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诗书伴年华

作者: 李丽2022年04月17日人生随笔

有的人梦想着远方,有的人却梦想回家。夜色四合时巨大的黑影从背后悄悄围拢过来,笼罩起疲惫、孤寂的心灵,家就是夕阳西下处那一缕淡淡的炊烟和缭绕在屋中的浓浓饭香。只是,当你满怀欣喜匆匆而至的时候,总有些什么,让你觉得,到达也许就意味着离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的家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回家的路。

心情可以在读书的日子里打开,陌生的文字也会打湿你的寂寞,源自心灵的书写,原本就昭示着家的方向。我不知道自己是从何时起,迷上了读书,但一回首,它们就像色彩斑斓的石子,不经意间已铺起了我回家的路。我乐意将自己的心情和心性交付于文字,就好像我愿意将自己的一生交付给远方。

最初的时候不懂读书,只是在心情烦躁、寂寞的日子里,把它当作一个打发时间的工具。或者把它看成一个不得不背负的责任,其中的快乐与意义在这堂皇的理由中渐渐淡去。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培根的一段话:“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我才突然发现,一直以来我的生活都处于一种缓缓而来的失明状态,我浪费着读书的机会,就像盲人在摸象,茫不知所为。在书籍的巨大海洋里,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也在渐渐的阅读中,我体味到了世间万物,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高贵与尊严。当我的心灵能在阅读中渐有所悟的时候,流浪的苦涩也被远方袅袅的炊烟感动。

寻找心灵的路回家,总觉温暖,也总觉艰难。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内心的人,心底的起伏,往往会被外在的喧闹淹没。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显得断续而珍贵。或在晨曦初露、阳光澄澈的清晨;或在尘埃散漫、黄沙蔽日的午后;或在墨色浓重、寒气浸人的夜晚。读书或者思考,总能体会到精神的充盈与满足,心中的浊气也被知识的馨香换去,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我读散文,是因为散文中的“ 一花一世界”引领着我超越了浮躁、空虚的生活,让我在美的意境中体味生活的睿智、豁达和优雅。我读诗歌,是因为诗歌短短长长的文字,最能牵动人的思绪也最能激发人的想象。我读小说,是因为小说所涵盖的世界,让我知道了人情世故、岁月冷暖。在迷茫与徘徊的时候,我会把自己交与阅读,在读书的诗意追逐中,享受淡淡的宁静和喜悦。

行为的平庸源自思想的苍白,缺少精神滋养的灵魂缺乏应对世界的强大力量。优秀的书籍就像是心灵的家园,滋养着我贫弱、苍白的灵魂。对于一本好书,我总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但越读到最后就越觉得不舍,就像一场纯美的恋情,你不忍从一开始就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宁愿在追逐、期冀中享受它的美好。好的文字,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都是活着的。人有人情世故,虫有花情世故,文字也有它的道行。用心写下的文字,总有把思想吹亮的智慧。最好的书是灵魂忠实的伴侣和永恒的慰藉,有它相伴,多远的天涯都不觉孤独。

读书须先读乐,就像齐家须先找一个心意相倾的伴侣。林语堂有言“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下不得不读之书。”在不同的时刻,我读着不同类别的书,体味着不同的人生。读史,会让我在历史的刀光剑影里,看到闪烁着血的善与饱含着笑的伪,也会对着权术与心术的苦苦挣扎深深一叹;读哲,会让我在对生命的智性思索中,体味理念世界的无限平静,从而沐浴在智慧之光照耀的无限幸福之中;读文,会让我在文字的背后,领略隐忍在生活之流下的那种叫做生的坚韧和活的永恒。生命像是在同一题目上发挥着的不同内容,而读书的本质就是帮助漫游的灵魂寻找大地,以便它能够在大地上诗意地筑造和栖居,并因此拯救大地之为大地。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最早的弟子麦阙多鲁斯也说“从我们内心得来快乐,远超自外界得来的快乐。”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与文字隔着心灵,与心灵隔着文字的窘迫,但一旦冲破阻隔,其欢乐就像河水看到了岸,游子看到了家园,让散漫的灵魂有了依靠。人生就像是一条脚下的路,它全部的意义就在过程。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独自行走,此时,诗书就是心底的家园,关怀并点亮我们匆匆的行程。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