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衙遐思

作者: 老石2023年03月06日原创散文

坐在奔往浮梁的车里,心里总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受着"浮梁有‘天下第一古衙’"的蛊惑,早就有慕名一谒的愿望,这个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怎能让人不激动呢!

九景高速,片刻即过,车抵浮梁古衙前,下车一看,衙门紧闭,只有旁边一个窄门开着,显然是为了便于收取门票的管理而如此设置,一股商俗和利欲的气息直袭心头。也好,衙门闭着比"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总要好些,这样想着,我便跨进了窄门的那道门槛,开始了我对古衙的鉴赏。

进了衙门,自是一番天地。绕过一面单壁(此称照壁)便是一个院落,数株古柏倚墙而立,点缀着院里的景致,也给这衙内大院带来一些生气。院北便是浮梁正堂,虽是古物,却未见有一点斑剥残败之痕,其保存之完好真是让人惊叹。那显然经过重新粉刷的灰白的壁墙又已退色,虽无崭新耀眼的辉艳,倒更显出一种原本的可爱;只有墙脚处的苔斑和屋檐处的苔痕印证了它所历经的岁月与沧桑。宽敞的衙堂显有一种肃穆威仪,又透有几许阴森,我等前来游览,自不为那肃杀之气所笼罩,故心情是这般的宽舒惬意;但我想当年进到此处的小民百姓可就不是这等心境的了,那必定是抖抖瑟瑟,战战兢兢;哪一朝的百姓不是"唯官是从"?哪里又不是这"代行皇命"的衙堂在左右一方百姓的命运?想到这里,我在心底里发着一种"众生可悲"的感叹。

浏览古衙大堂,但见正堂上方高悬一块大匾,上书"明镜高悬"四字,堂上一张大案台,一把退了色的太师椅端放其后,这便是当年县太爷的"金交椅",那可是"朝廷命官"的专座!浮梁自唐天宝元年(742年)置县,就在这把座椅上,自唐至清,共有309位县太爷曾在此坐过。望着那"明镜高悬"的巨匾,对着那堂上的案台,我想,就在这块匾下,就在这个案前,有多少沉冤在此得到昭雪?又有多少冤狱曾在此构成?有多少个青天大老爷曾在此为民做主?又有多少个贪官酷吏曾借此贪桩虐民?就在这大堂上,有多少人曾感激涕零?又有多少人曾呼天怆天?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这大堂上演绎着多少官与民的纠葛秘事?那沉淀的历史,记述着多少快心或凄切的故事?正义与邪恶曾在此作过多少回的较量?那些良吏或污吏,如今都已成为过眼烟云,他们的显赫与威仪,如今都已化作一抔荒丘,但眼前这幢陈旧的建筑,这个苍老的古衙,应是处处印记着他们的那些善痕或劣斑;面对那些好官坏官,人民凭籍爱憎,自会在心中留有丰碑或耻柱。

好官或坏官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福或祸,于是我又想起河南内乡县古县衙的一副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百姓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是明正德年间时任河南内乡县县令的张宪臣所题吟,(张为官清廉,后官到浙江道台。)此联如今也被悬挂在这浮梁的古衙内,只是将原联上联中的"百姓"二字改为"地方"二字,此改孰优孰劣,仁智各见。此联究竟是古时某位有良知的浮梁县令恭录于此籍以自警?还是今人为了装饰古衙烘托氛围而特悬于此?这我就不得而知;但此联还真是适合于衙堂,对古衙起到了颇佳的衬托作用。然而让我更为感慨的是,此联适应了小民百姓渴盼青天良吏的心理需求,"百姓全靠一官",老百姓是多么希望那些坐在庙堂之上的大人们都是能造福于民的"青天"啊!

步出衙堂,来到天井小院,仰目望去,但见古衙一角飞起的翘角直勾天幕,一团絮云正好挂在翘角上,天绘此画,美不胜收。那翘角好像直想勾住那团絮云,我也真希望此景定格,但那云团还是缓缓地飘去,没被勾住,唯留那弯翘角直指苍穹,似乎是在带着白云飘去的失落,又在寻求新的企盼……

翘角勾不住白云,勾不住历史,只留下眼前这一触心的画面,让人品赏,让人遐思……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