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餐桌看变迁

作者: 王道东2022年07月24日生活随笔

没有经历过的人估计都没有印象,一般人家的餐桌朴素到了吃来吃去就只有白菜、萝卜、洋芋这“老三样”的地步,更别说有啥西瓜、苹果了,办酒席的时候瓜子和糖果有时有,有时甚至都没有。放在1985年前,一个夏天没见到一个西瓜,最多有几个黄瓜,谁家要是能摆上点香蕉、摆点菠萝,这户人定是大户人家。

那个时候我家的田近的只有一丘,远的有六丘,近的田就在河边怕涝,远的田大都是在山高坡陡的山上,怕旱,怎么也无法做到旱涝保收,老天爷开眼,雨水匀称点,粮食就能多收一些,遇到不好的年景,家里的粮食就不够吃,老妈精打细算,每餐让大家吃个半饱,也只能吃到7月份。我的小学同学,他老妈的田留在他舅家,他家里就只有他父亲有田,一亩薄田就养活他们家6口人,有时候5月份他家就没米了,他经常是借米度日,我经常看到他父亲到山上挖葛根,挖山药,挖芒粑,找麻栗子来补充餐桌的不足。挖芒粑,过程是十分的艰辛的,有时候挖上半天,手都起泡了才得一小担,回家后还要捶打碾压将淀粉过滤出来,过滤后还要小火慢煎,这个过程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其中有多难。做麻栗粑的过程就更辛苦了,麻栗有一股涩味,如果加工不好,根本不能下咽。

过去在餐桌上,大家都只看重饭够不够,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没菜也没什么大不了,肉丝炒菜根本别想,只要有炒肉丝的味道隔着20米也能闻出香味来。以前菜的样式少,我们把面条当菜,以前米饭精贵,在餐桌上,谁要是掉米饭了,每家的老人都会恐吓说,掉落米饭雷公要打人的,要把米饭捡起来拿去喂鸡喂鸭。父亲时不时带我们去劳动,割田坎草,薅秧,父亲告诉我们,人哄庄稼,庄稼也哄人,要用心侍弄它们,这样才能有丰收。每当我们懈怠的时候,父亲就用小学课本的古诗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我们爱惜粮食。现在养成的光盘行动的自觉,大概就是那时候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以前餐桌上也就一菜一汤,最好的菜不过是炖一锅猪脚,炖一锅肥肉,这样的待遇也只有过年过节才有。或者是有客人来时才有,现在人讲究减肥,很少有人吃猪脚和肥肉了。

现在谁家餐桌不是四菜一汤,五碗八碟,每餐都要有新鲜的蔬菜,荤素搭配。如果蒸上几只大闸蟹,煮点龙虾,烹制点鳜鱼,餐桌就更丰盛了。至于车厘子、山竹、苹果、蜜橙等各类时令水果更是摆满桌子,有的吃不快也就烂掉了,十分可惜。

一花一世界,滴水里看太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吃不饱到要吃好,现在的人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人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吃完饭还要遛遛弯,跳跳广场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