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菜市

作者: 常惠2021年05月11日心情随笔

对于上班族来说,周末的时光尤其宽松,最惬意的事莫过于逛菜市、做美食了。

喜欢逛菜市,虽然那里总是熙熙攘攘,百味交杂,虽然每个摊位和道路上总是湿漉漉泥泞泞,虽然那里车辆毫无章法地停放,总是堵塞到让人无法进退,但这都挡不住我对逛菜市的喜爱。

每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都适合逛菜市,菜市中的喧嚣和拥挤证明着这里并没有因大小超市的出现而受到排挤。道路两旁摊点一个挨一个,泡沫箱、三轮车上装满了各种蔬菜,或扎成把,或摞成堆,便于买菜的人选择论把或论斤买。商贩总是挑选出长势良好外形俊美的蔬菜,把它们以最好看的形态摆放在泡沫箱板上,以起到广告的效应。

而灯火通明的超市里,各种蔬菜都洗净去根包裹在保鲜膜里,大小无差,包装规整,井然有序地排列在货架上。相对超市里蔬菜统一的卖相和冰冷的标签,这里显得略为朴素和粗糙,但更充满着鲜活和生机,若能淘到难得的时令鲜物,更是小惊喜。

刚拔出的萝卜通体闪耀着被晨露沐浴过的莹润和亮泽,顶部翠绿的萝卜叶舒展而坚挺,连同根须处未清理干净的泥屑,都足以证明它们刚离开土地不久,完全可以用新鲜二字称道。雪白的大蒜连同蒜叶晒干后被编成了长长的辫子,一条条论斤售卖,买回家挂到墙上就是一道风景。蘑菇云朵般地摆放在箱板上,一丛丛一簇簇,根部粗壮雪白,菇朵硬实紧凑,拿起来手感轻盈,老板会在此时重重地强调一句:“早晨刚采的,没加水没泡水,绝对良心!”带刺的黄瓜或弯成了弓状,或头大腰细,或大小不一,从样貌上就可以断定是土生土长,味道也一定清脆爽口。猪肉摊上,老板不是大刀阔斧就是小刀飞转,嘴里还大声地冲买家说:“我从不卖赖猪肉,我家卖的猪都是三百多斤的,你来看看肉面的薄厚和颜色就知道。”鱼行的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装着各种鱼虾,肥大壮硕的草鱼、鲤鱼在大盆里用力翻腾,水花四溅,小盆里则是渔民刚捕上来的野生小鲫鱼,还有灰色透明的小虾,生机勃勃。买菜的人们四处观望,各取所需,菜市里熙熙攘攘,嘈杂拥挤,叫卖声,还价声,连同风带过的鱼腥味、煺鸡味,以及路边摊上的烧饼香味夹杂在一起,组成了浓郁的市井气息。

菜市中有些摊位是固定不变的,如卖豆芽豆腐的、卖肉的、卖面条的、卖卤菜的,摊点上总有很多的老顾客光顾,不问价格,不看秤星,彼此的默契和信赖源于卖家的诚信和菜品品质。因此,生意好的摊点,卖家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表情,他们深信,生意好不是无缘由的,要想和顾客保持持久的关系,质量、份量缺一不可。一些从城郊赶来卖菜的农户就少了这种自信,他们或提着竹篮,或骑着三轮,里面装着从菜园里刚采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大小小的苦瓜、形状各异的丝瓜,或是一把香菜、一撮小茴香、一堆蒜苗,怕自家的菜卖相不好,他们总是降低价格吸引路人购买,有时还会和买菜的人小声商量:“这些你要完不?要是能买完就再给你便宜点。”像我这样无比偏爱天然生长、自然成熟的人总是禁不住菜品和价格的诱惑,不知不觉就满载而归。

菜市也是卖家和买家交流心得、切磋厨艺的好去处。卖胡萝卜的大叔会告诉你:“你买了胡萝卜,把胡萝卜缨也带些回去,拌上面蒸,浇点蒜泥、麻油,可好吃啦!”冬末春初,家乡人都有用癞蛤蟆草煎馍的习俗,但近些年癞蛤蟆草十分紧俏稀少,在菜市偶尔能遇上农户在田埂、河沟里采挖的为数不多的癞蛤蟆草。卖菜的大妈会告诉你:“这种野菜越来越少了,我没有把根摘掉,也没有洗,你把它种到花盆里,吃的时候把叶子剪掉,留住根部还能继续发呢。”逛菜市不光能买到新鲜的蔬菜,还能得到宝贵的种植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在菜市,可以买到头茬的韭菜、泛着嫩黄色成串的榆钱、沁香雪白的洋槐花,还可以收获到灰黑色的“楚不揪”。掬一把鲜嫩的花苞或芽尖,从手心的潮热能感受到它们生命的鲜活,此时心中便充满着感动和感恩,感谢大自然赐予丰饶的食物,感恩生活给予的美好。

对于我们而言,乡村越来越远,于是总想以各种方式留住儿时的回忆,菜市就是以一种老旧而自然的方式,连接着乡村与城市,吸引着如我一般渴望嗅到泥土芬芳的人们来到这里与之交流,适应并享受着更接地气的岁月静好。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