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

作者: 章欣2022年03月25日现代散文

穿布鞋,过去在农村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家家脚上都是清一色的布鞋,人人脚下都是针线纳的布鞋底。

一个人从出生到会走路,都是布鞋相伴。孩子刚会爬时,母亲会给他穿上她亲手做的小布鞋。后来一点点长大,鞋的尺寸逐渐变大,从软软的小布鞋、挂带布鞋、实纳帮布鞋,到冬天的五眼儿布棉鞋,应有尽有。

印象最深的是,十几岁时穿上母亲做的实纳帮布鞋。这实纳帮布鞋的鞋底比小时候穿的鞋底厚,又加了一两层,纳鞋底的线绳也粗些,而鞋帮上则多了网格状的针线,密密麻麻。那是我们最活跃、最淘气的时候,地里跑、河边跑、满村跑。虽然鞋比较厚实,可架不住活动量大,没过多长时间,一双鞋就跑散了。

布鞋,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村人的智慧。过惯了节俭日子的人,把背心变成裤头的下脚料,利用到无以复加。破褂子、破裤子、破袜子、破被套,实在没法用了,就用来打夹纸、做布鞋。夹纸打成后,家庭主妇们按照大人、孩子脚的大小,在夹纸上铺上各自设计好的鞋样子,咔嚓几剪子,下好了料,进入纳鞋底做鞋帮的流程。女人们心灵手巧,用“土法、粗布”创造着实惠新颖的鞋样子。婴儿鞋、童鞋、学生鞋、成年鞋、老人鞋,也是千姿百态。这背后不知渗透着她们多少心血。

什么人,她们配什么鞋;什么季节,她们做什么鞋。襁褓时的婴儿,穿的是鞋底、鞋帮厚度不差毫厘的婴儿小布鞋,鞋面上还绣着小猫、小狗、小兔子。无论孩子们在炕上怎么摸爬滚打,这些柔软小布鞋都保护着他们小脚的发育,而鞋的色彩和图案,也在潜移默化地开发着他们的心灵。等到孩子们上学,脚下的鞋也会有所变化。谁家出了个新样子,大家都会竞相学习。

在农村,下地劳动是最主要的工作,布鞋的样式也因农活而产生,不能中看不中用,要做得结实、合脚、实用。最典型就是实纳帮布鞋,那厚实的鞋底、密缝的鞋帮,干起庄稼活来,脚踩大地,如配乐的琴弦,要哪儿有哪儿,指哪儿打哪儿。

行走在乡野的土地上,穿着厚实的土布鞋,迎着晨曦,心里敞亮、踏实、自信、有底气,好像天地之间正在积淀着什么,浑身都迸发着一种力量。1975年5月,我就是穿着这实纳帮的粗布鞋,骑着“大水管”自行车,带着田野的露珠,来到了城里工作,一下就工作了40多年。而那双实纳帮布鞋,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