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

作者: 王春鸣2021年09月12日生活随笔

在听到音乐家任洁和她的墨语筝团演奏《渔舟唱晚》之前,这首古筝曲,我少说已经听过一百遍,然后忽然就明白了百听不厌的意思。稚子之手,因为初学,将旋律处理得七零八落,仍然处处惊艳,慢板揉吟一起,陪练的妈妈,心就跟着荡漾起来。

它是唐诗和文人画的结合,又漫漶着魏晋的古意。它把我所有的热爱,都化作了声音。于是,就像梭罗说的,我本来只有耳朵,现在却有了听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渔歌互答…… 听到《渔舟唱晚》的旋律,就会想起王勃《滕王阁诗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的画面,是王勃在公元675年寄出的一张明信片。那一年,二十多岁的王勃前去看望任交趾县令的父亲,路过南昌滕王阁,躬逢盛会。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作为唐高祖的幼子,唐太宗的弟弟,他没有经世致用的学问,然而精通歌舞,善画花鸟,有点艺术才情,为着享乐的需要修建了这座江南名楼。而滕王阁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上却不是因为滕王本人,而是因为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作序之后第二年,26岁的王勃在南海溺水身亡。诗人的生死聚散总是那么传奇,他们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活成了一缕丝弦上的颤音,流传不息。

其实,作曲家在编制《渔舟唱晚》时,除了标题,可能并没有过多地想起王勃,想起唐诗。但是你听音乐初起,乐句与乐句的对答之间,却俨然是律诗的对仗式结构,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完美再现;后半曲尤其是快板部分,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加强的速度、力度变化,充满了盛唐诗歌常有的热烈与激情。如果熟读《滕王阁诗序》再听《渔舟唱晚》,你会发现它们的语感、节奏和情感其实非常契合。滕王阁坐落在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时有弦管、纤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古人评价这篇诗序时说,前半曲描婉写,璧缀珠联,奇丽极矣;后半独能别开生路,以悠扬怀抱,写出磊落事情,抚今思古,吊往追来。这种前半以景胜,后半以情胜。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况味,毫无疑问也正是这首古筝音乐的特色。

最喜欢开始部分的慢板,右手拨弹、左手揉吟,一问一答,优美的曲调、舒缓的节奏,展开了渔船摇桨、秋水长天的画面。如果心非常非常静,可以听到船桨划出水面时桨梢上水珠下滴的声音,还有湖面荡漾着的金色余晖和绮丽晚霞,夕阳渐渐西沉了,帆影向着村庄的方向消失,渔夫信口哼唱着小调……随后乐曲从4/4拍开始转成2 /4拍,这个速度据说和打鱼收网的速度非常合拍,我不是渔民不太清楚,但是听得出旋律轻巧,仿佛一网网地收上来,收获却甚微。但既然是“唱晚”,你并不会听到悲伤、失落或者愁苦,反而会意会到一种“失之坦然”的洒脱。

在旋律的推进和变奏中,回响起一连串的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甚至还有渔网缠绕,大鱼跳落在舢板上的声音。按滑叠用、速度力度不断增强,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如在眼前。 然后,非常惊艳地,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

据传,这首曲子改编自明清古曲《归去来辞》,果然是写尽陶渊明《归去来辞》的古意。前人曾作如是评价:“雍容平淡、急而不乖,安闲自如之景象,尽得潇洒不群之天趣,听其音而得其人也”。而王勃诗中的孤鹜和寒雁,都是出现在深秋、初冬季节的候鸟,这个时候天气寒冷,应该不是收获的季节,渔人却没有什么脑子地出海了。所以音乐里面肯定包含了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态度。林语堂在评价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时说:“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渔舟唱晚的重奏,优美与崇高并存,清冷和欢快同在。它实际上是诉说一种诗意理想的生活,渔舟唱晚的意象,其实只是一种隐喻。从晋代的陶渊明到唐朝的王勃,再到今天的我们,都向往着这样的生活。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