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吃“jer介儿”

作者: 小不点儿[文集]2022年03月30日心情随笔

昆明人吃菌子叫吃 “jer介儿”,我找了半天,这个字在普通话里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字来表示。发“jer介儿”这个音北方人还真学不了,在嘴里,舌头翘的高高的,还要往后缩,要学的像,还真费劲。学了几遍以后,舌头在嘴里累的酸疼,比吃菌子还难受。再学几遍,就像一个老妪在叫一群鸡的声音。说白了不就是一个蘑菇吗?或者叫菌子不就得了。

昆明人说的“jer介儿”虽然音不好发,但菌子的味道还是不容置疑的。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昆明的雨》里,如数家珍的写到了牛肝菌、青头菌、干巴菌、鸡油菌以及鸡枞菌的做法和吃法,总结出滑、嫩、鲜、香四字特色,看来老先生不但散文写的好,写的美食系列散文隽永绵长,十分好读。可还是一个美食家哩。对云南的野生菌情有独钟。

正常情况下,每年的4月底开始到5月初,受到大量雨水的滋润,云南大山里的第一批野生菌就会和大家见面了。如果你是一个吃货的话,届时就有口福了。

野生菌这种资源来自天然,按目前的技术还不能人工栽培。比如鸡枞。鸡枞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是一种由白蚁培育的野生菌。既然是白蚁培育的,要想人工培育,必须模拟白蚁培育鸡枞的过程。目前还没达到那个技术。干巴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中国其他省份及国外都无法生长,至今仍未实现人工养殖。干巴菌在云南价格最高时要1000多元一公斤,可见价格不菲。所谓的山珍说的是它吧。不过干巴菌这种菌,在我看来吃的是功夫,一盘干巴菌要把它收拾干净,没有耐心还真不行。汪曾祺老先生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吃干巴菌的情景:“菌子里味道最深刻(请恕我用了这样一个怪字眼)、样子最难看的,是干巴菌。这东西像一个被踩破的蚂蜂窝,颜色如半干牛粪,乱七八糟,当中还夹杂了许多松毛、草茎,择起来很费事。择出来也没有大片,只是螃蟹小腿肉粗细的丝丝。洗净后,与肥瘦相间的猪肉青辣椒同炒,入口细嚼,半天说不出话来。干巴菌是菌子,但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油浸糟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清香气味。干巴菌晾干,加辣椒同腌,可以久藏,味与鲜时无异。”

云南大部分地区有有干巴菌的分布,常见生长在马尾松树下,这种野生菌没有菌盖、菌褶,簇生如牛牙状,故群众俗称为牛牙齿菌。刚刚冒出土的干巴菌呈黄褐色,等过了一段时间老熟了就变成了黑褐色,而且身上还散发出一种酷似于腌制牛肉干的浓浓香味,所以被称之为干巴菌,多产于6-8月的雨季里,由于对于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所以至今没有实现人工孕育。“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黑黑的表面下带有一层白色物质,而且味道鲜美无比,堪称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等佳品哟。

在昆明吃野生菌的地方繁多,吃法多种多样,一到野生菌上市的季节,昆明的美食城都以野生菌招揽生意,吸引人们。一个陶瓷瓦盆坐在煤气炉上,倒一锅事先熬好的高汤,连肉带汤倒入锅里,各种新鲜的野生菌一股脑的倒入锅里,20分钟左右,一锅汤鲜肉美的野生“jer介儿”火锅开吃了。在云南吃野生菌未必只在昆明,如果你有时间和条件,带上你的家人,或约上你的好友,驱车去易门菌乡去品尝,那里的野生菌新鲜,刚从小贩筐子里收购来,各种野生菌刚从山上摘下,还带着泥土和露水,水淋淋的,让你顿感食欲大增。

野生菌虽然味儿美,但你要注意安全哟,每到新鲜吃野生菌的季节,不乏有些人不注意,中毒或丢了性命的人大有人在。不要一餐美食去了黄泉。那才得不偿失呢。

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

作者小不点儿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