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散文精选

2023年03月11日优秀文章

母爱的散文精选(必读8篇)

袖口下的母爱

文/段昌媛

阳光普照,正是晒衣服的好天气,我和妈妈把衣橱里的冬衣一件件拿出来晾晒。突然,一件小巧的红色毛衣映入我的眼帘,我抚摩着这件精致的毛衣,触摸到它温暖的袖口,和袖口传出的温度。

思绪回到那年的冬天。

那是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肆虐的风雪像猛兽般让大地变得一片白茫茫。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我被妈妈武装得极其严实:厚厚的羽绒服,漂亮的帽子,还有精致的手套。

冒着大雪放学回到家,妈妈已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鸡汤,屋内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吃过温馨的晚饭后,我正准备写作业,妈妈拿着一件毛衣向我走来:"来,试试这件毛衣。"我欢喜地穿上,整件衣服都非常合身,只是袖口有些肥大。我看着妈妈略显失望的脸,忙安慰她说:"这样挺好,免得穿时费事。"妈妈笑了笑后担忧地说:"这可不行,还是改改吧,进风会着凉的。"我只好让母亲拿去改。这时,家里突然暗下来了——停电了。我的心里有点小窃喜,因为可以早点睡觉了。

可是,我趴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大门关上的声音,跑到妈妈的房间一看,发现她已经出去了。这么晚,妈妈出去干什么呢?我跑到阳台张望,一眼就看到了妈妈的身影:雪花依然在飘,寒冷的路边,妈妈借着昏黄的灯光,拿着那件袖口有些肥大的毛衣,一针一线地为我改着。漫天如絮的雪花落在她的衣服上、头发上……妈妈背对着我,弓着腰,那么安详美好,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溢满了眼眶。

第二天,我穿上毛衣,匆匆上学去了。寒风依然呼呼地刮着,但我的内心很温暖。

"怎么了?赶紧把衣服拿出去晒啊。"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赶忙掖了掖眼角,摊平那件毛衣。阳光映照下,那件毛衣特别亮丽!

母爱做的酸菜

文/冯硕

儿时对酸菜的回忆,是在北风凛冽的室外疯玩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厨房大铁锅里扑突扑突的响着,诱人的香味使人浑身暖洋洋,寒气顿时消失。

那时冬天,新鲜蔬菜少,酸菜成了必不可少的家常菜。母亲选白菜很拿手,每棵白菜都仔细端详,她常说,白菜根不能太大,心儿要饱满;叶子不能太多,多的要用刀削下去一些,根大不容易腌透,叶子多则腌出的酸菜色泽暗淡,而且不脆。选好白菜后母亲用刀小心翼翼地剃去外层的老叶,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放入沸腾的水中烫煮十余分钟,捞出将水控净。

母亲在酸菜缸底撒一层盐,把白菜根部朝外叶子朝里码一圈,再撒一层盐,码一层白菜,直至码满,然后用一块刷干净的大青石压在缸上,注入水,将酸菜缸用白菜叶子一层一层盖好,最后铺上一层塑料布,塑料布不能太严实,要有一定的透气性。酸菜缸要放在不冷不热的地方,热的地方没等腌成酸菜就会烂掉,冷的地方白菜很难腌好,这之后就是一个月漫长的等待。

酸菜腌好后,母亲把酸菜切成细丝,辅以粉条和几片肥猪肉,偶尔也会放一些猪血肠,盖上严严的锅盖,等到锅冒热气后,再用慢火炖。吃上一口,酸菜不酸,肥肉不腻,粉条润滑,浓郁的香气,口齿中最后微泛的一点点酸,总是点睛之笔,是东北人念念不舍的味道,是冬天里温暖而酣畅淋漓的味道。家人们围坐在炕前,吃着酸菜,唠着家常,童年的日子就是在浓浓的酸菜香中度过。

毕业后,繁忙的工作使我饮食不规律,肠胃不太好,但每次吃母亲邮寄的酸菜,胃口总是格外的好。前几天,我接到小姑的电话,她告诉我:"***最近身体不太好,但还是一车车地往家里码白菜,做成酸菜再一份份分好,然后再到邮局给你邮寄。我劝她别累着自己,她总是说这个活我都干几十年了,从你小时候就喜欢我做的酸菜,我也跟儿子承诺过,除非我躺在床上动不了了,否则会一直给他做下去。"

听着小姑的话,我突然泪眼婆娑。母爱如伞,天晴的时候我们经常忽视她,而一到雨天我们又会想起她,想起她为你遮风挡雨。可不管你是否记着她,母亲的爱都那么真诚地陪伴并温暖着我们。母亲的酸菜,我永远不会忘记。

秋分至母爱深

文/张新文

据《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人是智慧的,能够知晓秋分的那日白天和黑夜是平均的,如果用长度来计算时间的话,昼与夜是等长的;更为睿智的是在"寒"与"暑"之间,发明了"凉"字,既不寒冷也不溽热,唯有秋天才有的凉爽和怡人。

秋分过后,昼的长度减少,夜的长度被一天天拉长,节气正一步步向秋天的深度迈进。原本还是"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夜晚,那晚敲击键盘太晚和衣而睡的时候,妻子轻手轻脚给我盖了棉毯在腹部,徒留手脚于外……晨起,妻子嗔怪道:夜凉如水,珍重加衣!

"最是童年总入梦,纸上留我旧故乡。"妻子的话,使我的思绪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回到了童年的秋天;回到了"夜凉又秋分"的母亲身旁……

秋分时节,那是农村最繁忙的时候,"白露快割地,秋分无闲田。"割稻谷、割黄豆,还要播种小麦,农谚也正说明了此时节农事是何等忙碌。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每晚睡觉前总要给我们穿上棉肚兜,她常说秋天孩子的脚不安生,总把盖在身上的被子蹬掉地上,稍不注意就会冻肚子。所以,每到立秋的时候,她就在煤油灯下给我们做棉布肚兜子。母亲针线活做得好,夜晚穿在身上既舒服又得体,关键是每年秋天从没有冻过肚子,闹过病。

记得刚结婚那会儿,刚好也是在秋天,母亲用竹尺在我身上量着,没几日就给我做好一个红红的棉肚兜,当着妻子的面,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脸热胀着。

"娘,我都是大人了,你还给我做这个——"

"大人怎啦?天凉了,肚子重要!再者说了,夜晚穿一下,不丢人哩!不但你有,你媳妇也会有的。"

没几日,母亲也给我妻子做了一个,颜色和款式一模一样,这两件母亲亲手缝制的肚兜,被妻子压在箱底视作珍宝,天底下的母爱是多么温暖和伟大啊!

春华秋实,秋天是果类成熟,谷类收获的季节,达官显贵此时除了秋游,就是大饱口福。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吃螃蟹是少不了的,第三十八回写道,大家坐定,凤姐吩咐丫鬟,叫拿十来只螃蟹,蒸着吃。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凤姐管家真的是一个高手,蒸多了,吃不完,岂不浪费;不够吃,不要紧,现吃现蒸,可以说"蒸"在烹饪中,是最简单、最节约时间的一种烧制方法了。螃蟹只有蒸着吃,才能保留得住那股子固有的味道,无论咀嚼还是吮吸入口,鲜味总是在唇齿之间氤氲缭绕,犹如平静的水面落入一粒石子,鲜香一圈圈,在口腔里漾荡开来……

生在农村,吃螃蟹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苹果、枣子和梨我们还是会吃到的。秋分时节,气候干燥,人也会变得燥起来。母亲这个时节做得最多的是青菜,菜园里青菜长得很旺,母亲或是炒青菜,或是烧青菜汤,有时还变着法做菜米饭给我们吃。苹果和枣儿她会让我们洗净生吃,可是,买回来的梨她都是烧熟给我们吃。她说梨是利泄的水果,孩子吃多了只要冻肚子就会腹泻,只有熟吃是最好的。母亲把梨洗净,先用干净的纸包裹好,再在纸上裹上黄泥,跟做叫花子鸡似的,埋在煮好饭后火星四射锅腔内的灰堆里。烧好后,在地面轻轻地磕落黄泥巴,揭开裹着梨的纸,因为烫手的缘故,油亮的梨儿会在两个手心来回蹦跳着,即便灼热得烫手,我们口馋得仍然舍不得把它从手里放下来,生怕一旦离了自己的手,会被别人抢去似的,只有把一个熟梨心满意足地吃下肚的时候,才想起父母已经下田劳作去了,才想起母亲为了孩子总是省吃俭用,无怨无悔……

秋分夜更凉,母爱深如海,记之。

母爱无私

文/刘志波

母亲现在已65岁,依然与农活为伴,母亲是一位最平凡的有心人,平凡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母亲总是打理得紧紧有条,从不让人感到有半点掩饰,持家是母亲最大的优点,处处为儿女着想,她对自己的生活标准很低,只要能吃、能用的东西总是舍不得丢掉,虽然母亲觉得现在生活好多了,但她依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态度,节约是母亲的品质,更是我一生受用的财富。

记忆最深的是母亲起早贪黑不知疲倦的身影,年复一年的过度劳累,伴随了母亲60多个春夏秋冬,因此母亲也患上多种疾病,但她从不会因病报怨什么,有的只是处处为儿女们操劳着想,从不感到有后悔的时候,母亲最牵挂的就是她的儿女们,什么都可以为儿女们付出,唯独没有考虑的就是自己,她常对我说的一名话,"***没文化,要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再像***一样吃苦受累,我现在累点苦点值得".也许这就是一种朴素简单的鼓励吧!却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成了我学习工作中的强大动力,永远激励我前进的就是母亲真挚而无私的爱。

幼时贫穷的家境,为了能供四个孩子的上学费,繁重的体力劳动就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那时,母亲超负荷的劳作,一个人承担家里所有的农活、还要养上大小五六头猪、一头耕牛、还有二三十只鸡之类的家禽,为的是一年下来能多挣点钱,在那厚实的土地里,不但可以看到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还可以看到母亲的智慧。比如种白菜,冬天的时候,母亲会选择成色优良的白菜,吃掉叶子的部分后留下根部,春天的时候母亲会把白菜根种到地里,很快地里就长出了嫩嫩的绿叶,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出美丽的小黄花,花谢了之后就可以收获白菜籽了。母亲勤劳一年四季都不让地闲置,一茬接一茬,吃不完的就拿到集市上卖了换钱。由于母亲种植的菜优质远近闻名,拿到集市上很畅销,乡亲们都争着买。母亲用卖菜籽等之类的钱,给我们兄弟买书本之类的工具供我们上学。母亲虽然没什么文化,却非常重视让孩子们受教育,这大概是母亲没有文化的缘故。虽然供四个孩子上学负担很重,但是母亲坚持让我们去上学,就是再苦再累也默默为家庭奉献,年幼的我不太懂母亲为什么要这么超负荷,但一年下来我家吃穿还显得比别人家宽裕,从母亲勤劳的一言一行中,我隐约有了辛苦劳累的简单内容。

上小学时,记忆中三年级前由于条件所限用不上电,晚上母亲便会亲自为我点燃煤油灯,为的是让我补上白天没做好的功课,调皮的我总喜欢把母亲的叮嘱毫不在意地抛到脑后,有时还会对母亲近乎迂腐的担忧禁不住厌烦。

中学时移到县城住校上学,在异乡的天空下过起相对独立的日子,走出温暖家门的轻松心情也莫名地变成对远方母亲的思念,于是,临近周末,三步并作二步走想赶快回到母亲身边,吃一口母亲亲自做好的香喷喷可口的饭菜,听听母亲嘘寒问暖、不愿其烦的唠叨,心里觉得特踏实、温馨。

凭着强烈的读书欲,总算是搭上二流大学末班车,在外求学的那段日子,只有假期才能回家,母亲身边少了劳动帮手,平常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帮不了了,母亲的负担更重了,而母亲对我的关怀也显得更强烈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知道了生活中包含了母亲多少深情和关爱,一向不曾感情流露的我总会在听到母亲的唠叨后禁不住大哭一场,因为我知道我的母亲与天下其他所有母亲一样需要爱,也同样需要亲情。

岁月流逝,母亲依然未离开农活,任凭岁月的流逝,母亲仍然坚持在地里辛苦的耕种,去年五一节期间,我特地提前安排好工作,带着妻子儿女回老家去看母亲,并给她带了一些生活之类的必用品。可刚到家被母亲撞见,母亲就强调说家里都有,什么都不用购买,你们现在经济还不宽裕,等条件好点了再给她带点也不迟,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挺内疚的,母亲还是这么省吃俭用,一心只为儿女着想;甚至连儿时经常干的农活也不让我干了,晚上吃着母亲在土地上种植的原生态的食物,女儿一个劲说好吃,母亲却微笑着说好吃就随爸妈常回家看看,是的,工作再忙,工作已让我时间上不再自主,对母亲更谈不上半点孝顺,但回家看看是迫在眉睫的事。离家的时候,母亲还给我准备了一些原生态的食品:蔬菜、腊肉、土鸡蛋等等。临走时,母亲匆忙弯腰帮我提东西,我无意瞥见了母亲那双勤劳的手,看到了布满额头的白发,脸颊显得很消瘦。我心里不禁一颤,这就是母亲的手吗?一双被风霜磨砺和生活重压而粗糙得像老树皮一样的手,被岁月的刻刀雕琢得满是皱纹的脸,满头的白发,我该如何报答母爱呀,我感到一阵阵内疚和难过,眼泪顿时在眼珠子周围打转。

不求回报的永远是无私的母爱,在那贫穷年代的小山村,母亲没读过书,而母亲却用她宽广的胸怀和不知疲倦的身心把我抚养,付出的艰辛和困苦可想而知,现已工作十余载的我,很想把母亲接来跟自己生活,让我弥补哪怕是一点点缺憾,可母亲一直不肯,母亲总是说农村山清水秀,视野开阔,住着方便。

很多时候,在成长的路上,母爱总被自己理所当然的忽略掉,回过头来想想已头发斑白的母亲,已到迫不及待为母亲尽点孝心的时候了,回想起母亲为自己及这个家庭所做的点点滴滴,除了感激我还能做什么呢……

指尖上的母爱

文/吴克敬

与女儿吴辰旸的交流,妻子都交给了她的手指。

我把这个日子记得非常清楚,四年前,女儿考取同济大学,我与妻送她上学,在校园给女儿首次买下手机后,娘儿俩面对面相互发了一条短信。妻发给女儿的短信看似随意,却是萦绕在我们心头,最想说给女儿的话:妻子用指尖在手机上写道:"孩子,你有你的大学了。因为你有了你的大学,也便有了离开父母的理由。你的理由是充分的,你就很好地享受你的大学生活吧。"女儿第一次在手机上接收到母亲的短信后,偏头乐了一下,当即给母亲回了条短信,"老娘好!短信收到,请老娘放心,女儿长大了,女儿知道怎么安排学习,安排生活,女儿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母女俩头一次用短信交流,仿佛一个仪式,从此,母亲把一切的关爱,一切的嘱咐,一切的唠叨,都用指尖在手机上写出来,发给远在上海的女儿,让她们母女的距离,没有因为空间的变化而变得遥远。

我见证了妻子和女儿之间的爱。当年,女儿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未出生时,女儿就被妻子爱在指尖上了。不怎么会织毛衣的妻子,买回来了毛线和织针,一针一线地给未出生的女儿织起了毛袜。织得很是辛苦,妻子的手指被织针戳得红肿,妻子却不停手,织好了,却不满意,拽住线头,扯开重织;女儿快出生时,她又弄回一堆包皮布(即商场包裹布匹的那种布),裁成与手绢一般大小,做尿片儿用。妻子裁布时发现包皮布的粗糙,怎么办呢?她把裁出来的包皮布,投进热锅里煮,煮一阵又泡在清水里洗,洗一遍,仍嫌粗糙,就又投进热水里煮,三番五次地煮和洗,妻子的手洗得白腊腊的,而被她煮洗过的包皮布,确是又柔软又白净,女儿的嫩屁股,可是享了福。

女儿顺顺利利地出生,又顺顺利利读书上学,现在又顺利地通过了托福等出国留学的考试,过些日子,就要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研。在家里给女儿做着留学的准备,又说起过去的事情,我说妻子把女儿是爱在指尖上了。妻子反驳我,说她是爱在心上的。妻子的辩驳是有理的,世上的父母,谁不是把自己的孩子爱在心上的?

不过,妻子爱女儿的指尖,也有生气着火的时候。那时,母爱的指尖,也会如刮起来的一阵风,削在女儿的屁股上,让女儿受一点皮肉之苦。我们家里,因此还收藏了一把扫床的棕条帚。那次,妻子打女儿的屁股打得指尖疼,就随手拿床头的棕扫帚的木制把儿,在女儿的屁股上抡了一下。我不知此事,直到一日看见扫帚的木把上,有女儿写的一行字,读得我满眼的泪水,也读得我满脸的笑,女儿写的是:请别用它打我!后来,妻子知错了,再没用扫帚把打女儿。而我找了个塑料袋把那把扫帚装好,收藏起来。我要选择个适当的机会,将其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女儿。这么做,不是反对母亲打孩子,对于犯错的孩子,母亲有管教的资格。我是觉得母亲的打,也是指尖上对孩子的爱哩。

女儿辰旸要去美国留学了,可以想见,作为母亲的妻子会用指尖,更勤奋地点击在手机上,向女儿传达她的爱,我愿这样的爱,一直长长久久。

母爱的饺子

文/何伟昌

在南国的灯光下,他打开记事本,重温着和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回想这些年自己给母亲寄回的一笔笔汇款,这些钱足够老人用上好一阵子。但他已两个年头没有回家,想起远在湖南乡下老家的母亲,他眼前即刻浮现出一幅刻骨铭心的画面。

千里冰封,飞雪飘扬。校园里披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雪絮,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的冰条儿,外面的世界银装素裹,万籁俱寂。这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他在镇中学寄宿,此刻蜷缩在校舍的被窝里复习功课,手脚冻得红肿,青一块紫一块的,浑身打着颤儿,时不时放下书合上手,吹上一口热气取暖。昨天母亲捎信来说,今天要给他送棉被和棉鞋来,他穿好衣服在走道上跳跃运动着,尽量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眼睛专注着外面的动静。这时候,母亲远远地走来,头上系着一条围巾,肩上扛一个蛇皮袋,一身雪花,步履蹒跚地从雪地里向他走来……

他早年丧父,母亲拼死拼活送他们姐弟俩上学。姐姐考上了师专,毕业后远在异地教书,一年难得回家一趟。他也如愿考上了大学,毕业到南方这座城市工作好几年了,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一位漂亮女友。他想把母亲接来一起住,可老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不适应陌生的话语,不喜欢独自守在家看电视。母亲在老家喜欢串门,喜欢和左邻右舍拉家常,只来了一次没住几天就要回家。除了春节匆匆回去呆上几天,他平时给母亲寄回的也就是那一张张汇款单,一个匆匆问候的电话,很少回家……想到这里,他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他和女友商量后,下楼买了一束康乃馨连夜驱车往千里之外的家赶,他要回家陪妈妈过母亲节。

临近中午,他赶到了家,母亲正在堂屋剁肉馅包饺子,桌上已包好了一大堆。"妈,我回来了,回来陪您过母亲节。"母亲激动地放下手中的活,眼神里充满了惊喜。他纳闷地问母亲,一个人在家包那么多饺子干什么?莫非知道他今天要回来?母亲笑而不答,说等会伯娘来就知道。

伯娘进来道出了原委。这些年,他和姐姐都很孝顺,给妈妈寄回不少钱,让老人安享晚年,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们一年里回家次数极少。尤其是逢年过节,母亲总惦念着远方的儿女,希望他们能回家团聚热闹一番。每年的母亲节,母亲包那么多饺子是送给邻里乡亲的,送饺子时告诉乡邻:"饺子是儿子从城里带回来的,儿子吃完饺子就回城了。煮多了吃不完倒掉怪可惜的,就端上分给大家吃……"刚开始人家生疑,久而久之都明白了,笑着说,母亲养了一个懂事孝顺的儿子。听乡邻这么说,母亲总有一种幸福的成就感。

他从车里拿出那束康乃馨送给母亲:"妈妈,母亲节快乐!"母亲接过花,脸上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绽放。他鼻子一酸,一时无语。乡亲们都来看他,屋子里渐渐热闹起来。馨香溢满了屋子。

上世纪70年代末,物资匮乏,生活艰难。小时候,姐弟俩最爱吃母亲做的饺子。每逢集市,父亲大清早挑一担干柴或蔬菜去镇上赶集,每次都换回一块肥肉和一些饺子皮。母亲总把肥的割下来炼油,把猪皮和仅有的一小块瘦肉拌香葱剁成细细的肉酱包成饺子,让姐弟俩尝个鲜,家里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父亲走后,家似失去了顶梁柱的房子随时都会倾斜倒塌,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冷清许多。但是,坚强的母亲没以泪洗面,没在别人面前诉苦,总是披着星光出门去,万家灯火回家来,在自家的责任田辛勤劳作,在地里种上一些鲜嫩的瓜果蔬菜。母亲总能抓住季节抢在别人的前面,挑去十几里远的镇上卖个好价钱。姐姐心疼母亲,好几次想辍学回家干农活都被母亲斥责赶回学校。平日里,母亲不让姐弟俩去田地帮忙干农活,让他们好好读书。后来,姐弟俩寄宿在县中学读书,每逢周日返家,母亲总是煮上一锅饺子让他们饱食一餐,并且叮嘱姐弟俩:"我知道你们最爱吃饺子,好好读书,将来上大学有好工作有出息了,我天天包饺子给你们吃。"

岁月荏苒,母亲已是白发苍苍。望着母亲瘦弱的身子,他热泪盈眶,亲手盛满一碗饺子端给母亲。吃着母亲做的饺子,他觉得这比城里任何的山珍海味都美味,因为这是一份倾满母爱的饺子。母爱情深似海,爱如一束永不凋谢的鲜花历久弥香,它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和伟大,爱意芬芳呵!

母爱,流淌在生命里的河

文/魏玉贞

沿着岁月的河流上溯,镶嵌在记忆中的母爱,如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而至,美丽绚烂,淳朴厚重。

对母亲最初的记忆,是小小的我在村口等待母亲下地归来。她从夕阳的光辉中走来,穿着白底蓝点的上衣,年轻而美丽,笑眯眯地递给我两个青绿的桃子,我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满溢。这独特的甜香,熏染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的生活清苦而温暖,心安而笃定,因为,有母亲。

早晨醒来,朦胧中闻见粥饭的清香。母亲熄了灶膛里的火,打扫庭院,喂鸡喂鸭,挑水浇菜。吃过早饭,又匆匆忙忙去上工。

星空闪烁的傍晚,我躺在母亲的怀里,听她讲述牛郎织女星的故事,古老的歌谣如催眠曲,伴我安然入眠。半夜醒来,总是看到煤油灯昏黄的光线里,母亲在哧哧地纳着鞋底,亦或是做着棉衣。灶下的墙缝里,有蟋蟀在清唱,窗外的田野里,收秋的拖拉机传来突突突的轰鸣。听着想着,困倦袭来,进入梦乡。梦里,鱼儿在河水里打滚,麦浪在田野里翻卷,有鹰,在蓝天白云间飞翔……

小时候的我,体质瘦弱,患了贫血症。记得有一天,我突然流鼻血不止,蹲在脸盆前,鲜血滴滴答答地流满了盆底。母亲焦急地背起我就往城里赶。路上,我听到母亲急促的喘息声,看到她的发梢滴下了汗水。从医院看完病出来,已经是后半晌了,母亲累得背不动我了,还是搭了乡邻赶集的小驴车把我们捎回了家。后来每每提起这段往事,母亲都会念念不忘人家的好处,教育我要帮助有难处的人,懂得感恩。

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没有钟表,母亲看着星月的方位估摸时间,早早起来给我做热乎的饭菜。时间难免把握不准,常常我来到学校,大门紧锁,启明星还在东方闪烁。直到后来,父亲从济南买来闹钟,才解决这个问题。如今想起,尴尬往事,也成了岁月的欢快插曲。

我家是个大家庭,母亲经常帮助奶奶处理家务,照顾年幼的小姑小叔。每当家里改善生活,母亲第一碗总是先让我端给爷爷奶奶吃。清贫的日子,邻里缺粮少柴,母亲总会热情相帮。母亲教育我要好好读书,有文化才能成为有用之人。小小的我,只是为了讨母亲欢心,认真读书,努力做好每件事,就是为了看到母亲的温暖的笑容。母亲的言传身教,伴我成长,伴我远行,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年,使我受益终生。

如今,操劳一生的母亲,抵不过岁月沧桑,流年摧残,早已成了病痛缠身的老人。大脑功能退化的她,不能照顾自己,不记得今夕何年,身在何方。换了我,像小的时候她照顾我那样照顾她,喂饭穿衣,搀扶锻炼,哄她开心快乐。纵使这样,每当我下班回来,她都会指着桌子上切开的水果,口齿不清地告诉我,那是她特意为我留的。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说不清的人间变幻,岁月沧桑。不变的,是母亲的爱,像汩汩流淌日夜不息的河流,依然伴随着我,给我力量,让我感知幸福。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遭遇怎样的风霜雨雪,亦或远行归来,在推开家门的那一刻,所有的盔甲融化,心生感叹:母亲还在,有爱就好。

母爱的守望

文/成着

人们都说: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我的母亲,是位普通小学教师,乡村杏坛的勤恳园丁。她,忍辱负重、谨言慎行;她,纯朴本分,兰质蕙心。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但却承受过别样的磨难和艰辛。她秉持着做人的善良秉性,在贫困山村无怨无悔地奉献着母亲与园丁的赤诚。

母亲,您那佝偻瘦弱的身躯,掩不住泓窈与宽广的胸襟;您那仁慈恭逊的本性,守护着园丁与母爱的神灵!

母亲,人间的苦辣酸辛,您倍加尝尽:怀里的我还没出身,"粮食关"又临近,冰凉的铁镣还铐走了同样是小学教师的"右派"父亲。在寒酸与冷眼中您与幼小的我相依为命七年整。父亲劳改回来无家可归,被逐放农村,憨勇的劳动,摔断了坐骨神经。在那大革命的风暴里,言行缺自由,挨批现血腥。其时,恰逢先天失明的小妹出生,母亲既要带着不醒事的我和可怜的小妹,又要去相隔二十多里的地方照顾瘫痪的父亲,并不耽误您神圣的教学使命。如此重负,靠着母亲一人苦苦地支撑。可怜的小妹,不但双目失明,后来又患肺癌绝症,三十来岁就走在母亲前面,离开了人世,去天堂陪伴离逝的父亲。留下的不单是短时的阵痛,更酸楚的是,妹妹还留下了天生遗传,同样双目失明的小外孙,母亲又肩负起了隔代抚养残废外孙女的使命…

——母亲坚毅地守望着心中的神灵,强壮着我这五尺男儿的身心!

母亲,您是我园丁梦想的启蒙人,山村学子尊爱的小烛灯。屏山县解放以后,首批教师队伍108人,被誉称"一百零八将",他们开启了新中国屏山教育的新历程。那时,也许意在一个饭碗,还没理解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但是,园丁的本分与辛勤,心系桃李芳菲的痴情,已是您生命意义的永恒。由于父亲右派分子的迹印,母亲虽有优秀园丁的技能与心灵,本应在县城继续教书,但却被"造反派"随意吆喝和命令,张张调令,冷酷无情,多番流离,实在寒心。在那偏僻高寒的云雾里,在那破漏庙舍的教室里,映衬着母亲三十余年的弱骨柔心,默默耕耘的勤劳身影。欣慰的是村民心里的那杆秤,度量着母亲的言行,所以母亲常欣慰说:今世园丁,无悔今生…

——母亲,执着地守望着心中的神灵,点燃了偏远乡村孩子们希望的明灯!

母亲,您是我征途上不灭的航灯,引领我五十多年的人生。在那远山破庙的村小里,您学会了麦秸擦锅以代油,泥灶台上常放的是咸菜和"面糊羹".每月定量供应三两油、半斤肉,您竟然能节省下,送给您的贫困学生家庭。我营养不良,肾病缠身,满身水肿,眼睛只剩一条缝,体重增加二十多斤,为了复式班两个年级的孩子,您仍含笑上讲台,强忍心疼一月整。放假那天傍晚,才带我翻山越岭三十里,找那地摊草医,那晚让我领教了濒临死亡的幻觉奇景。由于病危所逼,才背着我山跋涉水,去绥江县医院。几夜未寝,凭着母爱的力量,那天下午,您又去县城远郊乡镇的几家诊所,返往三十余里,才寻得了那当时奇缺的消肿药丸,让我起死回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母亲,仁慈地守望着心中的神灵,撒播着您虔诚的园丁与母性的本能!

母亲,您用细小琐碎的言行,砌累了简朴而柔韧的塑型。您用忍耐宽容的秉性,应对着不公与欺凌,试图唤醒良知,化解纷争;您用礼让谦恭的爱心,尊重世人与学生,赢得美誉之声。同事与学生常常称道您的人格品行,其实,只有我才真正认得清,您那软弱善良里面的仁厚心影!早就想写点文字铭记您,立起我心中的洁净雕像,但总在担心文笔不及意,事理讲不清。在你九十岁生日即将来临之时,斗胆记上这些笨拙的文字,纪念您心中的神灵,表达我感恩的衷情。

啊,母亲,祝您健康长寿,陪您共享余生,伴您如影随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