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岁月里的少年风华

作者: 轻风流水程维[文集]2022年03月09日心情随笔

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都有着深深的红色烙印: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红色辉耀着我们的年少岁月,激荡着我们的青春时光;导引着我们的成长道路,照亮了我们的奋斗征程。

我深深地记得,1965年,一个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进了休宁海阳一小幼儿班。在那里,我和我的小同学最先认识的字,就是 “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我们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东方红》。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年青美丽、温柔可亲的陈老师,指着墙上的领袖画像教我们认识毛主席和刘主席。她亲切地教导我们,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我们一双双大眼睛望着老师——这些话犹如种子一般,一粒粒地播撒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

然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倏忽而过,一场疾风暴雨铺天盖地,神州大地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动荡岁月……

风雨如晦持续,风云变幻无常。

“革命”不断演进,我和我的同学们也“在战斗里成长”:小学毕业进中学,由“红小兵”而“红卫兵”……

风雨雷电,总得有作也有息。

“复课闹革命”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学生以学为主。既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因而我们义正辞严地“批判读书无用论”,理直气壮地“为革命而读书”。不过那个年代读书,自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小学课本无论语文算术,都以毛主席语录领衔。中学课本亦是如此,数理化几乎每一章节前都会引用毛主席语录。至于那时的语文课本,除了毛主席和鲁迅的一些文章外,再有什么,的确记不得了。依稀都是那个时代的“革命文学”吧;古今中外经典是绝然没有的:那正是“文革”要“横扫”的……

回想那个年代在海阳中学读书,的确很“轻松”。学校和老师很难管也不敢管我们,头顶利剑高悬哪:动辄“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正待找活靶子呢!特别是1973年年底“一个小学生的来信”事件之后,读书就更“轻松”了:考试一律开卷——后果可想而知!此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落脚点就几乎完全在于“劳动”二字上了。劳动特别多,成了那个年代学校生活的一大特点。

那些年,春天里会放农忙假,我们都要卷起铺盖进山采茶;暑假中也要冒着酷暑奔赴城郊参加“双抢”;深秋时还要到附近田间地头支援“三秋”。同当时很多学校一样,我们海阳中学也有农场,先是在秀阳晓角,后来搬到了川湖三里亭。我们一年到头都要去劳动,春播夏耘秋收,施肥开镰打谷,样样都曾经手。

体力劳动当然又苦又累,不过孩子天然的野性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野外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和山光水色之间,总比在教室里开阔多了,自由多了,奔放多了,甚至可以狂放不羁。多少年来,我的记忆中里一直留存着这样一组“镜头”:高一那年,有一次由晓角农场回县城办事,三四个男生“一伙”,骑着 “二八”自行车,后座上还架上了一辆板车,一路疾驰,畅快无比!尤其是驶过下汶溪桥向左一拐冲下那段斜坡弯道时,犹如猛虎下山呼啸而过,其畅快之至简直难以形容…… 那样的情景,现在想来不免有几分后怕;那时的种种生活,如今回味起来则五味杂陈;然而那个岁月里,我们确曾享有过那样一种自由和快乐

与我们的少不更事不同,当年的老师和家长都为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东西”而忧愁着急。那时的人们,对当时的这也批判那也批判的“政治”,满是厌倦腹诽。尽管环境氛围那样艰险,而我们的老师们依然还是备课上课尽职尽责,讲解辅导耐心细致,批改作业绝不敷衍。当家长的,依然看重孩子的成绩单:评语如何,成绩如何;而且有的家长抓起孩子的学习来,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

其实从我们自身来讲,脑子里也还不乏“进学校总是要读书”这种朴素的传统观念,也还是或多或少地晓得要讲点学习。比方说班上选团干部班干部,你如果组织办事活动的能力再强,而学习成绩不好,大家也不会选你。再说当年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也都考了一下的。初中升高中,成绩“作参考”——还有“群众推荐”。同学群众是否推荐某人,也还要“参考”一下他的成绩。

正因为如此,后来时代“风向”一转,机遇一来,我们也还是有一批同学先后考进了大专院校,参军后进了军校;还有不少人考进了干部队伍,考上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

——岁月蹉跎,而少年风华依然铸就。

铸就少年风华的,还当推那个时代特有的“课外阅读”。学习负担不重,看看课外书就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了。当时我们的读物,有学校图书馆书架上的;而更多的则是同学之间“地下”传来传去的。前者如《艳阳天》、《金光大道》之类,无疑是“上得了台面的”;后者如《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创业史》,还有《香飘四季》等等,就基本是“禁书”了,属于被批判的“毒草”。这些真正的红色文学经典,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文学的魅力,弘扬着正义正气和革命英雄主义,揭示了生活的本真,展示了生活的美好,启示着我们该如何认识社会,该如何感受生活,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父母远在外地工作,对已经在读高中的我自然倍加关注。那两年几乎每次来信都同我谈“人生”,告诉我将来立足社会要有“一技之长”, 引导我用心读书。我清楚地记得,1976年夏天,父亲在一次来信中工工整整地抄录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那段著名的话语来激励我,并让我去认真地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从那以后,“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头脑里,成了我走向正确人生之路的航标。

铸就少年风华,那个年代里那么多优美动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红色歌曲,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当年,我们就是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颂歌》、《红心照我去战斗》、《情深谊长》、《毛主席的光辉》这样一些抒情歌曲长大的。当年这样的歌曲有一大批啊!我印象深的,还有像《创业》、《海霞》和《难忘的战斗》那样一些电影里的片段音乐、主题歌和插曲。至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那就更加脍炙人口了。这些电影,从政治上讲当然都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时代痕迹”;但应当肯定,正能量无疑是其主流。尤其是那些动人心弦的音乐旋律,或气吞山河般雄壮豪迈,或山间泉水般流畅悠扬,的确好听;相应的银幕画面,或全景展示气势恢宏,或局部凸显意味深长,的确好看。当年的红色歌曲,有很多确实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极富于感染力。这些歌曲,唱出了亿万人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无比热爱,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深情;唱出了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奋发图强的巨大热情,改天换地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的伟大创造力;因而能够历经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久唱不衰!同那些红色文学经典一样,这些歌曲对我们的教育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个年代里,一些朝鲜电影歌曲,像《卖花姑娘》里的歌曲,也挺好听的;还有南斯拉夫电影《桥》里那首歌曲,以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那段主题音乐——都是电影一放,歌曲音乐就迅即流传开来。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年读高中时,几个女同学们课间聚在教室窗口学唱朝鲜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里一首歌曲的情景,——那动听的旋律,道出了成长在那个特殊时代的我们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四五十年过去了。

于我们这一代而言,少年风华早已远去,青春岁月也已不再。然而追怀既往,人之常情。回溯曾经的或喜或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寄托。无论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到头来都会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正是我们的成长历程,正是我们受过的教育和锤炼,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昨天过好今天,该如何科学地正确地把握明天展望未来。

于后代而言,展示我们的成长经历,对于他们从一个侧面了解我们这个国家的一段历史,从中汲取正能量;对于他们选择并走好正确的人生之路,追求积极向上、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对于他们书写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有成就、有价值的诗意人生……都应当是不无裨益的吧。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