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家乡的散文

2023年03月10日优秀文章

赞美家乡的散文(必读9篇)

回不去的是家乡

文/王淼

我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从一所学校去往另一所学校。在家的时间少的可怜,匆匆如过客。每次回去都要带好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像是目的地名为家乡的旅程,月假是短期,寒暑假是小住。原来在的基本还在,只是翻新了街道或是新开了小店。可就是这样小的改变让我站在街头恍惚如隔世。所谓家乡,包含曾经的时光与物事,缺一不可。变了一丁点都错了原来的味道。所以故乡只能留在记忆里,我们再也回不去。

我曾说,我要来一场一个人的旅行。其实这段旅行早已开始,不知何时。我在途中遇到很多陌生的人,与其中一些成为朋友,再从朋友回归陌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大树,早已长成不能改变的模样。也许修剪一些叶子我们可以友好地相处,可以几年不吵不闹不红脸,但终究不能真正的接受对方。你们知道么,相敬如宾是个贬义词。

在尚未长出坚实的枝干前曾遇到一些人,所以彼此都在对方的生命里烙下印痕。就像伴生的植物,我的一切都与你们契合完美。

有个人说谢谢我们包容她的小性子小想法,其实何谈包容之说——我一直觉得你本该这个样子,一如我认识多年的你。

有个人说我们再也不能回到在一起的日子,如今四个人四条轨迹。可你是否知道,当我们挤在同一张床上听雨时,我心里有多少快乐与幸福。毕竟,我们一起成长,缺了谁都不完整。

有个人说我们都要"好好的",三个字召唤出我的泪水。是啊,我们都要好好的。因为我们还有漫长的岁月要一起度过。

家乡的南瓜汤

文/李海波

刚记事时,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在当时并不富裕的农村,能混饱肚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煮一锅南瓜汤,全家人围着石板桌坐下,美美地吃上一顿,那又甜又面的南瓜,至今萦绕在脑海。

在家乡,南瓜又叫矮瓜、窝瓜,对环境适应力极强,栽植季节一到,母亲便在仅有的小菜园旁种上几窝,到成熟时,便挑选完好无损的南瓜贮藏过冬。寒冬里,母亲会三日两头煮"南瓜汤饭"慢慢吃。每次煮南瓜时,鲜黄的瓜皮总是我和弟弟争着去刮。

以后离家读书、工作,每每想念的特产要数南瓜了。一次在武汉学习,我总为吃不上南瓜汤而懊恼。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跑了市内许多饭店,未见南瓜汤的影子,后来打听才知道,这儿没有煮南瓜的习惯。不过,一家餐馆的女老板特意为我冲了碗南瓜粉,虽然比不上家乡的口味,还是如愿了。

如今回到家,感觉南瓜的味道比先前美多了。原来,母亲在南瓜汤里配上精盐、香油、食醋、味精、生姜、葱花等等拌匀,熟时已是清香扑鼻,完全可以和山珍海味媲美。

还有一次,大妈接我去吃南瓜宴。她先将南瓜切成小块放在旺火中略炒一下,又将切成片的猪肉放入锅中炒出四成油后,再将小块南瓜放在一起煮,加至各种调料下锅,香味四溢……吃上一口,赛过人参汤。

近些年,环境变了,生活条件好了,但我嗜好南瓜的习性依然如故。家乡的南瓜汤,是我生活中永远的感叹号!

难忘家乡小土窖

文/郭树清

旧时的崇明岛上,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要挖几个小土窖,用来储存冬天容易冻坏或腐烂的越冬食品。那时候人们挖的土窖分为屋内的和屋外的两种,屋内的土窖一般都挖在厨房的灶门口,那里是给灶头添柴烧火的地方,也是屋里最暖和的地方。这种挖在屋内的土窖底座大,上口小,约二尺多深,围圆大小根据所藏食品多少而定,这种土窖像陶瓷坛子,主要用于储藏山芋、芋艿之类的食品。土窖挖好后,为了确保有保暖效果,土窖的底部和四周铺上一层稻草或高粱秸、玉米秸之类的柴草,并在顶端插上几根芦苇作为透气孔。这样,就能确保冬天容易冻坏或腐烂的山芋、芋艿等安全过冬,这些食品大多用作过年时的年贷,以及留一部分作为来年的种子。

还有一种土窖是挖在屋外的,一般选择在朝阳避风的地方,如挖在房前屋后或是靠近宅边的自留地里,这种土窖要挖到两三米长,一米左右宽,一米来深,主要用以储存甜芦粟。储存的方法,到了秋末初冬时节,将田间成熟的甜芦粟,砍下后,连根带叶放进土窖里越冬,乡间俗称填芦穄,并用泥土盖实后,再在上面堆成一个小小的土丘包状,以确保遇雨雪天气时不进水、不积水,以便安全过冬。

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正是开窖的日子,一家人围在土窖旁喜出望外地等待着打开土窖。那些刚从土窖里挖出来的山芋、芋艿,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与刚从田间收出来时的一样新鲜滋润,放进锅里烧出来的味道也一样清香可口。山芋还可生吃,经过土窖储存之后,变得又脆又嫩,汁水也更多,吃起来味道不亚于脆梨的鲜美。还有就是甜芦粟,经过三个多月的土窖储藏之后,其表皮更青嫩,水分更丰富,肉质更松脆,味道更鲜甜,成为冬天里的稀有佳果。

此时,对于那些留作种子的山芋和芋艿,从窖中挖出后,先是移栽到田间一段时间,待到开春天气暖和长出嫩芽时挖出,再进行栽种,很快就会长出绿嫩的苗叶来。随着春风和雨露的滋润,那翠玉般的叶片,袅娜地开放,铺满田间,令人赏心悦目。

有道是"事在人为",这种利用土窖来进行储藏食品保鲜的办法,是海岛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计,这里更是蕴含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海岛乡间,农人们也有将咸菜(乡间称草头腌齑)装入坛子密封后,倒扣在河沟水底进行储存,这一方法,少则数月,多则可存放一年,同样能达到保鲜的效果,而且色泽更鲜美,味道更爽口。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市场上的时令蔬菜,品种繁多,随时供应,十分丰富,即使到了冬天,塑料大棚内生产的各类蔬菜,更是不分季节,应有尽有,确保新鲜,而且家家都有电冰箱,人们根本不需要再用土窖来进行储藏。然而,那农家自制小土窖的情景深深地留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更是丝丝温润萦绕心间,定格在童年的美好记忆里。

家乡的夜晚

文/张子鹏

夜幕降临了,德安以一身的夜装出现在人们眼前,那美丽无法用语言描绘。

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河,水天一色,你会觉得德安的天似乎离我们更近些。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德安的夜是静的,微风拂过,摇曳的树叶疲倦了;竞相怒放的花朵劳累了;勤劳的蜜蜂歇息了;飞舞的鸟儿归巢了。夜空是那么的蓝,好像是某一位天神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了,让天空被染成了暗蓝色。一会儿,云散开了,夜空中的星星望着我,又一会儿,云全散开了,星星组成了一条长河,仿佛我一伸手就能触摸到。

家乡的夜晚,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夜晚。

家乡的南瓜

文/谢观荣

曾见到画报上的南瓜特别好看,圆圆的,色泽明亮,令人喜爱。可家乡的南瓜却丑得很,粗细长短不一,随意任性弯曲,就像一群野孩子,似乎穿着大人的旧衣服,随便改一下,明显不合身,很像小时候的我们。家乡的南瓜长大了也像一个杂牌军,长相不同,颜色不一样,青白色、深青色、灰白色,直到老了才有一丝令人惊喜的淡金色。

家乡的南瓜虽然长相不佳,但却懂事得很。初夏时,在墙角、在田边、在大门旁甚至树荫下、猪圈后随便埋下几粒种子,没几天,南瓜就发了芽。它们不用施肥,不用浇水,不用除草,一切全凭自己就会长得很旺盛。

初生的南瓜嫩嫩的,一掐冒出泪样的汁液,这时摘回去切片切丝爆炒烧汤皆可,不用剔籽去瓤,很方便,口感脆脆的,有一种特别的清香。不过,很少有人吃这样的南瓜,人们舍不得,都在盼望它们长大。在所有烹制南瓜的方法中,有几样是我喜欢的。例如,南瓜饼,把南瓜刨丝,与面粉和匀,在锅里煎成一块一块的小圆饼,口感非常不错,以前母亲经常做。我还喜欢吃南瓜丝包的饺子,除了油盐调料,其它什么都不放,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的。

不过,在家乡小村,提到南瓜很多人会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但要是说饭瓜则人人皆知。就好像说一个人的学名,乡亲们不一定对得上号,说乳名大家都明白,也亲切。

家乡的小吃

文/陈训蒙

我的家乡在豫东宁陵县。离开家乡来洛多年了,但家乡的几种小吃一直叫我牵肠挂肚。

豆沫、水煎包。豆沫是用小米做的。先将小米用水泡好了,再用小石磨磨成细细的面糊,配以花生(黄豆)、杏仁、粉条兑水熬制而成。葱、姜是不可少的,再放些油炸豆腐泡儿,撒层炒芝麻,盛到一个用棉被裹得严严实实的陶瓮里,挂到一辆特制的车子上,推到集市上水煎包锅旁,卖时还要再往里放些油炸面泡儿。豆沫很好吃,闻着香,吃着香,回味更香。豆沫属汤类,得配以主食,那就是旁边的水煎包了。水煎包是羊肉馅的,只掺有葱、姜,皮是发面的。水煎包的一面带有一层透亮的焦皮,一咬焦脆绵软,满口鲜香。人们吃饱了、喝足了,还不忘用秫秸秆儿串两串水煎包回去。

烧饼、羊肉。烧饼是用炭火烤的。烤烧饼的炉子是椭圆形的,上面倒扣了一口铁锅,下面是炭火。炉子外面糊了很厚的一层麦草泥,架在一个木头架子上。做烧饼不说做,说打。打烧饼的揪好面剂儿,用手在案子上揉搓几下,抻长了,抹上油、盐、五香粉,卷好,按扁了,拍圆了,用刀在周围做出一圈花儿,在正面刷层糖稀,飞层芝麻,用手背顶着贴到铁锅上。这是技术,不然,手一离,烧饼就掉到了炭火上。烧饼烤好以后,香味扑鼻,咬一口,外焦里软,一层一层的,盐味、油味、作料味、糖稀味、面香味……不用就菜,用手撕着,一会儿就能吃上好几个。最好的吃法还是烧饼夹羊肉。羊肉是垛子羊肉,一辆车上就放一垛肉。买多少给片多少,卖肉的拿刀噌噌噌片得极快,肉随刀飞,片大、肉薄、透亮,往热烧饼里一夹,好吃得很呢。我妹妹知道我喜欢吃这口,每次从老家来,总要带一大纸箱烧饼和七八斤羊肉。烧饼怕剩,一剩也就皮了。肉呢,吃的也是个鲜气,往冰箱里一放,味就失了。热烧饼夹鲜羊肉才是绝配。

绿豆糊涂、油条。绿豆糊涂是用绿豆面做的。绿豆糊涂做好了,不稀不稠,盛在碗里,绿嫩如玉浆。有一次,我带一个外地朋友吃早点,喝的就是绿豆糊涂。他端起碗就是一口,还没下咽,就一股脑儿吐了出来:"呸!呸!这是啥东西呀?"我大笑起来:"真是个外行!喝绿豆糊涂得慢慢去品,就着油条才好喝。"他吃口油条,喝口绿豆糊涂:"味儿怪怪的,还真有品头!"汪曾祺先生曾教人吃油条就蒜,说是绝配。那是他没喝过绿豆糊涂就油条,他若吃了,一定会感叹一番:觉着要比北京的豆汁儿、炒肝好。

家乡那条路……

文/敖华

2007年下半年,煤炭湾至凤凰山的运煤线正式开通,煤炭湾段接富法公路,凤凰山段接富曲老路。对于名不见经传的战马地来说,算是百年难遇的大喜事,因为运煤线从站马地的村庄直穿而过,从此,这里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站马地是我的家乡,交通巨变令我兴奋不已。

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每次从后所乘车回家,虽然苦于没有直达车,往往要从富源城绕个大弯。值得庆幸的是富源县城至站马地这条城乡路上,定时不定时地跑着家乡的歪牌车,只要上了乡村歪牌,唰唰唰,一刻钟左右就到村口了。路上除了跑着歪牌客车,还有摩托车、电动车、农用车、轿车,当然,数量最多的是煤车。毕竟,这条路担负着后所和中安两镇的煤炭运输,有的运往羊尾哨火车站台,有的运往白水火力发电站,有的散销省内外各地。至从线路开通以来,车辆往来如梭,不分昼夜,热闹非凡。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可说得不假,道理也很深刻。就拿我的父老乡亲来说,至从土路变成柏油路以后,他们好像都变了个人似的。以前很懒散,只满足于种好洋芋、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广种薄收,多劳少得,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现在很勤快,有头脑,思想意识产生较大飞越。有的开始种薄膜蔬菜,有的开始养大河乌猪,有的开始承包水库养鱼,有的开始承包山林开农家乐,有的承包石山开石塘,有的在路旁开修理店或洗车加水店,有的在村口开杂货店,有的骑着摩托车去打工,有的跑歪牌车送客,有的买农用车搞物资运输……村民们之所以敢甩手大干,就是因为交通便利,距离县城总共才十来公里,城乡贸易有着明显的地域优势。

至2010年底,才三年时间,家乡的村容村貌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朴实无华的父老乡亲们,凭着内心的执着和务实的劳动精神,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家家户户的存折里多少都有些积蓄。近几年又赶上文明村建设的浪潮,村民们纷纷拿出手中的钞票,添上国家的部分补助,村庄也改头换面,像是刚出嫁的姑娘。村庄里的毛毛路和门前后院也打了水泥地板,房屋的外粉刷统一标准,下灰上白,比例恰到好处。遇上危房,国家按照平方面积有很高的补贴,于是新起高墙,新式设计,让住户住着舒心,睡着放心。家家门前都设计了小花坛,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栽种花卉,既保护了生存环境,又能提高农户的审美水准。卫生圈的兴建,政府免除审批手续,还有部分补贴,多数农户都兴建了卫生圈,扩大了生猪养殖。和卫生圈联系在一起的是新建的厕所,彼此相邻,粪便统一排放,非常卫生。沼气池的建设也接踵而至,卫生圈和厕所的粪便直接排入沼气池,变废为宝,成为烧水做饭的宝贵绿色能源,造价低而利用率极高,村民们觉得很实惠。有经济实力的农户,盖起了小洋楼,紧跟时代潮流,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装修一新,高雅舒适。所有的建筑和设施,与村庄里的竹林、莎树、栗树、杨树相匹配,和谐自然,相映成趣。

从我记事起,八九十年代的家乡是很落后的。土基房随处可见,村内外一片脏乱,这里有鸡屎,那里有牛粪;这里有水塘,那里有土坑;这里码着一堆柴,那里放着一垛草。村民的穿着也寒酸,衣衫单薄,沾满泥浆或土灰;鞋子就更脏了,尽是秽物,不忍入目。怎能不落后呢?家乡那条路坑坑洼洼,山高坡陡,外面的货物很难运进来,村里的农产品很难运出去,给人们的感觉是致富无门、束手无策。于是,家乡那条路的新建和改造一直成了祖祖辈辈的心愿。

家乡路带给我的痛苦记忆很多,我就捡几件刻骨铭心的事例说说吧!用以记住那段特殊的村史,让后人更加珍惜幸福的现在和未来。

凤凰山岔站马地的入口 二百米处,以前是一个近六十度的大斜坡,山脚有一股地脉水汩汩而出,导致土路成了一滩烂泥。记得有一年,一位村民搞新房建设,请一名拖拉机手到富源城运沙子,车子到了泥潭处就再也上不去,车轮深陷泥浆,动弹不得。司机试图加大油门冲出泥潭,而他徒劳的努力,使两只前轮一个劲地打滑,轮子转得飞快,但就是不前行,反而溅出许多泥浆,像是公园节日里的喷泉,喷得司机浑身上下都是,连脸庞也没有放过,像是满脸的疙瘩或麻子,司机显出一副无奈状,面对热情的男主人,也就不好发作。不一会,男主人的儿子拉来了一头膘肥体壮的老黄牛,并带来了一根牢靠的缰绳,其用意不言自明,主人是想靠畜力将车辆拖出泥淖。一切准备就绪,儿子拉着鼻绳,男主人用荆条拼命鞭打着黄牛的后臀,司机认真地掌控着车辆的方向。刚开始的时候,黄牛因畏惧主人的暴力,四蹄竭力向前迈进,挣扎了好几分钟,老牛最终也只能迈出一两步。看到车轮向前移动寸许,主人认为希望在即,生怕老牛打退堂鼓,于是继续牛臀加鞭,力度比先前更猛烈了些。老牛拿出吃奶的力量继续挣扎,似乎在与敌人作同归于尽的搏斗,两只前腿都已经跪在了地上,好像在请上帝帮自己一把。它已经很可怜了,主人还以为它在偷懒,荆条变得更残暴了,可能是老牛的痛苦已经达到了忍耐极限,它只好冒着被肆无忌惮的主人痛打的危险向后退了回去。牛虽然退了回去,但手扶拖拉机并没有立即停火,皮带盘仍然转得很欢,还发出嗡嗡嗡的急促声。只听司机惶惑地急吼:"不好!不好!"随着司机的喊声戛然而止,惊险的一幕出现了,黄牛柔长的尾巴被搅进了急速转动的皮带盘,黄牛的挣扎状令人苦不堪言。司机迅速熄了火,转盘还是转了几十圈才停下来,等现场鸦雀无声,黄牛的尾巴已经摆脱转盘的蹂躏,不好的是长长的一节尾毛断在了绞盘里,牛尾的后半部分脱了一层皮,红红的,还有鲜血渗出,亲临现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毛骨悚然。最难过的,当然还是喂养它的父子俩。

凤凰山山脚的泥潭再往前一公多里有个弧形的大弯,旁山上的松林非常厚密,属于凤凰山的主峰,是本县掩埋死刑犯的地方,阴森恐怖。就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刚好给抢劫犯以可乘之机,那些提着脑袋玩命的不法之徒常常就隐藏在森山老林,一旦有孤身或弱势群体出现,老弱病残孕,一个都不会放过。记得我的一个堂大伯,一天从县城赶集步行回家,行至此处便惨遭毒手。大伯描述到,他的双眼被歹徒从身后用黑布蒙上,双手被向后反剪,自己的背篓被劫走,衣兜也被翻了个遍,总共被抢走四百多元的物品和四十三元五角的现金,这在当年是全家大半年的收入啊!钱财被洗劫一空也就算了,问题是大伯的那双胳膊医治了一个多月仍有麻木酸痛之感,这不能不激起全村人对歹徒的痛恨和对受害人的同情。

光拿他人说事,别人可能会认为我在虚构故事,一派胡言。接下来,我也说说我和姐姐的幸和不幸吧!有一回,我和姐姐背着洋瓜去县城卖,走到大转弯的时候,突然从森林里出来四个彪形大汉,我和姐姐都很害怕。还好,学校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曾教过我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我灵机一动,迅速回过身去,朝后边看不见的来路大声喊:"大家走快一点,你们怎么那么慢呢!"正当歹徒们立在原地迟疑之际,我和姐姐迅速走过大转弯,接着跑步前进,五分钟后,我们才完全摆脱危险地段。这一次的遭遇,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对于两个未成年人来讲,不亚于死里逃生。从此,若没有三四个搭档,我再也不敢从那道鬼门关经过了。

除了上面讲述的两段路,最令人头痛的就数村后的烂泥塘了。这一段的地质也很特殊,近二十米的路段全是紫沙,一年四季都有二指宽的清水从路上流出来。村民的运输又都是靠牛车,铁轱辘的压强又很大,泥塘越撵越深,最深处居然有一米多。每到一年收洋芋和玉米的季节,恰恰雨水多,隔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就下一阵雨,而山地离村庄有两公里左右。若是完全靠人力来搬运,肯定要忙到牛年马月,那绝对是吃亏的买卖。算算成本,觉得用牛车运庄稼要合算些,于是,牛车还得继续派上用场。想起牛车拉着庄稼过村后的泥塘,我至今在内心还会感到一阵酸楚。每年搞收割,我家是这样安排的,母亲和姐姐整天在地里劳动,我和父亲在运输时间之外才协助她们。一旦牛车装满,我和父亲就一起护送牛车回家。平坦路段,父亲有意让我拉着牛绳,学学赶牛车的本事。作为农村男孩,如果不会赶牛车会被别人笑掉大牙。牛车一到房后的烂泥塘,父亲赶紧接过牛绳自己牵,因为他对泥塘里的情况一清二楚。哪里有淤泥,哪里塘子最深,哪里是夹槽,哪里有老树根,父亲如数家珍,不过,这些都是父亲吃过苦头后才会有的收获。车轮陷得太深,我和父亲赶紧用锄头刨稀泥,以此减轻牛车的阻力。然后,我用竹棍猛抽老牛,父亲走入稀泥,扶在肮脏的车轮上使劲向前推。老牛被折磨一通仍然不能前进,我也只好步入泥潭了,父子一边嘴上大声吆牛,一边用双手推车轮。若还不成功,只好搬下一部分庄稼放在路旁,等牛车走出泥塘后,再将路旁的庄稼拾上车。之后,稀泥装饰过的父子才能赶着一辆稀泥装饰过的牛车尴尬进村。

如今,那些心酸的现实已经成为过往。光滑的柏油路清洁宽敞,奔跑的车辆欢快自如,来去无防。凤凰山大转弯一带,有老板投资建了煤场,电煤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再也不会有抢劫事件发生。村民若去赶集,乘坐歪牌车马上就到了富源;事情办理好,乘上车马上又到了村庄。家乡那条路的改变,使村庄的容貌和村民的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变带万变, 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很大的进步。以前,我听到旁人说起站马地的路很难走,心里感到很自卑,觉得站马地人好像五官不全或低人一等。现在说起站马地的路,人人都竖起大拇指,我也感到很自豪。想起家乡那条路,我眼前便会出现一匹骏马从地上站起来,沐浴着阳光向前奔驰!

家乡广场

文/夏集文印(金奇)

发展的趋势真是不可抵挡!

路,宽阔、平坦了;住房,豪华、舒适了;生活也不再清苦了;搞企业投资的、搞规模种养的、开超市饭店的……夏集发展就这么日新月异着。在这行政中心区域正南方向、黄金地段,家乡广场几番扩容,无可替代地赋予它见证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从"时代广场"到"文化广场",从"法制广场"到现在的"休闲体育公园".

如今,每到夕阳西下、月影婆娑时,华灯初上,正是广场展示疯狂魔力的开始,激情炫舞的大妈们;徘徊在通幽曲径,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的恋人们,跑道上串梭来去散步的人们,摆弄体育器械、争相竞技的健身族们……笑意写在脸上,白天心中的空缺似乎在这得到慢慢填满,都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喜悦。

广场还将向东、南两个方向强劲地伸展,精心雕磨着夏集的天堂般美景:垂钓池已蓄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曲折游廊、楼榭亭台正急切地张开双臂拥抱欢快人群,周围一圈圈美丽的花草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这边是"霹雳藤萝";那边是白雪红梅;这一块是"潇湘翠竹",那一块是"清浅池塘";路旁散落着几座别致的休息亭;月牙形、菱形、圆形等花坛星布其间;有些年轮、高大挺拔的香樟根植于花海草丛中;西边假山嶙峋,东边丘陵横亘;四周姣花照水,弱柳扶风;东南角又新辟出网球、羽毛球场……

回望入场口三尊汉白玉华表龙柱、隔路相对的"孺子牛"雕塑和镌刻着"务实、创新、奋进"的巨石,敬意,油然而生。

夏集人不再恍忽,俨然明白:每天为工作和生计不停地奔波着、透支着,总忙碌于高速运转中,生活中再不能缺少这幽静的休息场所。在这花园式休闲广场上,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笑脸的人们,他们抛去工作、学习的一切不快,与家人、好友在小憩,在欣赏喷泉,在花坛周围欢跃,在大树下亲切交谈……

相信有了广场,有了公园,还会……家乡的发展将在广场上延伸……

榆中我美丽的家乡

文/王玉良

要说起美丽的兰州,就不得不说说兰州不可或缺的一片行政区域,那就是兰州的东大门,素有"兰省之门户"、"丝路之要津"美誉的"金县"——榆中。

一提起榆中,想必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兴隆山。"云龙桥飞彩虹,寒山雪闪银辉;林荫深处百鸟鸣,松山青翠花芳菲。奇山名水知多少,兴隆山风光实在美",这是在榆中大地广为传唱的一首赞美兴隆山美丽风光的歌谣,让美丽的兴隆山已然成为榆中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据史料所载,榆中建置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秦大将蒙恬"斥逐匈奴"时,"以河为境,垒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地处榆塞之中,"榆中"因而得名。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马衔山,黄土高原的最高峰,山上常年白雪皑皑,风云变幻,山下芳草萋萋,林木繁盛,一日有四景,四季皆有景,堪称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榆中青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水烟文化的发源地,保存完好的罗家大院、高氏祠堂、青城书院等古建筑,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青城也赢得了"陇上小江南"的美称。

榆中这一方水土养育了40多万榆中人,勤劳善良的榆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双手改变着榆中的山山水水。"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沐浴着十八大的春风,榆中大地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如今高楼林立,马路宽阔,人民安居乐业。近两年来,美丽的榆中大地更是上演着一幕幕极其精彩的发展大片,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总投资超过三百多亿的百余多个项目全面开工,大手笔绘出大画卷,榆中大地一片"沸腾"气象!十三五规划,榆中以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秉承"秦风汉韵、山水田园、崇文尚德、开放包容、创新实干"的精神,按照"六个榆中"的目标,强势推进"兰州副中心"建设,全力装扮"城市后花园",挥手抒写榆中浓墨重彩的新华章。

可喜的变化,巨大的成就,每个榆中人都为家乡的崛起自豪!雄浑壮观的文化地标性建筑——县城北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了秦汉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使榆中焕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也让榆中的历史又增深了一份厚重!清晨,启程御景院,过文成广场,驻足阡陌院,在习习清风中,站在平整宽阔的兴隆山大道,看那喷薄的日出,仿佛在告诉我们榆中发展已然形成万马奔腾之势和百花齐放之效,昭示着榆中发展已经步入欣欣向荣的崭新阶段!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人民因城市而骄傲。领略过风光旖旎的自然大美,欣赏过传承文明的名胜古迹,也感受过霓虹闪烁的繁华都市,而在我们一步步走向文明的征途中,其实最美的风景不是这些,最美的风景而是人,是那些以执着坚守书写担当的人,是那些以善良仁爱履行责任的人,是那些用无私奉献诠释忠诚的人!榆中县首届"24孝模范户"和第四届"十大道德模范"人物,正是他们用最平凡的心铸就着文明之风,用点滴的爱诠释着生活的真善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们难道不是最美的风景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起点面前不是通天坦途,迅猛的奔跑需要跨越一个个障碍。十九大再一次吹响了前进的号角,面向未来,美丽榆中新形象必定是陇原大地上一个崭新的亮点,也必将发生越来越多生动的榆中故事,并随着时代的脉动和腾飞,在榆中人的血脉中和历史的标尺上留下深深的刻度。

我坚信,不久的将来,在我们脚下的这块热土上,既有山水之秀,又有都市之美;作为生活在榆中的一员,我深深为家乡的钟灵毓秀而骄傲,更为家乡正在发生的巨变而欢呼雀跃!

榆中——我美丽的家乡,我爱您!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