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低头族

作者: 吴奕杨 2016年01月14日儿童散文

从古代的烽火报警到后来的快马传书,从100多年前的电话问世再到今天的手机普及,通信工具一次比一次升级,通信速度一次比一次快捷。特别是手机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方便。

但是,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却日益沉迷其中:

[镜头一]酒店包厢。一群好久不见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他们没有太多的寒暄和交流,也来不及对餐桌上的丰盛菜品动动筷子,而是纷纷掏出手机不停地拍照,随之微信的滴滴声汇成一片。

[镜头二]家庭客厅。一家三代团坐在一起。从打进门开始少男少女们就没有与在座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上几句话,而是聚精会神地滑动着机屏,各种游戏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镜头三]公园一角。一个两三岁的婴儿坐在童车上熟练地玩弄着父母的手机,不时嘻嘻作笑。也许是因玩的时间太久,妈妈悄悄把手机拿走。“哇”!哭声惊天动地。无奈,手机又回到他的手中。泪止、涕收、嘻笑如初。

[镜头四] 大街上、公路旁、景区里、车厢内,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无不看到大批的“低头族”紧盯着手机屏幕,旁若无人,物我两忘。由此,导致意外事故的新闻则常常见诸报端。

等等这些,不由让我想起从一些历史剧中看到的一个镜头:一群拖着长辫子人躺在那儿,贪婪地吸食着鸦片和大麻,是那样痴迷和忘形。当然这与“低头族”们毫不相干,但就其“痴迷”劲儿来说,是否也该发人深醒?

不知不觉又有两个历史画面浮现在眼前:受安史之乱被囚长安的大诗人杜甫,满脸苍桑,抬眼西望,抑制不住呼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之声;天宝八载,身着戎装策马西征的岑参,途遇故人,立马书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深情托咐。是呀,两位诗人生活在那通信条件极差的年代,“家书”已抵“万金”,“传语”实在难遇。假如他们当年手机在手,还能写出这一流传千古的佳句吗?

时光荏苒,时代巨变。烽火狼烟、“家书”“传语”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当人们一打开手机视频,远隔千山万水的亲朋好友瞬间出现在眼前。这是科技的威力,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手机终归是手机,我们千万不能沉迷其中。“低头”的人们,快把头抬起来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