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眠

作者: 覃寿娟2020年07月13日心情随笔

夏初,窗下读诗。“花下眠”三个字映入眼帘,不禁莞尔。

在什么地方睡觉呢,花下呀。是啊,“花下眠”这三个字,仅是念着,就让人心生欢喜。想想啊:头上是繁花满树,地上是落英缤纷,风柔柔地吹来花的香,睡觉的人,即使是眼闭着,眼前也是漾着花海吧。那么,此刻人的心呢,定是远离尘世喧嚣的安宁和喜悦,轻盈得如一片花瓣。

再看诗句“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此人是喝酒醉了才在花下睡觉,那倒是另一番滋味了。醉在花下眠的人是明朝的唐寅,字伯虎。诗句就是出自他的诗作《桃花庵歌》。唐伯虎诗文书画兼擅,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合称“明四家”,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往来唱和,号称“吴中四才子”。仅看这两个称谓,就知道他才华横溢。但据《明史》本传记载,唐寅虽“性颖利”,博通经史,然“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他一心想中状元“显亲扬名”时,却意外地牵连进科场舞弊案,羁囚诏狱一年,虽终不了了之,却也彻底断送了他的仕进之路,被谪往浙江为小吏。以唐寅的个性,他怎么能受此耻辱呢?干脆捡包袱回家,以卖文墨为生。归家后,他大部分时间就住在苏州城北的桃花坞,日日的呼朋唤友,吟诗喝酒,好不快乐。也就是在这时候,他写下了《桃花庵歌》。花下眠的人,天作帐,地作缦,多闲逸,多自在。当然,“桃”与“逃”谐音,也有人说他是逃避世事罢了。而不管怎么样,能在“花下眠”的日子,大抵也是安宁的。

他的“花下眠”,是看透人生的超脱,是淡泊功名的释然。

看《红楼梦》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也是写“花下眠”的情景。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在众多的红楼女子中,是很有个性的一个。那天贾宝玉、薛宝琴、邢岫烟、平儿四个人正好同一天过生日。大家凑在一起行酒令喝酒,一边取乐。最后史大姑娘不胜酒力,独自一人跑到花园中的石凳睡去了。《红楼梦》中对她的花下眠有精彩的描述“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药花瓣枕着”。可不是,微风轻柔柔地吹着,花瓣儿一瓣又一瓣地落下,湘云不仅是头上、脸上落满了花瓣,就连身上也全是花瓣啊。只可惜,这样率性的美好只是转瞬消失,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她先是失去郎君,最后被卖身烟花柳巷,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痛苦的一生。

她的“花下眠”,是性格使然,却也是昙花一现的美好。

其实说到在“花下眠”,还有一人,那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诗作领域里成就较高。“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这是他所作的《花下醉》中的两句。在美好的春天里,诗人一边喝酒一边追寻繁花的足迹,不知不觉就醉了,醉了的他干脆倚靠着开花的树睡觉,此时太阳已经西斜。想必当时的他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包围、所熏染,连梦也带着花的醉人芳香吧。当然,这还不够,醒来后,他还要“更持红烛赏残花”。这赏花爱花的心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应该是会昌二年冬(842)至会昌五年冬这三年期间写下的。当时诗人因母亲去世就到永乐闲居。在此期间,他天天栽花植树,游山玩水,终日与酒为伴,生活有些颓废。在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在残花中看到美,实属难得,这与他早年失意科场时之作《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留得枯荷听雨声”相似,但有了更多的暖意,毕竟,在残花中他看到了美。

他的“花下眠”,是文人情怀的一种雅兴,也应是失意生活中的希望。

日日花下眠,岁岁风情好。原来“花下眠”,是一种情怀啊。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