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章

2023年04月01日优秀文章

茶叶文章(必读6篇)

茶叶

文/天地任逍遥

尘封于盒,你任自落寞。沫沉华浮,你任自沉淀。

春风化雨润如酥,今世的眸来不及眷顾,你已离开枝身。于你是一种残酷,甚至你还不能感知世界。不知是命运在戏弄你,还是你有着与众不同的身世?我穿越千年,试图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却无功而返,或许我只能寄希望于一丝遐想。

你躺在纸盒中,静静的。我遂将你捧在手心,细细观赏,却无法将你的心思窥探半毫。心怀坦诚,将你放入杯中,沸水将你的蹙眉舒展开来,难道你在释怀这千年终于有人在注视你?你沉浮在水中,忽上忽下,继而沉淀。难道这就是你漂浮不定的命运吗?深抿一口,虽苦但更多的是幽幽清香。

不知你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容我浮想千年。为何你会如此苦闷,难道你饱尝艰辛?为何你又会如此清香,难道是苦尽甘来了吗?这一壶的沧桑,到底漂泊了多少过往?沉淀了千年,可容我再现一次?

也许这是救人于水火前的淡定,也许这是楚汉相争的再现,也许这是花前月下的相约…不管怎样!你是历史的传承者。千年间,你用独特的视角感知沧海桑田,感知世间冷暖,感知星晨变幻……而我只是一个后世小辈,品茗一壶茶,也许我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茶落心肠,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春雨晓眠的夜晚,成为了那刚刚吐露芽儿的嫩叶。细雨润湿了我的眼眸,后世的路我却不再迷茫,因为我已不在属于我自己,而是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轮回千年,只是希望我这一眼能将万山看遍、千水绕遍,这也就足够了!

茶叶情怀

文/漂梦

在外漂泊,会去茶馆喝茶,但是喝了那么多的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

也许,不是因为食材,也不是因为做法,而是少了家的氛围。 现在我对家乡浏阳茶叶的思念,就像对爸妈的思念。

喝茶,是浏阳人民待客的基本礼仪。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第一要做的便是泡茶。

留学法国之前,在收拾行李的间隙,妈妈笑着问我:女儿,要带些什么特产给外国同学尝尝?我回应道:浏阳茶叶呗!说不定老外也喝上瘾呢。妈妈笑呵呵地直点头,她往我的行李箱里塞满了浏阳茶叶、浏阳腊肉腊鱼、酸杨梅、秘制腌菜、皮蛋等。

带着这些浏阳"珍品",我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留学之旅。法国气候和中国气候截然不同,我刚去的时候,体重竟然猛增,白天还特别爱打瞌睡,口干舌燥,还尿频尿急。我去看医生,买了药吃,可仍不见好转。

后来,妈妈得知我的情况后,除了要我去买药物外,还建议我泡浏阳茶叶喝喝。我放下电话后,就泡了一壶茶。浏阳茶叶的馨香在宿舍弥漫开来,细腻绵软,令人着迷。我的味蕾被打开,喝一口下去,馨香钻进每个毛细血管里,让人轻松愉悦。同学们都围上来,就像看表演一样。一位会说中文的法国同学翻译道:"这泡的是什么?她们也要尝尝。"我告诉她们,这是中国浏阳的茶叶,是一种绿茶,茶多酚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解渴、除烦去腻、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减肥等功效。

看着我眉飞色舞地描述着浏阳茶叶的好处,同学们都把杯子拿到我的跟前。

我把大家的杯子都倒上一杯馨香的浏阳茶,顿时,整个宿舍茶香四溢。同学们都抿了口茶后,都异口同声说OK.听到外国同学称赞中国的茶好喝,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又把浏阳腊鱼腊肉、秘制腌菜、皮蛋,都摆在桌上,邀请他们一起进食,还用英语把中国的茶文化,娓娓道来。当天晚上,我就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我从中国带来的浏阳绿茶,就在学校传开了。同学们都说好喝,她们还把喝浏阳茶的感受,发在大学校园的网站上。一时,浏阳茶叶成了同学们的热饮之选。那些闻声而来的国际留学生,也要尝尝中国绿茶的"回韵",我只能通过网络从家乡邮购快递至法国。

空闲之时,我和同学们边喝边聊,不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还让我交上了一个法国男朋友托马斯。在毕业那年,我把法国男友顺利带回中国,让他成了我们家的"洋女婿".所以,浏阳茶叶,不仅是我的红娘,更是我生命中的"福将".是她,让我的生活变得温馨幸福。

后来,我做了浏阳茶叶经销商,还引进不少法国商人(其中,就有之前的法国舍友)来中国浏阳投资。如今,来浏阳旅游、投资、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我是从小喝着浏阳茶叶长大的,我要处处发扬浏阳茶叶醇厚的品质。浏阳茶叶的味道,是我心尖上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就像妈妈的味道,此生,定会永远跟随我。

如今,我不管见什么客户,办公桌上,都会准备浏阳茶叶。

家乡的茶叶

文/林杰

我的家乡紫阳,地处汉江上游,那里山大人稀,经济较落后,但这里土质与气候适合茶叶的生长。

早春时节,茶树发出嫩芽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也就开始忙碌起来,山间田地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摘茶人,刹那间打破了乡村的寂静,增加了热闹的气氛。

记得小时候每到茶季,我就和大人们挎着篮子一起上山采摘茶叶,那时候没有整块的茶园,地里到处都是茶树,也不讲究摘茶要领与技巧,这儿采采,那儿摘摘,很快一篮子茶叶就摘满了。当茶叶积攒到一定数量时,便在自己家里加工成形,用柴火、土灶、铁锅将茶叶炒至几分熟后起锅,随后将茶叶撒在簸箕里使温度降低。冷却过后茶叶收成一小堆,这时用手来回反复在簸箕里揉搓,直到茶叶由片状变成小条形,再慢慢用手摊开。晾晒时将手抬到一定高度,均匀的将茶叶撒在簸箕里,放在阴凉处自然干到八成,又将茶叶收在一起,用手再次轻轻揉搓,这样茶叶更加成形。晒茶也有窍门,茶叶不能放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暴晒,这样会使茶叶变黑,没有光泽和色泽,同时沏出的茶口感不好。做工不好的茶叶,拿到市场去卖,茶贩子会挑三拣四,卖不出好价位。

而今家乡的茶园有很大的变化,一种是有规模的,一种是无规模的。有规模的是指个人承包的,茶园有专人管理经营,茶园一块块整整齐齐,大小高低一样,时常除草修枝防虫,很是讲究。比如,摘茶时,茶叶的叶片大小要一致,只能用手掐,不能用手掰,要用篾篓子装,不能用塑料袋装,这样是为了保持茶叶新鲜不变色、透气、不受温度的影响等。无规模的是指个人自家的,山间田地到处都是,很零散,不讲究茶园规划,随去可随摘,无拘束。如今茶的做工都变成了机械化,取缔了人工做法,成品的茶叶是通过机械加工、人工筛选等程序,才流通到市场上去。

每到茶季时,乡村就热闹了,外乡的人有来摘茶增加收入的,也有来观赏茶园的。茶贩子也来来往往,有收新鲜叶子的,也有收干茶叶的,大包小包接连不断,满载而归。摘茶人忙碌了一天,带着采摘的喜悦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思维进步,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的富硒茶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发财致富之路,未来,这里的人们会因为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的茶叶情缘

文/魏树弘

清明前夕,新茶上市,不禁想起了我的茶叶情缘。

幼时老屋紧邻一家茶叶店,那时的店铺都有一大片橱窗,里面陈列着各种茶叶罐头,趴着橱窗看着就像那是花花绿绿的玩具。推门进去就是店堂,一排L形的柜台将购物和货架隔开,货架上整齐的排放着铁皮圆筒,圆筒上贴着各种不同等级的茶叶,在我开始认字的时候,这些铁筒就成了我的识字卡片,记得那时好像没有铁观音、白茶,印象最深的是龙井、旗枪和茉莉花茶。

茶叶店开在临街居民区,平时店里生意清淡,所以左邻右舍就成了店里的闲客,店堂中央挂着一只古铜色的四叶片吊扇,大热天老人抱着自家小孩同店员在吊扇下聊天,孩童们则前后乱窜。柜台上还有个稀罕的电话机,碰上热情的店员还会帮着传呼电话。店堂一角放着一只茶几两把椅子供客人品茶使用,店堂后面是半隔断的仓库。

茶叶虽在开门七件事之列,但各种票证中唯独茶叶是不要凭票供应的。那时的茶叶还是奢侈品,尤其是好茶,一般都是称两来买的。对于住在周边的劳动人民来说,一月一次的茶叶末子就成了生活中的大事。

店里存放茶叶的铁箱、铁桶底部存有大量的茶叶碎片,再加上日常称茶积攒下来的碎屑,店员定时收集起来,再分成两类,大一点的叫三角,余下的粉末就叫茶叶末子,每个月固定一天集中出售,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很受欢迎。每到卖茶叶末子的那天,平时冷清的店堂顿时热闹起来,僧多粥少只能排队限购,于是全家老少一起出动。后来名声传出去了,其他街坊也都过来排队,仅有的两个店员应付不了了,后来就改变出售方式,虽然还是每月一次,但时间不再固定了。

起先沾着近水楼台的光,茶叶末子集中处理好了之后,店员会透露点内部消息,所以还能按时买到,后来店长发话了,出售日便成了机密。于是每到茶叶末子包装好了以后,每天清晨就搬个小凳排队等开门,排门板卸掉后,店员来一句今天不卖,于是大家散伙第二天再来,有时一连好几天排队就是不卖,气的我隔壁大爷愤愤的扔下一句"这泡屎难出了".

最先卖完的肯定是末子,三角有时过几个小时还能买到。买回茶末,在桌上铺好报纸把茶叶倒进空茶罐,直倒到黄纸袋底朝天了再用手指弹一下,把所有的粉末全都倒进罐内,再把报纸对折用大拇指轻轻弹抖,直到空气中所有漂浮的茶叶分子全都进入罐中,一月一次的采(购)茶(叶)活动才告结束。

文革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就再也没有喝过茶叶末子。八十年代老屋和茶叶店一起动迁了,也就彻底终结了儿时的茶叶末子情缘。茶叶店的旧址就在今天黄浦区法院的东侧,法院西边至今还留有一片民国时的里弄街坊,那里有我童年的母校,现已改作居民楼的延安东路第四小学,那将是我的另一篇情缘。

读一片茶叶

文/沧桑看云

每每有闲独坐轻啜一壶香茗,总也忍不住细细端详壶中一叶一芽,心底感慨一片叶子的奇妙伟大,它所蕴含的岂止是色香味之神韵,它所承载的分明是一部人类茶文化的发展史呵!

从传说四千六百年前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到春秋战国时鲁周公开始饮茶,再到唐代茶事兴盛陆羽写下《茶经》,及至今日茶风不衰,茶的历史渊源谁也无法详尽地解说清晰,人们手执一壶又一壶岁月,穿越一个又一个时代汩汩向前,或传承或颠覆或弘扬或改观,最终的目的依旧是在追求着喝茶的最高境界。

究竟何为喝茶的最高境界众说纷纭。有人以喝到浑身通透为惬意;有人以品到茶里禅机为开悟;有人以交到同好之友为欣喜……举凡种种,皆要通过一片叶子为媒介,搭配不同的道具彰显其各异的内性,更多时候它的本色往往被忽略。

当一片茶叶保留着其本色时,它仅仅是一株山茶科常绿灌木的叶子,虽萃取了雨露云雾的精华,并不知晓自己面临的未来世界。决定它命运的不只是那双采茶的手,还有制茶人的匠心。遇到懂它的茶人,或许就能成为身价百倍的名品,否则只能在不尽其性的哀怨里独自感叹。

想成为红茶,却被制成了绿茶。想成为白茶,却被制成了黑茶。一片茶叶的思想不会被人为地重视,大多制茶人要的是功名利禄,他首先要考虑这片叶子最大效益的发挥,而不是这片叶子最大茶性的发挥。

好的制茶人像神话里一样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他们不知江湖险恶,只爱一片茶叶发散着的清沁幽香。他们日日与它为伍,故而深深懂得怎样将一片叶子的内质充分展示。

有时品一杯绿茶,偶有粗枝大叶起舞杯间,免不了笑叹茶商的失误,而后忽地发怔,错之初许是那双采摘的手,再错许是那双分拣的手,不能再错之后是不是一片茶叶的宿命呢?

既然为茶,就不能轻易改变。是非对错有如过眼云烟转瞬消散,留驻记忆的永远是氤氲在杯中的茶香。那是一片叶子的香,在诸多叶形相近的同伴中,锯齿轻缘,脉络清晰。

怎么会呢,一片叶子居然如此神奇?多少次我们沉醉在杯水中惊叹,费尽心思寻找答案。然而,一片茶叶就是一片茶叶,赋予它灵性的不单单是自然的造化,也许还有茶叶背后一些纷杂的思绪……

婆婆吃茶叶

文/杨鸟芝

说实话,婆婆对我是真好。若不是后来发现她有茶叶瘾,我真感觉婆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婆婆。

一天我下班,看到两岁的儿子的嘴上沾着茶叶,我问,你怎么吃这个呢?儿子说,奶奶吃,我也吃。我疑惑,碍于婆婆白天黑夜地给我照顾孩子,又刚刚来我家几天,我没有责问婆婆,只告诉儿子,以后不能吃这个,消化不了,会肚子疼的。晚上的时候,我听到客厅有响声,轻手轻脚进去,看到婆婆正打开茶叶罐,嘴里嚼着茶叶。

下班后,儿子迎着我出来,我问儿子吃茶叶了没有,儿子说,没吃,我把茶叶藏起来了。说着他就从小罩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把茶叶。我一看,照着儿子的屁股就是一巴掌,儿子立刻就哭了,说,奶奶藏,我也藏;奶奶吃,我也吃。

我扭头,努力控制着声调,跟婆婆说,妈,孩子不到两岁,正在学事儿,你的所作作为,对他是有影响的,这个习惯,你一定要改。

婆婆羞红了脸,瑟瑟的跟个做错了似的孩子,说,我改,我改。然后扭头去了厨房。看婆婆那局促的样子,我想等老公回来了,让他跟婆婆谈。这时公公打来电话问家里的情况,我正困惑,就问公公,我妈她怎么吃茶叶呢?

电话那头的公公说,这个事,说来话长了,你千万别怪***,你也别嫌她。

原来,婆婆年轻的时候,为了一家老小生活好点,婆婆白天在服装厂上班,晚上用缝纫机加工手套,一晚上必须加工五十双,每一个月领的活都是有任务的,完不成,人家就不让干了。开始还行,慢慢的,婆婆就熬不住了。后来,她想喝茶叶水提神,就开始喝茶水,可是,喝了茶水就老是去厕所,耽误干活。再后来,婆婆就把茶叶含在嘴里,干起活来,连吐茶叶末的时间都不愿意耽搁,不知不觉把茶叶咽了。这一撮撮的茶叶,成了那一个个难熬的夜里的精神支柱,一晃就是十几年。

电话那边,公公问我,***早就改掉了这个习惯,现在怎么又上瘾了呢?

我说不知道呀,我怕我妈不高兴,我也没敢问。

公公说只要是不熬夜,她是不会拾起这个习惯的。

我突然想起来,自从婆婆来了以后,晚上她就带孩子,孩子晚上喝奶喝水要起来两三回。婆婆上了岁数,精力不够,才又重新用茶叶来提精神。

我决定以后晚上我自己带孩子,让婆婆歇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