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心境

作者: 于蓝2023年04月09日情感短文

“花香袭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宋代黄庭坚的这两句词大气清雅、潇洒俊秀,反复临摹总能找到字里行间袭人的花气,那股香气仿佛越过千年的风,一遍一遍抚摸着那一叶不老的风流。

心情过了中年,姿态自然是云卷云舒、波澜不惊,笔墨走走停停如人行山中,虽然路途崎岖,但仍似闲庭信步。喜欢在素净的时光里,独自一人捧着一本古帖仔细琢磨字里的禅境。那些古帖字迹分明,一笔一画如少女出浴或壮士拔山,看不出一丁点俗气,竟是那样的雅,雅得似乎不忍出气伤了它。流水淙淙,鸟鸣声声,每一帖都充满了自然活力,由此看来,禅不是空,而是空里见色、色里见空。古帖里的诗宛如一缕阳光,穿透灰暗的时空把精神光芒洒向每一个靠近它的心灵。读古人诗,与古人语,直至与那古人融为一体,心间便有了灵气,通透明澈起来。巅峰诗作都有深深的禅意,极品文字都有佛法的痕迹。佛经在每一个字里,每一个字都是一尊佛,每一笔都是佛的语言。佛的精神渗透其间,泯灭了烟火,熄灭了欲望,那些鲜活的字,只需看上一眼便恋上了,从此欲罢不能。

我乃清静之人,喜欢冷和清,即使在这人世有时活得癫狂,其实亦未改掉清静本性。看见清澈的泉水,我都要与它亲近;仰望明净的蓝天,我总要久久注视。仿佛自己就是山泉里的一滴水、天空上的一抹蓝,是不小心掉下来落入红尘的。我尤其喜爱冰雪,喜欢雪里的静、雪里的冷,喜欢雪里冷冷的浪漫以及冰清玉洁的火焰,我把青藏高原横亘千古的冰雪纳入了胸怀、融进了骨子。红尘如火,佛心如冰,人生就是冰与火的不停纠缠,火虽有情,冰亦有泪。人世间流动的东西太多、不变的东西太少,正是——爱如火,燃了灭了;情如水,来了去了。我学会了惯看风月、淡观流水,学会了闹中取静、浊里观清,我相信身心终将与红尘一起消失变成虚空。

中年的心情是最能通禅的了,千帆过尽,千峰看遍,人生悲喜亦是尝了个遍。心渐渐平淡通透,该懂的都懂了,该悟的都悟了,厌倦了灯红酒绿、软语呢喃,明白了人生真味、素雅底色。静净的心灵渴望找到一块临山近水的土地,修篱种菊、日日耕耘、悠然自得。因为深得禅意,便有了齐白石蔬菜瓜果一般疏淡的韵味。宛如高僧坐禅,纵然身边千万人过、千万人语,亦是不管不顾、犹如不存。仿佛被囚禁多年的囚徒打开了镣铐,伸伸腰肢抖抖手腕,拉开铁门平静地走出,很快融入天地自然之中,再也寻他不到——那个被释放的囚徒就是我们自己。

人生是一场修行,边走边感悟,且行且珍惜。童年的纯真,少年的懵懂,青年的志在千里,中年的海阔天空,都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每个时期都应该干该干的事——童年嬉戏、少年求学、青年恋爱、中年修心。但人生路上有很多事不由我们自主,因此我们要学着怎样去适应社会和别人,久而久之就迷失了自我,也失去了纯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念头:我究竟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一生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时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很多人开始了寻找且寻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可是在红尘里待得太久,身上满是烟火味道,真正想要回头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心里满是牵挂,身上满是负累,走着走着就累了,累得走不动了。一次次扪心自问,一次次黑夜行走,最终忘了自己的本性、忘了回家的方向。

因此我们明白了:“禅在每个人心中都筑了一间小巢,是为了给俗世的你我遮蔽风雨,它不情深不缠绵,只在若有若无的日子里与我们共有一剪岁月,共修一段缘法。”人若有了一颗禅心,人生路上就会找准方向,就不会迷失自己。

禅心何处?万事皆禅,万物皆心。

“俏展碧碧叶,深藏瑟瑟根。淡雅随禅意,清逸不染尘。”这是心念的力量。心无色,万色净;心无欲,万欲灭;心无相,万相空。素是心的本色,上面可涂抹万千色彩;净是心的本质,明镜般照出万千悲喜。

我喜欢闲看天上的云彩,感受云卷云舒的自在悠闲;我喜欢闲看悠悠的白云,感受浅浅素净里的高雅圣洁。变幻的云彩总是那么瑰丽,让人惊叹,让人感受到远在天边的壮美,感受到时光的壮阔。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每次读到仓央嘉措的这首诗,我都会有不同的感觉,起初是情欲翻滚,后来是渐渐平淡,最后是心如止水。是的,你本来就在我的心里抑或在我的梦中,一直都在,并没有来去,而来去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生灭的心。

“花香袭人欲破禅”,发黄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极淡极淡,仿佛茉莉的花香沁人心脾。世间多少繁华梦,一悟放下了无尘;人生过客何所以,疑似飞鸿踏雪泥。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