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又何妨

作者: 丁承启2021年10月08日生活随笔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风来就是雪,标志着数九寒天的降临。人到暮年,是不是也意味着风雨飘摇,令人万念俱灰?其实不然,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多么豪迈,多么洒脱,气度恢宏。

人世间,生老病死是客观之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现实。当我们步入到老年,只是生老病死整个流程的第二步,应视为人生的新起点。要以积极的心态,追梦未来,心情愉悦、寻求快乐,老又何妨。

老是生命不断延伸而来的,并非都是七老八十的人,是有时段之分的。从报刊上获悉,截止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306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6.7%,对60岁左右的准老人,尤其是50岁退休的女性来说,正是老当益壮,还能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可与我们耄耋之年的高龄老人相提并论,如果不分差异,一律在家“赋闲”,那就失去他们所储备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黄金期,确属浪费,十分可惜,不应该把退休就意味着时至风烛残年的分界线。

老人退出历史舞台后,身份、角色随之改变,心存一种失落感,是正常现象。唐诗人孟浩然说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必须面对现实,随乡入俗,不管你前半生是呼风唤雨还是平淡无奇,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老者,不论你过去有多么风光或多么糟糕,一旦过去,即成往事,何必纠结和在乎呢?要放下自己过往的一切,学会调整和适应,融入新交的老年朋友的群体中,同喜同乐,也是一种修为,一种智慧。

老人不仅要适应社会环境,也要适应家庭的变幻。随着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家庭也逐渐趋于小型化,不少老年人进入独居状态,过去家庭对老人的庇护作用已不断弱化,加之他们从原来社会网络退出,又不能及时与社会新的体系衔接,很可能导致老人精神上的自我封闭、偏狭而不可理喻,这样既不利于自己依附子女身边无法相处和自足,更有可能妨碍子女的成长和独立。但我得益于相濡以沫六十年的老伴,迁就各自的爱好,求同存异,沟通包容,彼此关心,相携相行,虽缺少一些浪漫和激情,但过得很舒心。

生命的本质是生活愉快,老了阅览酸甜,饱尝风雨,对生活有更多感悟。懂得珍惜人生,拥抱生活,面对大美池州的山乡巨变,人民生活美满幸福,向往让我们怦然心动。不仅获得了愉快的心情,而且促进身心健康,倍感欣慰。可是有些人视而不见,说什么“看破红尘”,发泄不满情绪,殊不知社会有何对不起你呢?也有人说“被红尘看破”,那你就要“吾日三省吾身”,想想你为社会做了哪些贡献呢?人生苦短,是无法看破的。不是“看破”而是“看开”,要安身立命,抛开利益的羁绊,不为钱财所累,心情开阔,过好晚年,才是人生的大智。

老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身无病而心无忧”,《论语.公冶上》。有云:“老者安之”。就是要安于闲,乐于闲,安度晚年。季羡林先生在《老年谈老》中说 :“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其乐无穷。人们渐渐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讲,它能提醒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这话讲到我的心坎里,我确实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接触到的,所看到的好人好事,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抛到九霄云外,只能利用一息尚存之机 ,通过媒体一一展示他们的风采,既点赞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了却心愿,不留遗憾。

步入晚年,要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我为弥补“少小不努力”的缺憾,重新读好书,认真领略古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智慧,学习书本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多动脑,培养学习兴趣,增添学习的好心情。多动笔,借助阅历和生活赋予我的资源,写出自己的好心境。多思考,思者不老,思可防痴,思能治愚,让大脑更经得起岁月的风蚀。适应只争朝夕的生活变化。

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不慢,年复一年,日趋一日,一分一秒地走过了风风雨雨几十年。是信仰给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方向,正如《华严经》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重在坚守自己的本心和最初的信念,才能成就心愿,功德圆满。初心也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提醒我们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要秉承美好的梦想和企盼,永葆初心,继续前进。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