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棚消夏

作者: 张辉祥2019年10月28日经典美文

盛夏,烈日当空,城市的广场、大街上虽然有很多绿色的草坪、景观树,但很难寻得一处绿荫掩映的小憩之地。看着那些打伞避阳、涂霜防晒的行人依然汗湿衣衫、面露苦色的情景,记忆中的凉棚便会在脑海里浮现……

儿时,家住平房,临街。每到夏日,平房人家便会搭建凉棚,以避暑热。我们那条街,人们利用房前、街沿边的狭小空地,见缝插针般地种植了丝瓜、葡萄等藤蔓较多的植物。青藤沿着搭好的木架,绕上了棚顶,遮阳挡光,天然清爽。一眼望去,百米凉棚犹如一道绿色的长廊,微风拂过,碧丝飘荡,清香沁人。

一些精明的街坊,在休闲避暑的同时也看到了商机,便在凉棚下摆设冰粉、凉面、凉皮等消暑小吃。而过路的行人,只要走进凉棚,便觉得好似有一股泉水在全身流淌,舒畅怡然。于是,刚才还急匆匆地步伐慢了下来,像是要尽可能多地享受一下这份酷暑中的清凉,最后索性不挪脚了,在小吃摊边坐下,来上一碗爽滑的冰粉、开胃的凉面,好不惬意。

凉棚之下,是一段美好而温馨的夏日时光。吃饭时,在凉棚下摆上桌椅,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喝着,暑热就在亲情升华中消散;空闲时,凉棚下邻里街坊聚在一起,饮着水、品着茶、吃着瓜,谈天说地,纵论古今,暑热就随着阵阵笑声而飘走;夜晚时,凉棚下铺上竹席,爷爷给孙儿讲着故事,奶奶给孙女摇着蒲扇,暑热也随孩子们渐入梦乡而远去……

记得《四季读书歌》中写道:“夏读书,兴味长。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与之相比,凉棚下读书,其实更有妙不可言之处。在绿荫浓浓的凉棚里,随意地靠在舒适的竹椅上,悦读着那些清凉的散文小品,幽幽文字浸于心田,滚滚热浪抛于脑后。读累了,抬头看看凉棚下悬挂着的碧嫩丝瓜、晶莹葡萄,爽目养眼;闻闻瓜果飘散的清新之香,润人肺腑;听听轻风拂叶的沙沙之声,心静如水。凉棚下读书,是一份闲情,是一种诗意,是一番乐趣。

如今,老屋早已拆迁,新居安有空调,但总觉得夏日越来越长,越来越热了。细细一想,也许是城市少了凉棚的缘故吧,因为:凉棚之下,是一幅和谐融洽的市井之图;凉棚之夏,是一帧消暑纳凉的季节之画。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