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壁画

作者: 冯彦伟2022年03月12日情感日志

将要消失的村庄毕竟最像消逝的样子。回到故乡,与其说是整理家当,或是变卖搬剩的物件,不如说是专为别它而来。早已走惯了的青石小路,斜阳下有点荒寂,曲曲折折划着“拆”字的胡同里,墙垣剥落,老屋带着忧伤。收买旧家具的贩子你来我往,“收废家具”的叫买声此起彼伏。踏上杂草丛生的石阶,轻轻推开虚掩的门扉,站在若隐若现的往昔情景里。

这古老的四合院中,大多已人事尽飞、物我两忘,但我相信,这即将消失的老宅,不会是连回忆也没有了。

从黑漆的大门走进去,一眼望见熟悉的墙壁。其实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元素,人们叫做影壁墙,南方称之为照壁。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汉族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小时候读到鲁迅长妈妈讲到赤练蛇的故事就曾想,或许鲁镇的院子并无影壁墙的建筑,不然赤练蛇是不会近床头摄取人脑的。想来也有些荒唐。查阅历史,直到现在也没有结论。除此之外,影壁墙现时的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增加住宅气势。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墙上画着山水,把院里挡得严严实实。走进院内,似看见画匠聚精会神地在往墙上涂抹着。

这涂抹的便是壁画。古来陶镇多画匠,陶镇的画匠远近闻名,多是因当地的壁画而传播出去的。其实,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至今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等文明古国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十分繁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譬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等。我国至今仍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这些遗迹有的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我们古代文明的见证。我国陕西咸阳秦皇宫壁画残片,距今有2300年。唐代是我国壁画的兴盛时期,创作出了很多古今闻名的壁画,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历史无文字记载,在很早以前,镇上的人家婚丧嫁娶,烧香拜佛,还有庙宇殿阁之类的许许多多壁画,都是画匠的手艺。

陶镇窑业的发展,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饭碗。窑业离不了陶艺,陶艺尚需装饰,也许人们靠着一种灵气和悟性,舞笔弄墨的人便多了起来,因这些人不是科班出身,所以称画匠。在那艰苦的日子里,画匠走出窑场,到处画墙、画庙、画坟,来养家糊口。有的走得很远,到过莱芜、益都或者济南府。

在人们的记忆里,镇上的大事都离不了画匠的画笔。先前,镇上窑业发达,最早记载这一历史的是窑神庙里的壁画。窑神庙坐落在陶镇的最东头。门前有个陶制的影壁,高约五米,宽约四米半,方钻石底座,琉璃瓦盖顶,影壁前后两面都用浮雕陶砖砌成,黄褐色釉面,雕刻技艺精湛。前面雕有两鹿三鹤,名曰:鹿鹤同春;左上方雕一松树,松枝上挂一颗方印,并雕一只顽皮的猴子,蹲于树叉,手拿杆子捅蜂窝,名曰:挂印封侯;左右雕八仙图;后石雕有一只麒麟样的怪兽,仰首望月,名曰:贪狼望月,传说贪狼脚踏八宝,仍不满足,还妄想得到月亮,以此劝人,不要贪得无厌,贪赃枉法。镇上的人们,尤其是制作壁画的画匠们,也试图想通过庙里壁画的传奇故事,续烧世代幸运的香火。

若干年后,山城搞城市建设,在市中心建一个大型壁画,叫九龙壁。九龙壁通体呈横卧长方体,用255块色彩迥然的特异型釉面砖拼砌而成,前后共有18条红、黄、青、白、紫色的陶釉质巨龙,飘舞缭绕在彩云之间、碧波之上,昂首曲颈,叱咤风云,扬波弄潮。九龙壁,只有艺术,没有派别,融汇了众画匠的心。一条似乎走不通的路,终没有画上遗憾的句号。

时下,站在推倒的废墟上,无不心底感慨:荒芜的人情里,仍有温暖;厌倦的生活中,还有诗意。心若平和清净,所见皆是美好。

那些过往的伤,留给时间慢慢愈合。该忘的忘,该放的放,人生没有如果,没有往返,只能一直向前。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