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作者: 张宝珠2022年07月20日情感日志

1970年,我从学校分配到西宫附近的一家工厂上班。当时的太原市只有南城区、北城区及河西区三个城区,西宫虽然属于河西区管辖,但周边除了两个工厂、一个百货商场、一个菜市场和一个饭店外,其余的都是农村、农田和菜地,就是两个工厂的家属宿舍也命名为和平村、青年村、新建村、报喜村、友谊村,完全是一幅农村景象。因此,师傅们都把汾河东边叫作城里,把到河东边去叫进城。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就会听到师傅讲:明天带孩子进城逛公园,或是明天带老婆进城买东西。在师傅们的熏陶下,我们这些新来的学生也接受了进城的概念,凡是到汾河东边去的都叫进城。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当时从西宫门前的和平北路到汾河西岸,全部是一望无际农田和菜地;遍地是低矮的平房;到处是春播秋收的景象。因此,把西宫地区说成农村一点也不过分。

当时从西宫到汾河东边只有迎泽大桥一条路,只有一趟6路公交车从西宫经下元开往火车站,去别的地方就要到下元转车。不过,当时进城大都不坐公交车,大部分人都是骑自行车,因为骑车比坐公交车方便。

随着国家的发展,西宫地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1970年9月,新建的胜利桥建成,1971年10月修通了新桥路(后于1982年改为兴华街),打通了从西宫直接去汾河东边的通道,随后从西宫经过北大街、解放路到火车站的5路电车和经过北大街、柳巷的10路公共汽车开通,为西宫人进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1992年,在迎泽桥和胜利桥中间修建了漪汾桥,修通了漪汾街,打通了西宫进城的又一条通道。现在西宫车站的公交车已有十多趟,真正实现了四通八达。

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低矮的平房不见了,代之以高楼大厦;农田菜地不见了,代之以商厦、公园、绿地;煤堆烧土不见了,代之以天然气灶和集中供热。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加快了西宫地区的城镇化步伐。脏乱差的村庄不见了,代之以整齐有序的居民小区。污水横流的小街小巷不见了,代之以绿树成荫,整洁通畅的柏油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经过50年变迁的西宫地区,现在已经完全都市化了。

如今,虽然西宫周边已经找不到农村的影子了,但我们这些老人仍然把去汾河东边叫进城。因此经常被孩子们纠正。真是积习难改啊!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