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散文

2023年03月15日优秀文章

爬山散文(必读4篇)

爬山

文/田瑛瑛

风,有些凉凉寒寒的,摇着快开花的油菜,绿色的叶子厚厚的润润地,好像没有脱掉棉衣是的,想舞却不能随性。休息了一个冬天的蜜蜂似乎还没起床,抑或是怕冷不愿出来,还没有踪影,也许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乡吧。一只喜鹊在对面半山腰叽叽喳喳地唱歌,不知道是高兴呢还是在为他人报喜,不管怎么样,寂静中多了几分生气,倒使人感觉到一些生命的活力,也没有了那一座座荒冢带来的害怕阴霾,心倒也平和了不少。

有点累,虽然并没有走很多的路,但依然感觉双腿软软的,想坐下,看看潮湿的地面,又不敢坐。看看四周,除了有块冰冷的石头,也没有可以给我一些依靠的东西了,可是,那玩意我可不敢尝试着坐下去,那要不了一刻钟趴下的就是我了。没办法只有咬紧牙继续向山上爬去。

山不是很高,估计就百多米吧,可它威风凛凛地站在我的面前,好像一个武士在向我宣战。要在过去也就十来分钟就给拿下了,可现在对我来说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往上走一步,虽然每上一步都很艰难吃力,我还是努力地向上爬去。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只要上到山顶就赢了,赢的不仅是一次爬山,而是整个人生。

好不容易到了山腰,我再也没法前行一步了,精疲力竭使我毫无顾忌地坐了下去,尽管我知道不能坐,可我再也没有力气前行或者站着了。我心里很清楚,这样不能超过两分钟的,我用目光搜寻着,看见了几尺外一株青杠树。我努力地向它靠拢,手触到树干的同时,整个人也靠在了树干上。劳累、疲惫,我闭上了眼睛。

恍惚中,我好像飞了起来,想一片羽毛是的在空中飞着,可是没有感觉到有一丝丝的风,下面是一座座枯黄的大山,没有人烟也没有鸟语,甚至没有一座房子。我想下去看看,可是却总以下不去,也停不下来。心里很着急,看见几棵没有叶子的树,我想拉着那树让自己停下来,可是伸出手去,那些树都没有了,收回手,那树却依然存在,就在那儿。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慢慢地落下地来,可是好像感觉不到有地面的存在,脚下绵绵软软地,像是海绵似的。也看见山上很多洞,洞里露出红色的木头,像棺材,突然看见一个棺材移动,一条狗跑了出来,朝着我狂吠。小时候被狗咬过,我可知道那家伙不好惹。心生恐惧,本能使我想捡起一块石头,可是当我的手触摸到那石头的时候,石头不见了。那狗向我扑来,我转身就跑,拼命地跑,可是没有路,惊慌中我只好向崖下跳去。跳下崖,我看见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通下山去,心想:这是去哪里的路啊?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想回家请转身,如果想去心里的那个地方就顺着这条路走去。这是什么意思啊?我大声地问。那个声音说:你懂的。

有些茫然,不知道怎么办。我想既然那个声音说那是通往梦想的地方,不妨去看看。就在我抬起脚准备踏上那条路的时候,我听见了一个声音在喊我:瑛妹,我在这儿。那声音很熟悉,我想回头看看,可到处是雾,什么时候起了雾啊,我怎么不知道啊?疑惑中那个声音又在喊我:瑛妹,哥在这里,在家里啊。哥,你回来了啊?我使劲转过身,向雾里跑去。

睁开眼睛,我还在半山腰里,依靠着那颗青杠树,心里明白,今天是上不去了,还是回去吧。明天再重新开始!

爬山记

文/云飞扬

想当年只身攀爬温岭的一座小山,至今梦回还有点心惊。

别看山小,该有的东西可都有。 密林山涧,绝峰峭壁,即便微缩,也很像那么一回事。

那时出差,所到工厂就在山脚下。傍晚,吃完饭没事乘兴想去爬山。虽然我脚蹬一双旧商务皮鞋,鞋底已经磨得光光的了,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没有碰到传说中的野猪甚或野狼等大型野物,野鸡是见到了不少。灌木丛生的山坡上,有简朴的乡间石屋散落在离山脚不远处,多用当地特有的石材砌成。昏暗的光线下,黑黢黢的石缝间有溪流潺潺。开始还有小路,后来就只能沿大致方向往上爬了。山不高,我是紧赶慢赶,个把小时就上去了。

顶上光秃秃的,植被稀疏,有趣的是有一块卵形巨石,上大下小,像是有人故意放上去的一样。它和另一侧山上的有名的"石夫人"峰远远相对,但估计要小一些。

印象最深的的是一条通往顶峰的小道,只有一尺多宽,一面是石壁,另一面是悬崖,不高也有几百米。当时凭着一股子兴奋劲爬上去没感觉什么困难。背靠巨石坐在 地上慨然四顾,下面厂房历历在目。没错,是坐,不是站。风有点大,而且除去这块石头,可活动的空间不大,四周更是空空荡荡的。

没多会儿,眼看日头西垂,山风渐凉,待要下去就有点儿犯嘀咕了。

上来时往上看没什么,这时往下一看也挺吓人。忽然明白什么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难"了!

那时要是走得慢点,多往下瞅几眼,一个犹豫一个闪念,一打晃可就掉下去了吧。脑子里不是没有浮现过这样的场景:人像一张纸片一样飞向山下落入深谷……次日当地报纸登出《寻人启事》说某外地青年出差未归。

幸亏那条小道虽然窄但坡度不大也不长,心一横牙一咬摒弃杂念直视前方一串碎步竟然平稳地走了过去!

要说那双皮鞋可也真不是爬山的料,没有半路脱帮算是万幸了。

到得山下,已是夜幕半掩。看着厂区人物依然,轻松自豪之余不免忐忑,恍生隔世之感。

次日翻阅当地的报纸,见有一篇新闻说:昨天有一青年攀登某无名石峰失足坠亡。仔细一读,呵,那山峰可不就是我刚刚"征服"的那座嘛!

在峰顶时,我曾望见对面山上有一个背篓的人,那距离喊话估计他也听不清。只见他淡定地立在一处悬崖边,不停向下张望,然后就默默地走开了。穿的貌似只是那种农村很普通的布鞋子,手里拿着一把长柄的东西,看不清是夹钳还是挠钩。这是我在那座山上见到的唯一一个人,至今都不清楚他到底是拾荒的"山民",还是采药的"神仙"?

爬山随想

文/ 百草园

山是星球内部剧烈运动、能量释放、固化的产物。不同的星球运动都会产生大小不同、高低不一的山,于是有了山川沟壑、江河湖海、森林荒野、神秘莫测的山的世界。有了山的高低交错、山的绵延断续,就有了平原的广袤、河流的纵横、戈壁的凄凉和沙漠的疯狂。

山是分水岭,南北疆域、东西走廊的分界线,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气候特点,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也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类和不同的地域文化。

偶然来到世间的人,不是来到繁华的都市就是来到偏远的山沟,不是来到广袤的平原就是来到丘陵地带,是由上辈子或几辈子先人的努力、迁徙、居住而定,由不得自己抉择的,这就是天命。都是沧桑变化、轮回人生造就,无所谓骄奢和尊卑,更无理由沾沾自喜和怨天尤人,试问谁能决定上几辈子和下几代人的生活?谁能说几代几十代人都能养尊处优、永昌不衰,神仙也难料定。人们猎取财富、将财富据为己有、唯利是图、追逐名利、繁衍后代、改善生活、建设家园的欲望是与生俱有的人的本性。然世事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一夜之间住在豪华宫殿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豪商巨贾就可能沦为阶下囚、逃犯,逃到无人烟处求生,而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夫成为达官显贵、豪门望族,平常人家也可能因此飞黄腾达。人生来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差距,只是所处的生长地域不同,结果就不同。生在平常百姓家的优秀者远不如达官、富豪家的贫庸者,除非在你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显贵者的提携和生就一个超常的大脑。这也造就了社会的多元性、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的多面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佛家的机遇、轮回也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

人的本性决定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无止境的欲望造就了人类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欲望,不同阶层的人就有不同质的欲望,也就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发明创造和不同形态的社会阶层、社会性质、社会趋势。有的欲望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造福了人类、造福了社会,是一种高尚的科学的欲望,如人类的发明创造,所创造的巨额财富在展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受到了人类和社会的尊崇,财富是光明的、纯洁的,结果是美好的。而有的欲望纯粹是为了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损害他人、损害群体的欲望就是低级的、阴暗的,虽拥有巨财却不能正大光明的使用,不但展现不了自我价值还要给人类、给社会造成损害,最终被正义没收,被良知唾弃,被律令收监,结果是悲惨的。

住在城外的想进城感受城市的生活,住在城里的想到城外去看山水,住在山里的想看山外的世界,住在平原的想看山、爬山、更想品味城市的霓虹云裳、灯红酒绿、热辣奔放、迷彩狂舞。人们往来穿梭,就是感受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和情愫,品尝多味的人生,看看自然的美丽和造物主的神奇,颐养自己的神于体,满足猎奇的自然本性和与生俱来的欲望。

山最早其实没有名字,自然界造就后人们为了标注和记忆,按照不同的地域、形状、高低、走向、植被、地质特点等而起的名,通过地理学家探查考证和地名一起载入史册,经过一代一代的完善才传了下来。今天便有了各种名称的山,如南山、终南山、黄山、华山、泰山、横断山、天山、祁连山、唐古拉山等等,就像人一样有了名字;整个儿山就称山体,山之上称为山顶、山岚、山头,独立高起的称为山峰,如珠穆朗玛峰,山头绵延、宽广的称为山岭如秦岭、南岭等,而秦岭是我国南北的分水岭,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山体不高、山头间成条形走向、较宽的称为山梁、较窄的称为山脊,山之中间称为山坡、山腰,底部称为山底、山麓,山体不高的小山称为山岗;按照山系的走向、结构、沟壑和分支的脉络称为山脉,是以主山为主体的山、水、沟壑的总称,是判断地理、地貌、矿藏、阴阳、风水、军事的参照体,是山的躯体、山的血脉、山的灵魂,如横断山脉、天山山脉、台湾山脉、昆仑山山脉等。

有了山,就有了神秘,有了神秘就有了探秘。人们不畏艰险钻入大山深处,探寻大山的宝藏,寻求大山的财富和寄居在大山深处的动物。人们为了追逐更高的欲望,千方百计,爬上山顶,以征服者的心态高呼"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没有相同的山,更没有相同的风景和感受。

人们无论是爬山还是登山都有心理预期和目的,都有心理、身体、物资、工具、时间安排,无论是独行还是结伴而行都做了前期的准备。兴冲冲地来到山下,看到上山的人群,激情澎湃,不顾一切的跟上上山的人流。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时坐在半山腰,望望上下的人不同的表情和山间的风景,听听人们的感言,判断一下到达的高度和身体状况,补充一下水分和能量,检查一下行具,分析一下要到达的高度、里程、行走的方向和同行者的状态,开始第二阶段的行程。

如果一味的追求速度不做适当休整,也许跟在人后或赶上他人提前到达峰顶,透支的机体可能支持不了山顶的凉风习习和居高临下的畏惧,也就欣赏不到"会当凌绝顶"的无限风光。

如果停留在山腰一味的补充,仰观山景、人流、蓝天,俯瞰大地、丘陵、山花,乐则山风清爽,兴则山色叠翠,喜收获丰溢,享现成之果,受赞誉之言,宣而扬之,吹而鼓之,那就只能"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当然有的人经过一番补充,体力仍然不支只有返回了。

休整是为了储能,调整是为了前行,修正是为了方向,研判是为了顺畅。乘势而上,山路更加崎岖陡峭,脚步远不如当初矫健有力,汗水却比当初增加了许多,呼吸显得粗大而深沉。沿着前人踏出的、修整的盘山路而行,蜿蜒曲折,峰回路转,终于爬到了山顶。看着绵延的山峦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如仙境般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奇峰异果,古木参天,花香遍野,气郁芬芳,一下子精神抖擞,神清气爽。巨大的蛋黄似的太阳,在远山的云雾里如灿烂的旭日,也像如血的残阳,四射的光芒在云层里变幻着色彩,风就像导演的手不停的推行云层变化,幻化出光怪陆离的天幕,云蒸霞蔚,升腾浮动,颇为壮观,使原本秀美的山河更加煜煜生辉,如诗如画,吸引人们从这个峰走向那个峰,直至爬上最高峰。站在高峰四下观望,峰峦叠嶂,层林尽染;江河环绕,沃野千里;清风徐来,馥郁更迭;寺观肃穆,历久弥新,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立高峰之上如置身世外,有连天接日之伟岸,又有居高临下之威严,更有君临天下之豪迈,仰观天庭,俯视众小,置若罔闻,唯我独尊;念天地之广,山川之阔,历亿万年天摇地动,风雨霜剑,依然山高水长,川流不息,郁郁葱葱,物产无穷,岿然如新,美不胜收;叹人之虽众,智敏无穷,造物创福,登峰造极者寥寥无几,而立于天地却渺如蚁。欲望比天高比水长,揽月撼山无穷尽,试问谁能与之匹敌,谁敢与之同寿,岂能流连忘返,有碍他人观瞻!

山有尽头也有边缘,而欲望是无尽头也无边际的。

爬山有上山、达顶、下山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其实人生也是如此。爬山是一次经历,人生何尝不是一次经历,都是匆匆游客,无论你游历名山大川还是爬到世界的屋脊,无论经历多少,获取财富多少,享乐多少,最终都要下山回到原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又有几人能洞明世事,参透浮世,参透即为佛。俗人是在抱有欲望和实现欲望中生活的,高尚的说就是富有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生活的,不同的人生阶段其理想是不同的,青少年时期的理想、欲望其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学习各种知识,争取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理想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有想成为胸怀天下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有想成为一代名医的医学家,也有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随所处的地域不同、所学的专业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理想、远景、追求。没有考上大学的,理想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放弃了上大学的欲望而改道,有的从军、有的经商、有的务工、务农,几十年后各自的理想在自己的努力中都如金子般煜煜生辉,乐享幸福。幸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一种欲望的满足,不能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抽象的概念。

爬山是一种享受,更应该是一种认知,山不论高低大小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不以人的喜欢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厌恶而消失,巍然屹立,笑傲风霜雪雨,见证人间兴衰;笑看腥风血雨,往来更替;笑迎日月交辉,岁月飞逝。大山有大山的宏伟,小山有小山的气度,名山有名山的个性,无名山有无名山的特质,其差别就在于人们的感知不同而已。

爬山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感受。山有名山,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山。爬名山大多是一种盲从,是一种追名趋利的感受,山之所以成为名山,除本身的高、奇、险、峻、秀以外,也于苍松翠柏、珍禽异草 、天池瀑布和云雾升散有关,更于名人游历和皇帝封禅有关。追名而去,体验名山的深噢,感受名山的气魄,领悟名山的伟岸,净化自己的灵魂,强壮自己的体魄,像大山一样挺直,像大山一样刚强,像大山一样磊落。爬小山也有同感,其实宝藏往往不在大山下,而在小山的肚腹里。

爬山的学问我这个俗人自今没有参透,尽管也游历了四大名山和不计其数的无名小山。

背着母亲去爬山

文/赵平

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满面红光,笑容可掬,他一只手搭在后背上,一只手拄着拐杖,微微弓着腰朝前走。紧跟他身后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也是满脸笑容,只见他一边朝前走,一边不时回头望。目光所及之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妇人,这位妇人就在中年男子的背上,而中年男子的手紧紧从后背处环抱着,老妇人的两腿微微翘起,手牢牢搭在男子的肩膀,她一直在盯着前面,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种很幸福的笑,还夹带着几分羞涩。

我想,如果梵高在世,这情这景落在他的面布之上,定是一副绝世的好画。

母亲的肩膀,温暖了我们的童年。在那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宽广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得到了人世间最温暖的感觉。只要趴在母亲的肩膀上,所有的恐惧都会丢盔弃甲。我们曾经以为,母亲的肩膀就是一生的天空,贪婪地占有着,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更没有想过要离开。

但是后来,我们不知道自己会长那么高、那么大,以至于母亲的肩膀再无法安放我们的喜怒哀乐,悄无声息地,我们就把母亲开除了。

脱离了母亲的肩膀,也开始离父母越来越远。甚至他们添了白发,皱纹爬满了脸,也变得越来越矮小,我们都没有注意到。曾经坚定而有神有目光越发迷离了,那双有力的大手现在握着我们的时候,仿佛已不能攥紧每一寸悲欢,而是松松垮垮。

他们变老了,变得柔弱无比。而我们在忽略,一直忽略,且心安理得。

母亲的肩膀驮起了我们的无知与懵懂,将我们驮向未来更宽更广的世界,可是当她老了,有谁又能驮得起她的苍老与脆弱?给父母一点安全感?

真想叫醒沉睡的梵高,请他挽袖挥墨,将那个最美的瞬间定格,然后化成无数的彩虹,照向每一个阴郁的日子,也落在每一个路过的人心上。

那是很多年前,我的四舅带着父母去爬山的情景。姥姥行动不便,他就放在背上,一边走一边与姥姥说笑。两位老人脸上绽放的笑容一直是留在我心里最深刻的画面,我承认很多年过去了,一直无法挥去,就像深深烙在了灵魂之处。

父母要得实在太少,然而,只要一点点,他们就绚烂得不成样子。

我们总是很忙,总说等等,等有空了或是更有能力了,只是人生很多事情都等不起。其实,我们自以为成熟了长大了,可还是那么幼稚,父母要的也只是那么一点点。

一点点,仅一点点就够了。

子欲孝而亲不待。我想,我们应该多向我的四舅学习一下。

小的时候,母亲背着我们,而她老了,就让我们背着她趟过人生的大山吧!就像那时,她轻轻的歌谣以及坚定的眼神,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与力量。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