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光

作者: 秦澍瑶2022年10月28日随笔美文

我坐在门墩上看书,门里的大婆看我。我被书中的故事吸引得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面无表情,一会儿又开怀大笑,这种随着文字变化无常的情绪就像四月的天气,温和之下有风云。而一眼不眨的大婆,也痴痴地盯着我看,随着我的喜怒哀乐而表情丰富。我笑她乐,我哭她悲,我懊恼,她也沮丧,就这样,两个相差七十多岁的人,在书的牵引下,跟着文字手舞足蹈。虽然目不识丁的大婆看不懂书里的一个字,但是她说,她喜欢识文断字的人,看着孩子们看书她就喜欢。我相信她的话,因为当年大爷爷家穷得叮当响,只因高小毕业(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大婆执意要嫁。

乡人将读书人称作文化人,因为知书达礼。如果在外工作(大多是教师或医生),那就称作先生,这种称呼上的细微差异,却充分印证了乡人对书的尊崇,对读书人的膜拜,甚至有些人家还将这刻在门匾上,如“耕读传家”等作为一种家风,传袭后人。而为了供出一个读书人,即使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他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学习,谁家孩子学的好,谁家孩子考试得了一百,谁家的孩子将来有出息等等,那一种唾沫星的预见,让被谈论的父母脸上光彩耀人,让被谈论的孩子铆足劲地读书。

虽然当时我们没有课外辅导书,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学习资料,更没有现在铺天盖地的学习辅导班,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却十足。因为父母大多不识字,家里还有比星星多的农活需要人干,在这一条读书的道路上,我们只能像独行侠一样,自己摸索着往前闯。不知是被乡人的流言蜚语鞭策着,还是为了逃避干农活,只要放学一回到家,我就写作业,写完作业便捧着书看,遇到那些自认为精彩的文字,还摘抄下来细心揣摩。看着我聚精会神的样子,平时走路莽撞说话大嗓门的母亲,突然间变的慈眉善目,就连走路都蹑手蹑脚,虽然母亲不知道我看的什么书,但在她的眼里,看书爱学习的孩子总会有出息。

那些年,不仅吃喝匮乏,就连书都少得可怜,家徒四壁的我根本没有余钱去买书看,而年少的心像一头狼样根本不满足于课本的世界,于是便像渔翁一样四处撒着网,像猎人一样寻觅着书的踪迹。为能借得同学的一本书看,我甚至讨好地帮他做值日,打扫厕所,而那些借来的书,也被苛刻着借阅时间,一天、一个下午,甚至一节课。而为了猎奇那浩如烟海的文字,我甚至误了上课被老师责罚,而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在四年级被迫留级。母亲失望道,整天看你看书,原来都是无用功呀!那一声长长的叹息比皮鞭抽在我身上还疼,此时我才知道,书能助人,也可毁人,就看这书是什么时间去读,怎样去读。

我很庆幸我自己的幡然醒悟,我也很感谢那些借书阅读的日子,它让我懂得了书的珍贵,即使通宵达旦,抑或天寒地冻,饥肠辘辘,我都抓紧时间地将借来的书看完。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守信、守时是书给我的人生准则。

在那些贫瘠的日子,书与我不离不弃,成为精神上长久的陪伴,即使我遭遇父亲早逝、高考落榜、北漂、远赴山区就业、借调省上工作、蜗居在城中村中、为没房结婚发愁时,我都没有舍弃书。从乡下到城里,从山区到大都市,从出租屋到拥有自己的居所,我一如既往地将书作为最好的朋友,作为家里最尊贵的客人进行侍奉。即使一年到头不吃肉,但月月都要买书看。而书也没亏待我,它就像寒夜里的一盏盏灯火,在我失意的日子里给予我希望,在我困顿的时候给予我启迪,在我悲伤的时候给予我安慰,在我落魄的时候给予我力量。世上没有路,走的人多就成了路。日子再拮据,生活总要继续。水没有尽头,山却有高度。人世的艰辛、人生的哲理都被书一一点化。思想的丰满,赛过了一切的财富,而那些所谓的苦已不是苦,悲也不是悲了。

当我渐进半百之年,回望走过的历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已如烟散,唯有纸墨芳香,依然隽永弥久。我很欣喜,我对书的热情至今依然不减。因为有书,我可以憧憬远方,去探索壮阔的生命图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