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垉与红椿沟

作者: 贾载明[文集]2022年03月17日原创散文

松林垉那个地方,安葬着云阳县贾氏族人贾明高和贾伦等祖先。贾明高为始迁祖贾义著的九世孙,是一个秀才。贾伦是贾明高的曾孙,其父为贾思风,其祖父为贾承德。贾承德乃贾明高之子,也是秀才。贾伦在明朝末年动乱时投军到当时明朝政府军李占春将军的部下,在涪陵、万县等地作战,因战功卓著,提为李占春的副将。

红椿沟是明朝末年动乱时贾俸先祖躲藏的地方。贾俸是贾明高次子的孙子,和贾伦是堂兄弟。

2005年10月4日上午,我和贾载云、贾载明(与我同名,年龄比我约大)从云阳新县城出发,驱车过云阳长江大桥,经盘石镇,上杨家山到凤鸣镇,然后到了第一个目的地—松林垉。

这个国庆节多雨,我们寻根这天是阴天,路湿而不滑。

此地易寻,离院庄乡一两公里,在万县至云阳县的主干线公路旁十余米的地方。所谓“垉”,就是一座土山。三方是平缓的土地,东边陡一些。土山上柏树苍翠。其中还有几棵“刺柏”,象倒立的毛笔,很秀美。遍地绿草,很茂盛。有好几座坟墓,其中一座是葬的现代贾姓人。由于历史久远,贾明高、贾伦先祖的坟墓早已不存在了。但我们找到了这个家谱上记载的地方,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庄稼地里的红苕呈现绿油油的长势。此地土质滋润肥沃,隐隐有生气。雨后空气清新,令人神爽。

站在土山上瞭望四周,民居星罗棋布。很开阔,很厚实,是广袤的浅浅的丘陵。无疑是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谓鱼米之乡!

云阳等县我贾氏族人于明朝早期(朱元璋逝世之后)从武汉汉阳迁到这里,始迁祖贾义著选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明朝末年动乱之后,云阳贾氏族人主要生存在盘石镇的古桑坪(原革岭乡的古桑大队)和外郎乡的梅家山以及凤鸣的马岭等地,都赶不上这里的条件好。明朝末年的动乱不仅使我云阳贾氏家族遭受惨祸,而且生存下来的寥寥四个祖先脱离了原来较好生存环境。

松林垉的行政区域属于云阳县院庄乡五同村四组(四队)。

看了松林垉后,时间已接近12点,我们到贾载明的妹夫(姓田)、妹妹家吃了午饭,然后向红椿沟驶去。

事先并不知道红椿沟的具体地点,问了赶场的好几个农民,他们都说只有个“红通沟”。我们问:那里附近有贾姓人吗?他们说有。地点在院庄乡与外郎乡交界的地方。我们想,贾俸的后代就是住在那一代的嘛,极有可能就是红椿沟。时间久了,人们读走音的情况不应排除。“椿”与“通”韵母相同。走拢那个地方,远没有贾贞躲藏的“飞鼠洞”那么险要,离红椿沟不远是大峡谷,我怀疑方位还要靠东。但当地农民说:“过去这片山都是红椿树,所以叫红椿沟”。看来,这里就是红椿沟不应怀疑了。虽然这里不险要,但那时一定人烟稀少,山深林老,且峡谷临近。可以推测,贾俸先祖不会躲藏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是移动的。或许有时在红椿沟里,有时会深藏到下面的峡谷里去。

从院庄乡出发到红椿沟,也只需数十分钟的时间,连接里市乡的公路经过此地。“L”字形的两座山形成了“沟”。“沟”顺着“L”字的“竖笔”伸延到峡谷。沟旁是一湾稻田。现在看“沟”, 不宽亦不深,一条山洪泻去的路径而已。形成“竖笔”的那座山的对面仍然是山,但有一个很宽阔的斜坡,斜坡上住有几户人家。据住在斜坡上的农民说,对面那山上住有一家贾姓人。

红椿沟的行政区划属于院庄乡存元村六组(六队)

贾载云带有相机,对松林垉和红椿沟都拍了照。作为重要档案,将纳入我们正在组织编修的家谱。

作者贾载明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