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随笔

2023年03月26日优秀文章

关于春节的随笔(必读6篇)

漫谈春节之快乐

文/顾真榕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更是最幸福的象征。

妈妈告诉我:春节是他们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刻。那时候,才刚进腊月,妈妈就开始数着手指盼望春节的到来。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她就可以穿新衣裳,不用干家务活了。当然,对于妈妈来说,最开心的日子莫过于每年除夕了。那天,大家早早吃好午饭,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柴搬进厨房,外婆则烧起了水,外公开始和水和白糖及米粉,他们姐弟三个则围着灶台转悠。当水烧开时,蒸笼里就被一层一层的米粉填满了。厨房里热气腾腾,几个孩子满面红光,期待地看着蒸笼。"出锅喽!"外公把直径一米的蒸笼搬下锅台,用力一翻,30多斤的年糕就成功出炉了,香气早已溢满了整个小屋。孩子们赶紧围了上来,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从糕上挖下一块,偷偷塞进嘴里,享受着一年仅有一次的美味。几蒸笼糕蒸好,趁着锅还热,外公外婆又忙着炒瓜子和花生。孩子们帮忙的帮忙,观看的观看。香味馋得孩子们想直接从炽热的锅内抓一把,外公外婆一说可以吃了,他们就抓起一把藏进自己的口袋。几十年过去了,那种幸福感到现在都铭刻在妈妈心里,现在只要一谈到春节,一谈到蒸年糕,妈妈依旧会神采飞扬。

今年春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抢红包了!一大家子乐呵呵地围坐在客厅,一个个盯着手机,关注着每一条信息,用最快速度点击手机,抢到红包的欢呼雀跃一番之后,立马投入"战斗",准备再接再厉;没有抢到的摩拳擦掌,决定与前者一比高下。当然,抢到红包之后也不忘发红包,把自己的好运和祝福带给别人。

我觉得像春节、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最重要的。我希望传统文化能继续流传下去。

春节,喜庆的节日

文/陈贞伊

春节,是我们最大、最喜庆、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我们最大的节日。说它大,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全球的中国人都会很认真地过这个节日,结束一年的奔波,回家与亲人团聚。全球的中国人都会很用心地过这个节日,备新衣,送祝福,寄期望,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是我们最大的节日,还有一个原因是春节的时间很长,从春节前一个礼拜,甚至更长,到春节后的两个礼拜,我们都是在过这个节日。小年夜,除夕夜,大年初一,正月初五,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近一个月,我们的生活中心几乎都是过年。从过这个节日的人数、范围到这个节日的时间,任何一个节日都没法跟我们的春节相比它的大。

春节是我们最喜庆的节日。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包含着吉祥喜庆的含义,打扫卫生,备新衣,用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的到来。燃放烟花爆竹,消除一年的不顺,带来来年的喜庆。除夕夜家家桌上的鱼,预示着年年有余,还有那必不可少的豆芽菜,你知道这是预示着什么吗?这是吉祥如意的含义哦!大年初一,长辈给小辈的红包,寓意小孩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乐成长。还有那高高挂着的红灯笼,迎接着一年的红红火火。

春节是我们最热闹的节日。说它热闹,是因为那不断升起的五彩烟花,是因为那喜庆的爆竹声,是因为那不断响起的电话短信声:您好,给您拜年了,祝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幸福安康。在春节里,从年前到年后,你可以看到,超市里,商场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喜笑颜开地挑着各种年货,大包小包地把它拎回家。在春节里,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娃娃们放假了,爸爸妈妈放假了,大家都团圆在一起,包饺子,做团子,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

春节,它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它是我们中国人喜庆祥和的节日。春节,在春的季节里,给我们新的开始。

春节的气质

文/鲍安顺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俗语,把回家过年的意义说得明白晓畅,凸显出千年传承年俗那广泛的人文基础,包含着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心灵气质,在我们的灵魂里不可或缺,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里的年是生活飞奔着的沉郁与沧桑,是风情与年画,更是忙碌与守望。其实,过年就是心灵的寄托,给一年的时光有一个交待,给一年的辛勤有一线希望,给一年的期盼有一份力量。我们在年的交融中找到回家团聚的借口与理由,那是生活休闲的机会,也是天伦之乐的欢乐舞台,在腊月岁尾的冬闲时光,让生活的节奏渐渐放慢,愉悦而急切,从容而悠然,步伐坚定而心怀虔诚。腊月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人们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都是马不停蹄地奔走忙碌。无论过小年,还是喝腊八粥,然后是元宵节的民俗狂欢,二月二龙抬头的万象更新,年的丰韵流光溢彩,年的风情丰富精彩,年的气象张灯结彩。

从老屋里点燃的长明灯,到院落里挂着的红灯笼,还有贴春联的喜悦目光,放花炮的激情绽放,踩高跷的人影扇动,舞龙灯的群情激昂……时刻激活着,它在传统习俗的礼花中,犹如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所有的喜庆活动都是在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中营建团圆平安的融洽气氛,展现温暖祥和的生活风貌。其实,春节传承了千百年,在自觉演化与积淀中,形成的丰富多彩而又异彩纷呈的人文气质,它像一棵参天大树,又像一条奔涌江河,辉映着年的脚步声,让我们走进了节日时光的鲜亮与幸福,享受着浓酽风情的香甜与喜悦。

无论是为了祭祀神灵,还是祭奠祖先,春节的精神气质都充满了人寿年丰的强烈愿望,包含着生活向上的美好憧憬。给年味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赋予年一份精彩与气韵,比如从登门拜年到电话拜年、信息拜年、微信拜年,从古老的春联窗花和手工印制的套色木版年画,到网购的现成灯笼和鲜亮的印刷贺年卡,春节在传统审美基因之中,熏染着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心灵归属,放飞着气魄宏大的心灵归依,在无与伦比的精神向往中,把农耕文明的喜悦火炬,点亮了信息爆炸与文明交流的熹微与星辰,拥有历史久远的丰厚内涵,展示出民族灵魂的精神面貌。其实,春节的气质,在于它体现出来的丰富节日文化,无论传统的,还是时尚的,都是在中国人团圆渴望中绽放出来的神彩,它有一首诗的意蕴充沛,也有一幅画的浑然天成,更有一座雕塑的挺拔永恒。

春节的气质,在于对上天的感恩,这是敬;也有对父母的感恩,这是孝;还有对社会的感恩,这是诚。万物复苏,天人同庆,春节是福满乾坤的好日子,它在人伦与天伦的相合中充满人性色彩,也在人情与天理相符中弥漫生命意味,更在生命与自然合拍中燃烧天赐鸿福的愿望与喜庆。春节是对天的信仰,对道的推崇,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生的感悟,它的伟大功勋,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宏大主题,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是礼乐和仁义文化的"天禧"之庆,是天德和天禄思想的"天乐"时光。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文言传》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让春节在精神上归有所宗,它在除旧迎新的万象更新之时,让生命的追求有了成就感,也让理想和感恩,拥有了上天赋之赐的风韵与光华。

童年的春节

文/王敬礼

春节临近,看到人们忙忙碌碌购置年货,总会勾起我对童年春节的回忆。

在那生活条件差,吃穿都不能满足的年代里,孩子们最盼望的 就是过春节了,因为过年才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过年就这么简单。

记忆中的春节特别有年味,家家贴春联,户户放鞭炮。那时进了腊月就有年味了,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空中乱舞,鞭炮的火药味弥漫了整个腊月,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离春节还有二十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按照习俗,廿三祭灶、廿四扫房,廿五、廿六蒸年糕,还要赶集买年货,那个年代,年货不是很丰富,无非就是刀鱼,红糖、芹菜,还有肉。只有家道殷实的人家,才会杀鸡宰鹅的。但几乎每一家都会在那有限的鱼和肉上大做文章,炸刀鱼,做丸子,煮猪头。

除夕晚上我们家通常是煮猪头炖蘑菇。平时很少卖肉,要想实打实地解一会馋,也就是等着年除夕了。我们家兄弟四个,都是"吃饭没饱"的岁数,光吃猪头肉未必够我们打牙祭的,只好在肉里多加蘑菇。做好后,盛上一大海碗端上桌,香喷喷地扑面而来,我们便迫不及待大吃起来,这就是年复一年的除夕团圆饭了。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一定要早起煮饺子,还要放鞭炮。当热气腾的饺子端上饭桌我们就像几天没吃饭一样一连吃上两三碗。吃过饺子穿上母亲、姐姐们做的新棉袄便跟在大人们后面挨家挨户拜年了。最大的收获就是鼓鼓囊囊的两口袋瓜子糖果。拜年回来整天会捂着耳朵放鞭炮,忘记了天冷,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但过年那几天,也显得异常慷慨。桌上的笸箩里摆着花生、瓜子、糖,但是,许吃不许往外拿,这对于惦记着吃,又惦记着玩的孩子们来说,无异是极大的遗憾。只好趁家长不注意,抓一把,揣到口袋里,溜出去疯跑,吃完了,回来再偷一把。更美好的是,平时惹了祸、淘了气,少不了挨一巴掌、踹上一脚,而到了春节,家长们和气了许多,对你有什么不满,也基本上采取宽大处理的豁达态度,顶多瞪你两眼。邻居们见面也比平时亲切多了,拜年时各个脸上笑容可掬,把所有的不快和郁闷都暂时搁在一边,你就觉得春节那段时间,空气是清爽的,天空是明亮的,人是自由的……

过完除夕,春节过了一半,后一半就开始走亲访友或者接待客人了。从正月初二开始背上苑斗,放上几个饽饽去三姑六姨家拜年 .饽饽通常是不会少的,中午能吃上一顿好饭就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六,年也过得差不多了。

现在觉得年味不如以前了,关键是生活条件好了,渴望过年的心情也没有过去那么迫切了,尤其是小孩子,以前过年盼着有新衣穿,有好东西吃;现在呢,天天像过年,所以过年的味道也逐渐淡下去了。 童年的春节是美好的,是终生难以忘怀的。

难忘春节

文/顾轲文

冬去春来,又到了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九州同庆,全世界的华人都在喜迎新年的到来,因为春节对于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我们张家港有许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班级里也有很多来自外省外市的同学,他们跟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城市,一放寒假,他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春节。临近春节,电视新闻中每天都在播放春运:排队买火车票、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群、警车为摩托车队集体返乡开道……汽车站火车站,人山人海,再远的路都挡不住思乡的心,为的就是在这节日里和亲人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上热乎乎的年夜饭。

春节是一个祈福的节日。除夕的晚上,妈妈嘱咐我早点睡觉,到新年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再叫醒我。晚上11点50分的时候,爸爸叫醒了我,我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跟爸爸来到楼下放爆竹。哇,邻居家的伯伯叔叔早就在门前的场地上竖好了一个个爆竹,放上了一串串鞭炮,就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当电视机里春节晚会传出的新年倒计时开始时,爆竹声、鞭炮声顿时不绝于耳,天空中烟火绽放、五彩斑斓。每一户人家都在这热闹的爆竹鞭炮声中寄予了希望,祈求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春节还是一个走亲访友的节日。"新年好!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致问候。而小朋友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大人们在一起谈谈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电视节目,精彩的节目惹得大家会心地笑个不停。能干的家庭主妇们聚在一起包馄饨、做汤圆,大家谈笑风生,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难忘春节,新年新气象,在这充满欢乐的节日里,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可要好好加油,让爸爸妈妈少操心,做个大家喜欢的好孩子。

春节散记

文/萧军

初一,午饭过后我们一家三口接受汕头朋友的邀请自驾车离开广州前往。这是我半年内的第三次汕头之行,也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把春节全程假期选择出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儿子驾车时,精神饱满,全神贯注。我望着儿子光洁的面孔,高挺的鼻梁,清晰的五官轮廓,配上一米八五的身子,宽阔的肩膀,艺术而充满音乐细胞的气质,我真诚的感激上天给了我这么一个优良品种,让我内心感到无比喜悦。

我们去汕头行程的第一栖息地是惠州。在这里,我们既要去看望一位妻子的家友,也要去看看当年苏东坡被贬谪至此修建的西湖苏堤。我久闻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齐名,但一直未能一探惠州西湖的真面目,几次路过惠州都是远观一瞥而过,甚为遗憾。

据文字传述,苏东坡的小妾王朝云跟随苏东坡流放至此不久病故。苏东坡便将王朝云安葬于湖边楼霞寺松林处。每到夜晚,苏东坡在梦中见到王朝云回家给幼儿喂奶时,下身总是湿淋淋的,东坡便问朝云何故?朝云答,因涉湖水所致。苏东坡闻之梦醒。翌日,便召集当地人商议于两湖之间修筑一道湖堤,既造福于当地人防洪蓄水,又形成了风物景观,这就是我们后人今夕看到的和游览的美丽西湖与苏堤。

然而今次,我还是没有观赏到惠州西湖的真面貌,是因为我们晚餐过后游览的是西湖的夜景花灯,自然感受不到白日里惠州西湖的美景,感受不到苏东坡筑堤圆梦且为民谋福利的历史韵味。因此我又落下了一次探访美丽西湖实景的遗憾。

西湖总是多情,多情总是缘之于故人。不论杭州的西湖,还是广东的惠州西湖,它们总是缘于才华横溢又风流倜傥的苏东坡而栩栩动人。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