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作者: 游刚2022年03月18日心情随笔

相信每个人,都对中秋的月亮有着无限的眷念和向往。 小时候,也唯有中秋的月亮,最让我们欢喜。因为白露一过,中秋节就快要到了。这时大人们白天在地里忙着收庄稼,晚上就着月色,在院坝里忙着送粮食入仓。成堆的玉米需要脱粒,成堆的稻子需要用大风车筛出杂草和稗子,成堆的红薯需要分类装入地窖……关键是,父亲会在石头做的碓窝里舂糯米,准备着过中秋节的糍粑。父亲甩着有力的膀子,将杵锤狠狠地砸进碓窝中,发出咚咚地响声;奶奶和母亲在推磨,母亲推动石磨,那姿势像在舞蹈,奶奶将麦子一勺勺添进石磨中,看着石磨轰隆隆地将麦子碾成面粉;姑姑坐在窗前的油灯下穿针引线,偶尔看一眼山巅上的圆月,她又在给远方的人儿绣鞋垫了……月色中,村里处处回响着砸糍粑的咚咚声、石磨的轰隆声、还有风车转动的吱吱声,此起彼伏,共奏一曲乡村大合唱。 而月色中,乡村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天然的舞台。我们在村子里追逐,打闹,躲猫猫,追萤火虫,捉蛐蛐,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唱“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欢叫着,嬉闹着,小狗小猫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不顾一切的疯玩。直到月上中天,大人们呼唤着吆喝着孩子们回家,留下一轮月亮静静地照看着所有人的家。 待到中秋节,月亮圆圆地挂在山头。爷爷总会在院坝里摆出八仙桌,把精心准备的美食全部堆上,燃上香,让所有人拜月。尤其是小孩,不拜月就绝不允许吃东西。我们吞着口水,忍耐着内心饥渴的小虫子,任爷爷令我们站成一排,然后像他一样,满脸虔诚地向月亮躹躬,作揖。爷爷做一遍,然后转身看着我们再做两遍,直到他满意为止。爷爷再将桌上的空酒杯,慢吞吞地倒上酒,嘴里叨念着一句我们听不懂的句子,大概是祈求月亮神保佑全家安康、来年五谷丰登之类。爷爷还会将桌上的碗添上一些糍粑,将酒沿着桌子洒一圈,这大概是在祭祀祖先。这样的仪式总是那么漫长,不知过了多久,月亮都躲进云朵里,爷爷才允许一大家人围上桌子吃饭。我们小孩自然欣喜若狂,围着美食狼吞虎咽,直把肚子撑得圆如月亮。 少年时,中秋看月,是一种诗意般的情愫。记得一次中秋,是在校园外的小树林里,我那时正在读琼瑶的小说《月朦胧,鸟朦胧》。秋夜里,明月挂在林梢,自己一边回味着小说里的故事,一边把自己想象成为主角。正当我在月下徜徉之时,却发现小树林里,竟然还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在朦胧的月色里,她有着乌云般缱绻的头发,一袭云朵般的白裙,我看不清她的面容,却清晰地看清她朦胧而秀美的身段,她时而踱步深思,时候望月舒展双臂,不知她是在等待谁,还是在如我般被月色沉醉。我不忍前去打扰她,远远地看着她,默默地记住了她那月下的身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此后无数个月夜,脑海中都会浮现那少女的倩影。 如今,中秋看月,是对往昔深情的怀想。在都市里,再也无法看清那月亮原有的澄明、秀丽,城市的灯光与喧嚣,还有那高耸入云的建筑,总会遮蔽月夜的天空。只是每到中秋,心中就会更加挂念那轮远天的明月。如果再轻轻吟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就会有阵阵隐痛,伴随着无尽乡愁浮上心间。每逢这时,就越加期盼中秋那轮圆月,能如愿地升上中天,用那圣洁的清辉,去照亮遥远的故土,照清父母的旧居,照进父母的鼾梦。还无端地祈求温柔的月色,一定要照暖自己这孤寂、失落、迷茫的心房,就像怀念慈祥的祖母,祈求她能继续给我轻轻的呼唤,深情的抚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