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镜子

作者: 关建人2020年11月01日生活随笔

明代一位名叫冯小青的女子对镜顾影,伤感红颜易逝,于是喃喃自语:“瘦影自临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我国古代使用的镜子,在近代玻璃工艺诞生前都是铜镜,由于含有铅锡成分,故又称青铜镜。其实最早的镜子不是青铜镜,而是水,“秋水如镜”。少时读古典文学见到“光可鉴人”或“高堂明鉴”,以为镜、鉴二字相通。后来才知,鉴还不是镜。《说文解字》中,“鉴”释义作盆,原来,鉴要装了水才是镜。

从秦汉到明清,青铜镜一直是民间常见的日用品,因它容易氧化模糊,市面便出现了一个服务行当:磨镜。当年听到走街串巷的“磨——镜”吆喝声伴着叮当声,妇女们就会纷纷从各自家中拿出铜镜来打磨。铜镜的品种款式实在太多,除了大小、圆方、厚薄之分外,还有带柄的和装饰各种花纹文字的,高档的还有镀金银、包金银、镶嵌金银丝的。

说起青铜镜,让人容易联想到“破镜重圆”这成语。大学者钱锺书先生曾质疑破镜的可能。他说:“破镜为两半,非有削金铁如泥之利器不能,已大非易事,《启颜录》言壁上镜堕地分二片,更难想象。”为了证实铜镜不容易破分,钱先生还聊发稚趣童心,居然和夫人杨绛先生一起把家里收藏的十数件铜镜“尝戏逐一掷诸地”,结果是“了无损裂,疑冰莫涣。”望着掷在地下的十几件镜子完好无损,先生还不能释疑,说日后还要“见博古或博物者而问之”。

钱先生家藏的铜镜可能质地特别好?又抑或不同时期的青铜铸件因工艺、成分不同,坚韧度各异?反正我孤陋寡闻不得要领,但就曾亲眼见过至少七八件残破损裂的青铜镜,有一分为二的,破分为三四片的也见过。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包括道书和释典),存着大量与镜子有关的描述。大都是以镜子为道具,演绎神秘空灵或者映照虚幻假象、诠解卓识真相等等,以至于文学修辞中有个专门的术语叫:镜喻。大家熟知的例子大概是《红楼梦》中暗恋凤姐的贾瑞手中依依不舍,最终却要了他性命的那面“风月宝鉴”吧。

在宋代人编的《太平广记》里有关镜子的各类古怪记载也很多,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映照主观——以镜(或水)自照,常会误认自己是别人,又或会误认别人为自己,因而产生悦己自恋或憎恶自身的心态,导致故事主人翁情绪大幅波动癫狂而自尽;另一类是映照客观——通过虚拟的镜子,神奇地反映过去或展现未来,或者镜中能透析事物真象,如八卦镜、照妖镜等。

生活中,我国古代民间有在户外悬挂反光镜以避灾挡邪的传统,坊间也有“鬼魅者,镜中无形,月下无影”的怪谈。以前,乡下还有夜晚照镜,易被摄走魂魄的迷信说法,故一般人家入夜后,都会把镜子反过来覆放在木制的镜台里,或用锦布做的镜套罩好镜子,待日出后再打开。

阳光下的镜子具有积极的比喻作用,如:警示后来人的“前车可鉴”;还有令人感奋的“明镜高悬”,戏里常见的这四个大字,不仅是形容判明真相,伸白冤屈的公平清正;还有另外一重深刻含义,就是以身作则,垂范后世。

在我眼里,镜子的作用不光能认识自我,端正仪容,还能用来修身改过,提醒自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以直言诤谏的忠臣魏征为镜,闻过即改坐言起行,故而赢得了被人称誉为大唐盛世的“贞观之治”。魏征死后,李世民身边没了这面明镜,于是说出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的话虽有道理,我却觉得还没说透。他以魏征为镜固然是可以明得失,但如果当时找不准魏征呢,甚至错找了一个佞臣为镜,那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君不见现代的哈哈镜——明明是正的可以照成歪的,又可把歪的照成正的吗?

一旦参照物找错了,真相自然就被扭曲,还有什么得失可明、荣辱可知呢?看来,无论是鉴人或照世,欲要规范行为,明辨取舍,关键是要立准一面端正的镜子。还要时时磨镜,勿使模糊。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