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毕加索

作者: 胡世宗2021年05月02日生活随笔

在乘坐邮轮环球航行途中,我一直有一个情结,就是到了西班牙,到了巴塞罗那,要看看毕加索的痕迹,我知道毕加索在西班牙,在巴塞罗那,有过生活和创作的经历。

我在邮轮服务中心请人帮我写了英文的“毕加索博物馆”一行字,同时写下停靠邮轮的码头地址和紧急联系电话号码。我走下邮轮,在码头遇一小车,我拿纸条问司机,司机帮我联系,让我上了一个大巴车,这是3路短途车,费用是3欧元往返,单程2欧元。我拿给司机看有“毕加索”英文字的纸条,司机让我坐他这个车,到了有哥伦布塔台的大广场,这是终点,乘客全下光了。司机不让我下车,他竟然开着这么大的车,帮我找能会中文和英文的人,与我交流。看到有三个年轻中国人,他开车去追,竟然没追上,三个年轻人上了前面的大巴车。他拿着我的纸条下车,领我找到一个车站调度员,这是一个发须浓密的男子。他接过这个“使命”后,带我到广场一侧,从一个售饮料的小铺子朝主人要了一张小地图,这是巴塞罗那的地图,他用笔在这上面画两个圈儿,一个是我们脚下这地方,即哥伦布广场,一个是毕加索博物馆。很庆幸,这两个圈儿距离不是太远。他把地图给了我,并用手指着前方的道路,告诉我到那个地方,左转即可。我走了几步,仍觉茫然。恰好有一辆电动三轮车停在那儿。我把地图上的毕加索博物馆指给他,发音“毕加索” ,他听懂了,让我上车。我坐在这三轮车上,这小伙子简直是风驰电掣,让我享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街上兜风的快乐

穿大街,过小巷,横穿竖过,我记不得过了哪些街道,就到了一个游人密集的地方,小伙子把车停下,示意不能往前走了,前面是一条更窄的不能通车的路。我问“毕加索”就在这儿?他笑着点头。

我走进这一条塞满了人的小巷。这一个“塞”字,足以表达我对这条街上行人之众的形容了。这是一条有多家艺术品展览和销售的街巷。我耐心地排着队,排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得进这座艺术的殿堂。我这个美术门外汉之所以慕名而来,是因为毕加索大名是我在小学读书就得知的。那时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运动期间,报纸和刊物上发表了毕加索画的那只鸽子,象征着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意愿。从那时起,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我从第一展室的第一幅画——一位老者看起,第二幅也是一个老者,是一个秃顶的老头儿,第三幅是一个络腮胡子者,第四幅是一个青年男子……我一幅幅看,用笔记下我的印象和感受。

从第四十八到五十一幅,是男人模特,两个是半身的,两个是全身的,接着,第五十二幅是婚礼场面,有蜡台,新婚女子全身白纱,头上戴白花的花环,画面上共有四人,另三个分别为新郎、牧师和伴童。接着,有三幅探望病人的素描,都特别小,明显是后面那幅很大的医生给重病人看病的大幅油画的草图。那个戴白罩帽的修女一手抱着病人的孩子,另一手端着精美的银器水杯。医生右手掐着怀表,在计时,在诊病人的心跳次数,左手号脉。病人的手枯萎,黑得吓人,青筋暴露,而医生的手红润、健壮,从两只手就可以看到画家构思和表达之精妙。我看不懂标签上的英文,不知这幅画的标题是什么。从三幅主题素描到成品画作,我体验着毕加索当年创作这幅画的用心和细致。

第七十一幅是人物像,男子两撇小胡子,胡尖向上翘着。还有一些素描中,有的画的是铅笔,有的是钢笔,有的是静物,有的是人物草图,有一幅特别人性,男子与躺在床上的病女人亲吻。有的人物朦胧极了,看不清脸面,只是轮廓。第八十九幅是与亡者告别的场面,有哭泣的老人,也有与亡者亲吻的,他身后有人双手拉着他,黑白色调,看不清面目。

我看到的第一百三十二幅,是一位很美的端庄的女人大像,衣饰华丽,是一个半身像,太美了!接下来十余幅素描,有一幅裸女,有饱满的乳房,黑色长发过胯,整幅画都是蓝色调的,唯有两个乳尖是红色的。另有一公主似的年轻女人像,艳丽之极,有项链吊坠在脖子上,脸和颈部外,衣饰有极多的小红点点,让人觉得华贵无比。从第一百四十六幅开始,变形的人像多起来,可见毕加索绘画观之变化。人与兽,人与钢琴,花瓶,有的人像无眼无耳无嘴,人成了几何图形。第一百九十四到第二百零二幅,几乎都是彩色变形画,人头是三角形的或四方形的,只有那只下面的白猫还以写实状态活在画面里……

在这儿,有集体参观听讲解的,有单人用耳麦了解作品的,有的迅速匆匆走过,有的缓步细看。几个小时,我一直沉醉在毕加索创造的艺术空间里。走出毕加索博物馆,我对着大门静静望了一会儿,就那样静静地望着,舍不得离开,在别人眼中,难道我在等待毕加索现身吗?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