将》、《水浒传》、《岳飞传》、《皮五赖子》,她都讲得精彩异常。津津有味听故事的我们也就不觉得困了,每天都能将预定指标完成。

那时候家中兄妹多,父亲收入少,加工火柴盒的收入是家庭经济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放学一回家放下书包就去糊火柴盒,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才睡。而作业常常要等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才有时间做,即便这样我的考试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少年的时光深深地刻在我心底,那时的生活虽苦犹甘,一家人像蜜蜂一样整天忙里忙外,因糊火柴盒而“济济一堂”的我们温暖而满足。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