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坝村,寻找记忆中的乡愁

作者: 陈昊2023年02月19日游记散文

从上空俯瞰,这里的房屋,形成了一个吉祥的汉字"寿".自然天成,耐人寻味,充满了传奇和遐想;这里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河谷纵横,气候温润;这里历史悠久、民间文化浓郁、民风淳朴……这里,追求幸福与美好,是村民永恒的梦想,这里就是千年古村落——张坝村。

张坝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琵琶镇。据记载,三国时,蜀汉景耀年间,蜀汉名将姜维统兵北伐中原,收复西川。过阴平,经秋坪寺,天雨阻行,暂住此地。一日,登山拜佛,观其岷山,形若琵琶,故改"秋坪寺"为"琵琶寺".至此,琵琶寺之名一直沿用至今,琵琶镇也因此而得名。

从前,盘盘茶马古道,难于上青天;如今仰韶隧道劈开岩峦,兰海高速公路上疾驰的车辆一闪而过,没入山洞,仿佛会出现在另一个时空。武都东南方向,是著名的洛塘山区,琵琶镇周遭壁立千仞,层岩泼墨。

一块块石板台阶随势铺就,不饰修葺,曲折蜿蜒,从大团鱼河边一直通向古老的村庄。木架结构的老屋,块石堆砌的房基,黏土碎石构筑的墙体,青瓦铺盖的屋顶。院子错落有致,花草树木茂盛,花香四溢在这里。灰色的村庄隐没其间,宛若上苍丢弃在山花丛中的一片粗陶,大气堪比西藏灵芝,惊艳远胜江西婺源。只因地理,天生寂寞,坐拥一片清凉,俨然素衣的无冕之王。

行走至村口,清风徐来,群山摇曳,伫立其间,天地恍惚。樟树、槐树、桂树、木瓜、山核桃、香椿、花椒……诸般滋味,聚拢成一阵清香,浮在河面,浩荡而来。

随即,看见一尾檐角探出了绵密的山林,那便是张坝古寨的入口——这里,保留了传统的农耕生活,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流传着古老的民间故事,犹如世外桃源。

一只白色的雄鸡兀立于青岩之上,红冠金爪,昂首踱步,气势如虹,正是山间的第一位隐者。这时路口走出一位身着竹背篓的老者,鹤发童颜,老式中山装朴素洁净,背篓里是一把鹤嘴小锄头和几味药材。再行两步,遇一中年樵夫,肩上湿柴重约百斤,相顾无言,莞尔一笑,一个侧身宛如施礼,各自行去。

路转峰回,上一大台,遇两间大屋。其中一间是村中的老店,里头陈设着算盘、灯泡、铝制水壶、竹编暖瓶、老式手电筒等旧时物件。只需跨过一个小小的门槛,便跨越了50年,进入了那个简单清贫的时代。好在墙角的酒缸里发酵着几坛叫作"二脑壳"的纯粮土酒,迎面扑来,沁人心脾,挥之不去。一座小店,在从前足以满足山寨里简单而快乐的日常。

张坝村古民居是典型的陇南木架子房原型,四合院建筑结构,多依山而建,既有北方建筑的恢宏高大,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院落布局合理。房屋为上下两层,正房、厢房、厨房、杂物房各具功用,中间院子的两边是台阶,院门位于一侧。房基是就地取材的石头,上面是黏土与碎石夯实的土墙,防寒保暖。房架全是山上的木头,耐用结实。保存完整的民居,区域代表性强,既有人文、农耕、田园、生态旅游的丰富资源,也有很高的民间文化研究价值。

不仅如此,房屋装饰上还有精美的木雕、粗犷外形和细致纹饰的石刻,自然山水、珍禽异兽、戏剧人物、吉祥的图纹、历史典故多有呈现,在屏风、窗棂、雀替、走廊台、柱顶石上随处可见。村落内的匾额和门庭对联,有些蕴涵着重德修身的情操追求,有些蕴涵着勤俭持家的家风文化、有些蕴涵着恩泽子孙的家训传承、有些蕴涵着家族繁盛的美好寄托,每一处都透露出人们修身治家和为人处世的美好梦想与追求。

顺着山势再上行,是一处大的坪台,有一座白墙灰瓦的简易土木结构村庙。殿里供着观音、魁星、土地三位神灵。菩萨面容慈祥,容貌趋于本土,有别于敦煌一带的风格;青绿色身子的魁星一手握笔,一手持书卷,显得几分粗犷,但是寓意吉祥;只有土地爷和蔼可亲,仿佛邻家大爷,会背四书五经,又懂得回春的医术。小小一座庙,便看出人间的追求不过都是那么朴素。

一转身,看到了崖边上一株大树。古朴沧桑,直上青云;片片绿叶,光洁清亮;一树繁花,冰清玉洁;淡香幽微,蓬勃超然却又安闲笃定,充满了"久向人间脱俗缘"的神韵。"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便是这种树了。站在菩提树下,张坝古寨模样渐次清晰。顺势而筑,错落有致,看似随意,却章法森严。老墙斑驳,灰瓦如鳞,探出的屋檐下是黄澄澄的玉米、烟叶、干草、柴捆,以及古朴厚重的石磨、石槽。

站在菩提树下,一阵清风吹过,树影婆娑,如同海风吹瀑布,烟雨落晴天。

透过菩提树枝叶间的空隙,看到了远处红瓦白墙,整齐划一的新农村。正是午饭时刻,几缕炊烟缓缓升起……国家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一个整齐的新农村拔地而起,古寨的历史就此进入新的一页。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