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纪事

作者: 项顼[文集]2021年12月21日原创散文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今人对于冬至,已经没有旧时过节的热切。而在古代不仅是把冬至当做一个节令,而是将冬至这天当做一个隆重的节日来过,在这一天无论官商,或是百姓多放假休息以庆贺冬至的到来,亲朋之间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为“贺冬”。

我自打小起,就没有把冬至当节日来度过。不过有几件事,到是值得一记,就是在冬至这天,如果有可能的话,是会特意的选择食物,主要是吃狗肉,如果没有狗肉,能吃上羊肉也是不错的。据传说,冬至这天是最适宜进补的,吃了狗肉或是羊肉对身体有大补,整个冬天都会感觉到很暖和且不寒冷。

说起吃狗肉,我这一生中只吃到过一次味道最美的狗肉。那时我尚小,记得还未上小学。母亲在县城的烟叶复烤厂做临时工,是很重的体力劳动。那年的冬天来得很早,到了冬至已是满山遍野的冰雪。去上班不久的母亲,不一会儿便冒着严寒开门回来,我记得天刚有些微亮,我还在床上睡着,母亲手里捧着一个大搪瓷缸,里面是热腾腾的一瓷缸狗肉,母亲看着我们吃下,才满意的回厂上班。后来我知道,那是厂里的工人在冬至前晚炖的狗肉,分给了去上班的母亲一些,母亲听说冬至这天吃狗肉有大补的作用,于是自己却舍不得吃,请了假送回家来给我和姐姐吃。许多年以后,我并不再吃狗肉,可是童年时那顿狗肉的清香,却一直留在我味觉和记忆里。

除了吃狗肉外,在南方据说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和云南称抄手,福建馄饨皮薄,新疆称曲曲等。

冬至这天在远古还是重要的祭祀日子,《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说明古人对冬至的重视。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去世的父母尊长祭拜。此风俗在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滇南、滇西等地一直较好地保持,这天人们都要到亲人的墓前祭祀,表示哀思。

诗人杜甫写到:“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四季中一个重要的节令,因为在这一天里,太阳处在地球的最南端。据史料,故宫的乾清宫有一个奇特的天象,就是只有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在正午时分才可以照在“正大光明”的匾额上。白昼渐短的冬天,从冬至这天始,将渐渐的延长,这是太阳从这天起,开始了向北动所致。于是便有了关于白昼时日长短描述:“夏至渐渐短,冬至渐渐长”的谚语。

从冬至这天起,就是民间的数九。进入数九天,也就是进入了冬天最寒冷的季节。数九是以九天为一轮,一共数九轮,计八十一天。我在前些天博客里的一篇日志上写的:“一九、二九怀中揣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就是吾乡流传很久的对于寒冬的谚语。我在网上看到北京人的九九歌是这样数九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式,冬至过后,很快的就到了腊月,到了腊月当准备过年。

大年过后,正月已是冬尽春来。

作者项顼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